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强化党风廉政教育

2019-03-14 03:08李甜甜张靖李天壁
青年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形势

李甜甜 张靖 李天壁

摘 要:随着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创新党风廉政教育形式已成反腐“常态化武器”,是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本文分析总结了当前党风廉政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和实践,提出了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措施办法,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党风廉政教育;新形势;创新教育方式

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进一步巩固“不想腐”堤坝的重要手段,是反腐败工作的“常态化武器”,是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面对反腐倡廉新形势新要求,深入分析研究当前党风廉政教育的弊端和不足,不断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党风廉政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越来越重视廉政教育,各级书记不定期上廉政党课,但从客观上看,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廉政教育机制缺乏系统性

对党风廉政教育的主体性认识不足、重要性认识不足、严肃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研究廉政教育工作不多,没有健全完善的廉政教育工作机制,对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没有一个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的规划部署。党风廉政教育大多按照上级安排和要求来开展,上级强调时重视,发生案件时重视,抓长抓常的机制没有形成。

(二)廉政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一是教育重点不突出。绝大多数时候教育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没有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导致被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理解不深不透。二是教育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不能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岗位实际开展教育,大多空洞枯燥、范范而讲,特别是在基层,不能结合相关重点岗位实际开展提醒教育,导致基层干部职工思想麻痹大意。三是教育层次不明确。没有分层次、分对象有针对性地区别开展教育,针对性和说服力不强,不能引起被教育者的共鸣,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三)廉政教育形式缺乏创新性

近年来,虽然大多数单位已经开始重视廉政教育工作,但形式缺乏创新性、多样性,存在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形式单一化。大多采取课题授课、看视频、读文件等形式开展,千篇一律,缺乏新鲜感。二是教育形式静态化。大多采取授课式、围坐式静态教育模式,不能把廉政教育寓于大家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缺乏吸引力。三是教育形式灌输化。大多采取“一人讲众人听”的“灌输”模式,缺少沟通互动,缺乏感染力。

(四)廉政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一是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参差不齐。在基层,领导干部充当教育者的角色多,但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参差不齐,导致领导干部主讲的廉政教育大多流于形式,难以胜任教育者的角色。二是各行业内师资力量培养不够。当前各行业开展的廉政教育大多邀请县委政府相关单位专家进行授课,但授课内容不能紧密结合各部门实际工作,教育效果不佳,没有在内部有规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廉政教育的内训师,廉政教育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反腐倡廉教育的需要。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廉政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够

一是对廉政教育的主体性认识不足。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各部门都有履行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但部分党组织把廉政教育责任主要压给纪检部门,班子履行集体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系统研究、组织开展廉政教育工作不多。二是对廉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业务、轻教育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对纪律作风问题的反复性、顽固性没有深刻的认识,放松了对廉政教育抓长抓常的重要性认识。三是对廉政教育的严肃性认识不足。部分单位负责人,忙于业务工作,为了应付检查考核,廉政教育搞形式、走过场,为了教育而教育,时间、质量得不到保证,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不够

一是责任压实不到位。近几年來,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层层召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会议,多次强调要担负起管党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但部分单位在责任落实过程中,压力传导层层递减,责任压实不到位,投入廉政教育的心思和精力较少。二是落实要求打折扣。部分基层领导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廉政教育是“软任务”,重视程度不够,在落实要求过程中打折扣,有的领导甚至还认为廉政教育搞多了容易缩手缩脚,会影响干事创业积极性。三是廉政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基层单位没有结合单位实际、工作实际构建廉政教育机制,廉政教育“见子打子”。

(三)廉政教育考评机制缺乏科学性

一是教育评估不全面。开展廉政教育效果评估内容陈旧、空泛,没有与时俱进,不能全面、系统反映廉政教育的效果。二是缺乏深入的分析总结。教育评估后没有汇总统计、深入分析总结每次廉政教育的经验和不足,也没有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有针对地采取措施解决。三是考核机制不健全。廉政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虽然也纳入了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内容,但缺少严格的督促检查和科学的评估方法,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只注重“有没有”,不注重“好不好”。

三、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增强廉政教育的自觉性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以更高的政治自觉抓好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教育是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要求,是建设廉洁政党的必然手段,是筑牢干部职工思想防线的重要“法宝”,各级党组织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提高廉政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种好责任田,以高度的责任感抓好廉政教育。党风廉政教育是各级党组织必须履行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履行 “一岗双责”职责,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的思想,强化责任担当,种好所属范围内的廉政教育“责任田”,确保干部职工敢做事、做成事、不出事。三是坚持抓长抓常,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抓好廉政教育。廉政教育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作风建设,绝不会一劳永逸、立竿见影,也绝不会一举而竟全功,它的功效贵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因此要以久久为功、抓铁有痕、水滴石穿、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抓好廉政教育。

(二)健全机制,增强廉政教育的长效性

一是健全完善领导机制。把廉政教育纳入各级党组织工作的重要日程,强化对廉政教育的领导,健全完善党的政治思想教育长效机制,将党风廉政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定期分析研究队伍思想状况,对一个阶段的廉政教育工作进行规划,系统部署、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同时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企业内部又懂业务又懂廉政教育的师资力量。二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协调,用制度形式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应承担的责任、教育频次、教育内容等要求,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营造廉政教育常态化的浓厚氛围。三是健全完善督查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廉政教育效果评估内容和方法,并对评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面了解掌握职工思想状况以及廉政教育的需求和形式,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好廉政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三)因人施教,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

一是坚持廉政教育三贴近。要贴近党员思想、贴近工作岗位、贴近生活实际,随着形势变化和发生的新情况、新矛盾,要时刻关注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把准思想脉搏,找准岗位廉洁教育突破口,既提高站位讲“大道理”,又立足实际讲具体规矩。二是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要避免长期反面典型教育造成干部职工思想懈怠和恐慌,以及只盯底线不看高线等新问题,因此既要适时反面教育,对干部职工提醒鞭策,打好预防针,又要加强先进典型教育,树立高标准。三是坚持分类分层教育因人施教。要分层分类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结合不同工作性质和特点确定不同教育内容,重点人群、重点部门、重点内容分類区分教育,领导干部、普通职工、风险岗位人员、退休退养职工分层区别教育,不断提高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创新形式,增强廉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改变培训、读文件、看视频等较为单一的模式,坚持正反两面案例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参观见学相结合,使内容形式丰富多彩。二是由“静态”向“动态”转变。走出授课式、围坐式静态学习模式,变“静态”为“动态”,变“封闭”为“开放”,拓展现场教育载体,通过参观红色文化、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庭审旁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动态方式,增强廉政教育的新鲜感和吸引力。三是由“灌输”向“互动”转变。不断探索互动教育模式,积极推行实践案件模拟、实景演绎、轮流发言等互动教学,在互动中产生共鸣,增强廉政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五)拓宽思想,增强廉政教育的灵活性

一是强化廉政文化建设,润物无声。重视廉政文化建设,设立廉政文化宣传栏,开展以廉政为主题的文艺活动、读书活动、书画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干部职工长期接受文化熏陶,切实发挥廉政文化教育人、引领人、警示人的作用。二是充分利用网络传媒,拓展渠道。适应网络媒体时代,与时俱进开展廉政教育,建立微信公众号或微信群,不定期推送廉政学习资料,围绕重点难点开展在线讨论,解决工学矛盾;抓住节假日重要节点,利用手机、微信平台及时发送廉政短信,适时提醒教育,打好“预防针”,念好“紧箍咒”。三是抓关键少数,示范引领。抓住领导干部等关键少数,教育关口前移,增强前瞻性,对拟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知识测试和廉政谈话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猜你喜欢
新形势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信访工作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试论新形势下国企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要求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