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维修的行业现状和应对措施初探

2019-03-15 10:44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余迎春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17期
关键词:新能源院校汽车

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 余迎春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同时,对传统汽车维修行业也造成了很大冲击,汽车维修企业应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已成为维修行业的热议话题。笔者在本文中,对南京市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做了简单解析,并希望各汽车维修企业在新形势下,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尽快做好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和各种设备储备,为企业升级或转型修理新能源汽车做好相应准备。

1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维修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传统汽车产销量均有下滑,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却呈现出上升趋势,截至2019年6月30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44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1.37%,仅2019年1月~6月,新能源汽车就增加了83万辆,增幅为31.87%,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5万辆,增幅为72.8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28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74%。

南京市作为华东区域中心城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14年的0.38万辆发展到2019年6月的4.79万辆,5年时间增长了近11倍。在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南京市目前已有70家汽车维修企业通过转型或升级,具备了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能力,其中,主城区22家,郊区48家。目前,南京市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的企业全部为4S店和特约维修站,维修业务量较大的有比亚迪、吉利、长安、金龙、宇通等品牌新能源汽车。

2 新能源汽车对维修行业提出的新要求

新能源汽车是在能源危机和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率和更好的环保效果。

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了新动力源,各种配置的设置和结构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能源汽车的“三电”(动力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系统)维修需要专用检测设备,且在维修作业中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因此,新能源汽车维修需要专用场地、专用设备和工具。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在维修技术上更为复杂,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维修人员不仅要具备有常规的汽车维修知识和技能,还要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结构、相关维修技术及用电安全防护知识等。由于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相关技术还在不断更新升级,因此,维修人员要不断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时掌握和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控制技术,从而保证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作的正常开展。

3 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及人才储备存在的问题

3.1 行业未建立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

《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 16739—2014)第一部分内容中仅对传统汽车维修业开业提出具体要求,但并未涉及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造成维修行业管理部门没有相关政策依据,难以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开业前后的工作进行指导,难以实现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管。

3.2 传统汽车维修企业的转型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迫使各汽车维修企业由传统汽车维修向新能源汽车维修过渡转型,在这些维修企业中,由于大多数维修人员以前修理的是传统汽车,对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及相关技术并不熟悉,在修理新能源汽车过程中问题百出,导致维修企业接修新能源汽车业务时顾虑重重,且这种现象已成为整个行业问题。究其原因,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而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和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启动滞后,因缺乏新能源汽车维修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导致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接修新能源汽车仅限于常规维修。再者,多数汽车维修企业尚未设立新能源汽车维修专用场地,专业检测设备未配备或配备不全,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需要。

3.3 新能源汽车维修设备及配件问题

(1)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新能源汽车维修专用检测设备的售价一般要高于传统汽车检测设备的售价,如高压电系统检测设备不仅价格高,设备出现故障后维修价格也高,这无疑增加了汽车维修企业的经济负担。

(2)新能源汽车维修配件供应。由于新能源汽车配件市场尚处于雏形阶段,新能源汽车配件供应链尚未形成,给汽车维修企业修理新能源汽车带来了一定困难。维修企业维修新能源汽车时,如需要更换配件,基本上都要订货,且订货时间长,导致车辆在修理企业的维修周期延长,降低了企业的客户满意度。

4 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制造业和汽车后市场各类人才紧缺现象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有的企业开始自己培养,而大多数企业则将社会招募方式转向国内各汽车相关专业院校,以招聘院校毕业生方式解决企业的用人问题。用工需求量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和大型汽车维修企业则直接与汽车相关专业院校合作,由院校定向为汽车制造企业或汽车维修企业培养专业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后备用人问题。

新能源汽车问世后,各汽车专业院校先后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维修科系或专业班,且逐年呈上升趋势。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动力源和控制技术有很大差异,且各新能源汽车车型之间也有差异,随之就出现了院校教学设备的适用性问题。再就是,各院校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尚处于摸索阶段,缺乏高质量教材,课程资源亟待开发,课程体系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南京地区为例,南京地区目前有2所院校与汽车主机厂直接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分别为南京公共事业技工学校与比亚迪主机厂签订了校企合作、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吉利主机厂签订了校企合作,这2所院校直接得到合作企业的各种资料及教学设备支持,因而,教学设备的适用性不存在问题。而其他院校则通常是与主机厂家合作的第三方签订校企合作,这些院校由于缺乏主机厂家的直接支持,非主机厂家提供的教学设备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教学,再加上用于教学的相关核心技术、资料等来源于非正规渠道,造成各院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培养出来的学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再就是,汽车相关专业院校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科班,学习科目主要以新能源汽车维修为主,学生毕业后就业就成了问题,毕竟国内(现阶段)专修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企业不多,而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的业务主体仍然是传统汽车维修,不会设置单独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岗位,维修企业需要兼顾传统汽车的维修人员,因此,各院校培养学生的超前意识,造成学生毕业后就业面窄,甚至出现求职无门等问题。

5 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应对措施建议

5.1 制订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维修企业开始向新能源汽车维修转型,但新能源汽车维修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因此,迫切需要修订GB/T 16739,增加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明确新能源汽车维修场地、检测设备、技术人员等相关要求,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维修安全作业规范要求。

5.2 制订并实施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激励机制

为推动和促进新能源汽车维修业的发展,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如新能源汽车维修专项补贴,以促进传统汽车维修企业转型和加入新能源汽车维修的积极性。地方汽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应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将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的故障检测仪等高价格设备纳入补贴范围。同时,按照国务院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要求,结合辖区内维修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对接培训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并联合人社部门对辖区内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申请相应补助。

5.3 实施校企合作,加快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汽车维修企业通过升级或转型修理新能源汽车已势在必行。作为汽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应积极为维修企业升级或转型储备技术人才,同时,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工作。

(1)引导汽车维修企业采取院校学生走进厂门,企业技术人员走进校门的“双走进”方式,促进企业与院校之间的“产学互动”,提升维修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2)推进校企合作,为各大院校与本地大型汽车维修企业牵线搭桥,采取“冠名班”等合作方式,推动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工作。

(3)鼓励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骨干走进课堂,传授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提升各维修企业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能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好基础。

为推动“双走进”和“产学互动”工作的开展,笔者专门到相关院校和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图1),通过调研,将总结的经验推广给我市其他院校和汽车维修企业,为扩大我市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储备后备力量打下了一定基础。

图1 现场探讨“双走进”和“产学互动”经验

5.4 鼓励大型汽车维修企业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大型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维修管理、服务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等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行业管理部门应因势利导,通过政策引导大型汽车维修企业实行多品牌服务,让新能源汽车维修走进大型汽车维修企业,同时用政策扶持及补贴等方式,鼓励大型汽车维修企业吸引人才和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人员,与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实现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共享,从而带动中型汽车维修企业、快修店和专项修理店的共同发展。

5.5 制订新能源汽车维修规范

为规范新能源汽车维修作业流程,保障新能源汽车维修作业安全,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整体服务质量,我市汽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将组织辖区内相关行业专家和汽车专业院校相关专家,共同制订新能源汽车维修接车、故障诊断、维修作业及维修质量控制等规范服务流程。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维修场地的布局和工位数量、工具配套及技术人员配备等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5.6 通过组织竞赛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服务能力

由行业相关部门牵头,在普及新能源汽车知识和专业维修技能的同时,在全市范围内举办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竞赛,激发行业内学习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的热情。在树立标杆方面,扶持服务质量优、信誉等级高、技术力量强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作为示范站点,在行业内组织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水平。定期举办“汽车维修大讲堂”,向行业从业人员传授最新行业法律法规、标准及前沿维修技术、操作工艺等知识,促进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的整体素质提升。

5.7 为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由于新能源汽车配置有高压电路,维修中稍有不慎,容易造成高压电路短路,引发人员触电或火灾等事故,因此,新能源汽车维修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我市汽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为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将组织行业内的专家共同研究并制订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的应急预案和实施措施,提供给各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以确保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确保应对措施有序、有效的实施。

5.8 充分发挥维修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作用

汽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应主动会同行业协会,聘请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骨干,定期为辖区内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工人进行培训,同时,不定期组织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人员,学习新能源汽车相关新政策,共同探讨、交流新能源汽车维修管理经验等。笔者建议,为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转型,各地方应成立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委员会,吸纳辖区内的汽车维修企业、汽车配件供应商及汽车相关专业院校为会员,大家共同努力,推进新能源汽车配件产业链尽快形成,促进新能源汽车维修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公众号、微信群等)等平台,实现公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各项政策在线解读及新能源汽车的各种问题解答,从而提升行业管理对新能源汽车维修的综合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新能源院校汽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汽车的“出卖”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