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及治理保护方法

2019-03-15 08:19郝建群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2期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边坡

郝建群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锦州 121000)

引言

某地地质灾害多发、易发,近年地质灾害发灾数量年均在3000起以上,防灾形势严峻。全省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20529处。其中,矿产环境地质灾害频发,为重点治理对象。近年来,某地不断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力度,构建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获得了不错的成效。

1 矿山环境保护分析

近年来,某地不断加大矿山环境地质保护力度,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获得了不错的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如表1所示。矿山环境保护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助力某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从当前实际情况来说,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也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矿山环境地质治理等。

表1 地质灾害防治效果

2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分析

2.1 采矿造成的地表环境地质问题

矿山开采作业,造成的地表环境地质问题,具体如下:地貌景观破坏,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对地貌景观的破坏程度较大。具体表现为,土地被大量占用、林木被砍伐、水土大量流失等。从我国整体情况来说,金属矿山90%都是露天开采,年剥离岩土大约2.2-2.6亿吨,为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2.2 露天开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

从露天开采作业实际来说,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具体如下:(1)崩塌。斜坡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产生快速移动,进而突然崩落,堆积在边坡脚下。一般来说,多发生在露天采场边坡或者山体陡坡位置。(2)滑坡。从滑坡发生的原因来说,具体包括大气降水、风化作用和人为诱发等。从露天矿开采角度来说,总边坡角度增加1°,那么能够减少剥岩量数千万吨,进而节约数千万元的开采成本。不过边坡角过大,极易造成边坡变形,引发重大滑坡事故。

2.3 地下开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

由于地下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具体如下:(1)采空区塌陷。大面积采空后,使得矿体上部岩层失去支撑,产生平衡破坏问题,造成弯曲和塌落问题,进而发展为地表下沉变形以及塌陷。以某地锡矿山为例,其开采深度达到了300-400m,引发了多次冒顶事故。(2)地热。基于采矿工作环境来说,地热造成温度增加,不利于矿产开采。在具体施工作业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通风等,缓解地热的影响[1]。

3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治理策略

从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和破坏范围等角度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除此之外,季节不同发生的地质灾害也不同。为强化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力度,要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具体如下:

(1)泥石流。对此类灾害,在进行灾害治理时,主要采取工程措施加以治理。开展泥石流灾害的治理时,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支护和排导等。采取简单的治理措施,难以保证灾害的治理效果,为实现灾害的有效治理,要基于上述工程措施,进行速流通道的建设。在建设时,保证所选的建设位置具有合理性,避免因为泥石流引发河道淤泥问题。除此之外,采取生物措施,开展泥石流灾害治理。通常来说,生物措施的应用,具体包括水土流失治理和土壤净化,为保证治理效果,通常结合运用上述方法,来减少对矿山环境的破坏,增强环境的抵抗力[2]。

(2)塌陷。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中,塌陷较为常见,其具有破坏范围广和突发性强等特点。若不加以治理,则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在治理工作中,要从矿山环境地质情况出发,合理选择治理方法,保证治理措施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从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治理实践来说,对于坍塌灾害,采取充填复垦法,能够获得不错的成效。在具体治理中,使用矿区周围的材料,对矿山采空塌陷复田进行填充,能够有效治理塌陷,实现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保护效果明显。需要注意的是,矿山环境地质情况不同,因此治理效果也不同,因此在治理的过程中,要结合环境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治理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分析当前的具体情况,结合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和特点,采取系列措施,比如构建完善的预测系统;建立保护体系;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等加以治理。

猜你喜欢
泥石流灾害边坡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泥石流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