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和早逝战友的深情厚谊

2019-03-15 09:15水新营
党史文苑 2019年1期
关键词:志强彭德怀陈毅

水新营

彭德怀自从早年投身湘军及参加革命以后,与不少同志战友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共同革命理想的基础之上,是由鲜血甚至生命凝聚而成的感情,尤其弥足珍贵。直到新中国成立乃至晚年,彭德懷对早年牺牲的一些战友,还念念不忘,倍加思念,并对烈士遗孀和遗孤也多方照顾。

彭德怀和黄公略

黄公略是共和国36名军事家之一,他的革命生涯和彭德怀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两人也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的彭德怀在自述中曾说,早年在湘军他结交了20个左右的知识分子朋友,最后只剩下黄公略、李灿两人。由此也可见两人感情之深。

黄公略,1898年生,湖南湘乡人,与彭德怀同龄,但比彭德怀早一年参加湘军。彭、黄一见如故,很快就结成挚友。后来,他们一起搞秘密组织救贫会,向士兵灌输进步思想。1922年秋,黄公略与彭德怀一起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结业后回到湘军继续任职。1927年1月,黄公略考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彭德怀等人不畏险恶,准备率领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发动起义。恰巧,黄公略从黄埔军校毕业回到湖南,担任第五师随营学校副校长。彭德怀设宴为黄公略接风洗尘,还把李灿、邓萍等救贫会骨干邀来作陪。

彭德怀心直口快,把黄公略当作自己人,将所有准备起义的秘密计划全盘托出,而经历了反革命大屠杀的黄公略则多了一层戒备心理,想试探一下他们对蒋介石的态度。结果遭到彭德怀等人的误解,差一点被当做敌人而绞杀。一场误会悄然冰释后,两人齐心协力地投入到起义的准备工作。

平江起义后,黄公略担任红五军团党代表、第二纵队纵队长、副军长,红六军军长,红一军团第三军军长等职,在中央苏区曾以“朱毛彭黄”并称。在对中央苏区第二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为了破坏红军内部团结、瓦解红军将领斗志,使出了策反黄公略的诡计。他先派人将黄公略的母亲和妻子押到长沙,同时又委任黄公略同父异母的长兄黄梅庄为参议,劝诱黄公略“归正”。黄梅庄人品卑劣。他到了苏区后,首先见到彭德怀。彭德怀早年认识黄梅庄,他设下计谋,将黄灌醉,套出真话,黄梅庄呈上蒋介石的劝降密信。拿到物证后,彭德怀安排手下人将黄梅庄软禁起来。

随后,彭德怀将这些情况写信告诉黄公略,征求他对其兄长的处理意见。黄公略不顾老母和妻子尚在敌军手中,在回信中写了8个大字:“一刀两断,义无反顾。”依照黄公略的意见,彭德怀将黄梅庄处死,割下他的头颅,密封在一个小皮箱里,并让黄梅庄的随从将此“礼物”送给蒋介石。从此,蒋介石对策反红军将领不再抱幻想了。

正当黄公略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不幸的是,在1931年9月的一次行军途中,他遭敌机袭击,中弹牺牲,年仅33岁。黄公略牺牲后,对其妻女的寻找一直牵动着毛泽东、彭德怀等人的心。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正在北京开会的彭德怀担心退守衡阳、宝庆的白崇禧部残害我党干部家属,决定再一次寻找黄公略的夫人刘玉英及女儿黄岁新。于是,彭德怀找来在中央警卫团工作的侄儿彭起超,要他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到湖南去寻找刘玉英和黄岁新。彭德怀对他说:“这不仅仅因我和黄公略的私人关系,而是体现了党的关怀,十几年前毛主席就派人寻找过。”叮嘱他找到人后迅速把她们母女护送到北京。

彭起超来到长沙刚安顿下来,就急忙向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等汇报,准备立即赴湘乡寻找刘玉英母女。经过几番周折,彭起超在刘玉英姐夫贺根良家找到了刘玉英母女。说明来意后,彭起超立即带母女俩离开贺家,并将她们送往长沙。

之后,湖南省委派遣黄公略的族侄黄祖禹护送刘玉英母女到北京。刘玉英母女刚到北京,百忙中的彭德怀就抽时间接见了她们。他对黄岁新说:“小同志,到了北京就是到了自己的家,需要什么跟伯伯说就行了。”从此,“小同志”就成了彭德怀对黄岁新的爱称。1950年10月,即将赴朝指挥作战的彭德怀在北京饭店又一次接见了刘玉英母女。刘玉英知道了彭德怀没有子女的情况后,就提出:“让岁新给您当女儿吧。”彭德怀笑着道:“你只有一个女儿,哪里舍得,做半个女儿吧!”说完又慈祥地对黄岁新说:“你是革命的后代。现在党和人民送你上学,你要努力学习,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

1952年夏,黄岁新考取了平原农学院,但她一想到离开北京,远离母亲,就有点不大情愿去。于是她去找彭德怀,希望在北京复习一年再考。彭德怀说:“一定服从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想北京,放假就来玩,我这里就是你的家嘛。”彭德怀还取出40元钱给她,说:“国家现在还有困难,不要给组织添麻烦,我给你钱,就不要再向中组部要钱了。”听完彭德怀的话,黄岁新思想通了,愉快地接受建议,来到位于河南新乡的平原农学院学习。

大学毕业后,黄岁新被分配在郑州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任教。前往郑州正式上班之前,她去看望彭德怀,彭德怀很高兴,鼓励黄岁新要好好工作,还送给她一个皮箱和一本《列宁》画册。黄岁新牢记彭德怀的教诲,满腔热情地走上了工作岗位。

庐山会议上,彭德怀遭到错误批判。黄岁新忧虑重重,1960年春节回京,便找到了彭德怀的新住地北京西郊吴家花园。一见到彭德怀,她就放声大哭起来,彭德怀抑制内心的痛苦,安慰她说:“哭什么,你不是见到了我吗?”后来,调到北京工作的黄岁新经常去吴家花园看望彭德怀,直到1965年11月彭德怀离开北京,到成都担任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彭德怀和邓萍

邓萍是红军长征期间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自1927年冬结识彭德怀后,二人就一直朝夕相处,并肩战斗达7年之久,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对于邓萍,彭德怀在1959年曾深情地追忆: “从平江起义到井冈山斗争,从江西苏区转战到长征途中,直到他牺牲前,我们一直在一起工作,互相配合得很好。邓萍对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作战指挥沉着果断、英勇顽强,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优秀军事干部。”他强调说: “邓萍这个人是值得纪念的!”

邓萍,1908年生,四川富顺人,1926年底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冬,刚从军校毕业不久的邓萍受党组织派遣,前往国民革命軍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彭德怀部做兵运工作。邓萍此行的目的,就是充任彭德怀与党组织之间的纽带,促使一团早日起义。

经人介绍,邓萍留在团部当文书。过了一段时间,党组织向彭德怀说明了邓萍的身份,彭德怀十分高兴。转眼过年后的一天,党组织派人秘密通知邓萍,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彭德怀入党。在当晚的彭德怀入党宣誓仪式上,悬挂着监誓人邓萍绘制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像。这时,独立一团已有8名党员,正式成立了团党委,由彭德怀任书记。

1928年7月22日,平江起义爆发。起义部队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由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年仅20岁的邓萍任参谋长。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邓萍率红五军一路苦战,于1928年12月与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在井冈山会师。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地区挺进,彭德怀留守井冈山。

不久,面对敌人包围井冈山的重兵,彭德怀率部突围,邓萍负伤并因伤口感染高烧不退,只好留在当地养病养伤。临走时,彭德怀留下缴获的药品、罐头,向当地党组织赠送了一批枪支弹药,并对其负责人反复叮嘱:“一定要保护照顾好邓萍同志!”

1930年6月,红五军扩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任军团长,邓萍任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之后,两人携手并肩,率部参加了多次著名战役战斗。

1934年4月,敌人重兵在飞机的掩护下向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发起猛烈进攻。中革军委命令:由红三军团防守广昌,不许放进一个敌人,违者军法从事。在军团司令部,彭德怀向前来视察的李德、博古进言死守是不行的。为增加进言的效果,彭德怀拿出一张邓萍连夜绘制的《广昌机动防御首长决心图》给他们看。李德看了一会地图,嘴角浮起一丝嘲讽:“我曾经批评过刘伯承同志,说他白在苏联上了几年伏龙芝军事学院。我听说邓萍同志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但看了这份有许多常识性错误的东西后,我也不得不对邓萍同志提出同样的批评,他的黄埔军校也是白上了!”

听到李德肆无忌惮地侮辱邓萍,彭德怀怒不可遏地说:“邓萍同志和我并肩战斗了六年,给我出了多少好主意,谋划了多少战斗,你知道吗?他的军事才华,岂是你能够比的?”李德恼羞成怒,冲着彭德怀大吼:“你们必须执行中革军委的命令,不准有一丝改动。否则,后果自负!”

在第二次攻打遵义的战斗中,邓萍和红十一团政治委员张爱萍等隐蔽在靠近城墙的茂密草丛中侦查。邓萍举起望远镜仔细地观察敌情,突然一发冷弹击中他的头部,当场牺牲,年仅27岁。彭德怀得知邓萍牺牲的噩耗后,一时如五雷轰顶,想到和自己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得力助手突然离去,两行热泪滚滚而下。

邓萍的遗体被安放在一块背风的洼地里。彭德怀匆忙赶到后,揭开盖在邓萍身上的白布被单,号啕大哭,他使劲摇着邓萍身体说:“邓萍你是怎么了,你不能死啊。”随后,他掏出手巾,小心翼翼地为邓萍擦去脸上的血迹和尘土,然后低头默哀。默哀完毕,彭德怀慢慢抬起头来,小声对身边的张爱萍说:“给参谋长换身新军装,如果没有,到总供给部去领,就说是我说的。”回到军团指挥所后,彭德怀立刻给所属各部队下达了攻城命令,他手拿着电话筒几乎在吼:“拿下遵义城,为参谋长报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寻找邓萍等烈士的遗骸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彭德怀也十分关注寻找邓萍遗骸的事。1952年秋,遵义地委和专员公署召开会议,要求务必要找到邓萍的坟墓。由于当时没有人知道邓萍遗体埋葬的具体位置,遵义干部群众历经数年奔波寻找,仍然没有下落。

1957年夏,遵义地委接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的指示,中央军委很关心寻找邓萍遗体埋葬处这件事,希望当地政府帮助寻找邓萍遗骸的下落。彭德怀还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情况:由于当时战事紧张,当晚就在红三军团驻地的街上,买了一副黑漆棺材装殓邓萍遗体,由红军指战员掩埋在遵义城北郊山坡,没有立碑记载。根据这些线索,多方打探,终于找到了邓萍遗骸。听到邓萍遗骸被找到的消息,彭德怀也了却了一桩多年的心事。

1958年夏,在中央军委和彭德怀的关心下,遵义地委、地区行署决定在邓萍遇难处附近的小龙山上修建邓萍烈士墓。当年正式动工,1959年初建成。同年清明节举行了盛大的邓萍遗骸迁葬仪式。1959年初,国防部给遵义地委寄来彭德怀亲笔修定的《邓平同志的简历》(邓萍生前“萍”与“平”都用过)。同时,国防部还寄来了彭德怀亲笔题写的墓名题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参谋长邓平同志之墓。由于多种原因,彭德怀亲笔手书的墓名题字没有被采用。

1959年初,国防部曾电告遵义地委,说彭德怀要亲自来遵义为邓萍扫墓。后来因气候原因,飞机不宜飞行,只得推迟。不久,因在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彭德怀为邓萍扫墓的心愿最终没有了却。

1966年4月,时任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的彭德怀从成都前往宜宾视察工作。途经富顺县境内时,他下车眺望,只见沱江蜿蜒流淌,丘陵起伏绵延,不由得对随行的人员感慨:“真是地灵人杰啊!难怪英才辈出。三十多年前,我有一位亲密战友,就是这里的人。可惜他早已在长征途中牺牲了!”说罢,他神情凝重,久久伫立。此刻,彭德怀怀着无限深情凭吊的人,就是当时鲜为人知的在遵义城下牺牲的红军高级将领邓萍。

彭德怀和陈毅安

陈毅安是从井冈山走出的一员得力战将,生前非常受彭德怀器重。1930年8月,在攻打长沙的战斗中不幸牺牲。对他的过早牺牲,彭德怀心痛不已。这种革命情谊随着岁月的流逝,反而愈加深切。

陈毅安,1905年生,湖南湘阴人,192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就读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他到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工作,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并上了井冈山。后担任红四军第三十一团第一营营长,参加领导了黄洋界保卫战等重要战役。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等领导了平江起义。随后不久,彭德怀率红五军向井冈山靠拢。11月,陈毅安奉命率领部队迎接彭德怀部上井冈山。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军,红五军被留下来守卫井冈山。陈毅安因伤病不能随行,就留在红五军,历任军副参谋长、参谋长。随着敌情越来越严峻,红五军决定先将伤员撤走然后突围。组织上把陈毅安送回家养伤。临行时,彭德怀将自己的大枣红马送给他,并为他送行,祝他伤愈后早日归队。3月初,陈毅安回到家乡。10月底,伤愈后的陈毅安终于和相爱多年的未婚妻李志强结婚。

1930年6月,彭德怀写信派联络员送至陈毅安的家中。接信后的第三天,陈毅安便辞别老母和新婚的妻子,回到部队,先后担任红八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红三军团第八军第六师师长。

7月27日,红三军团进攻长沙。陈毅安作为前敌总指挥,率部首先攻入城内。接着,各路大军向长沙城挺进,直捣国民党省政府。攻下长沙后,俘虏了大批国民党士兵。陈毅安向他们宣传红军优待俘虏的政策,挑选了一部分成分好、觉悟高的俘虏补充到红军。他发现了一个军需被服厂,立即动员这个厂的工人为红军赶制一批军服。同时,还查获了部分军火和数部电台。彭德怀得知这一情况后,深深敬佩陈毅安的不凡才干,觉得他不仅会打仗,而且会管理后勤。为此高兴地对陈毅安说:“你这个黄埔生真是个多面手啊!”

红军占领长沙期间,陈毅安的爱人李志强因患病治疗,也到了长沙城,两人有幸见了两次面。第一次是李志强去找陈毅安的,她来到经武门外的红军指挥部,见到了陈毅安。随后,陈毅安领着她见了军团长彭德怀。彭德怀对李志强说:“你们恋爱的事,我在井冈山时就知道,由于战事接连不断,我不能让毅安归家。如今你们结了婚,我要找一件礼物赠给你。”他考虑片刻,便把身边的一册辞源拿出来作为他们新婚礼物。

8月6日晚,国民党调集重兵,分三路向长沙城发起反扑。战斗打得最紧张的时候,陈毅安和彭德怀一起指挥作战。陈毅安对彭德怀说:“子弹打得那么密,太危险,你快离开吧,让我在这里指挥!”黎明时分,陈毅安出现在前沿阵地上。他带领警卫排朝枪声最密集的地方前进。突然,敌人的一挺机枪从侧面开火,陈毅安应声倒地,中弹牺牲,年仅25岁。当得知自己的爱将不幸牺牲,彭德怀心如刀絞,悲痛万分。

陈毅安的牺牲,妻子李志强不知,后来她生下遗腹子陈晃明,一直在打听陈毅安的下落。全面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李志强向延安八路军总指挥部写了一封挂号信,询问陈毅安的情况。这封信首先由朱德看后转交给毛泽东。毛泽东看过信后又转交给彭德怀,因为他知道陈毅安是和彭德怀一同攻打长沙时牺牲的。

很快,李志强收到了来自延安八路军总指挥部的一封信,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后,内容如下:

志强先生台鉴:

来函敬悉。

毅安同志为革命奔走,素著功绩,不幸在一九三○年已阵亡,为民族解放中一大损失。

当日寇大举进攻,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今日,只有继续毅安烈士精神,坚决奋斗,完成其未竟的遗志。尚望珍重。

此复康健

彭德怀

十月一日

噩耗传来,李志强悲痛欲绝。1939年秋,她又给彭德怀写了一封挂号信,请求到延安去。彭德怀回信表示欢迎,并寄了二百元钱给她作为路费。1940年春,李志强母子二人准备启程赴延安,在去车站的路上,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出狱后,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多年,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8月,长沙解放。李志强当即向彭德怀写了一封挂号信。很快,彭德怀给他回了信。

志强同志:

你和晃明八月二十六日写来的信,已经收到了。你们母子熬过十多年艰苦生活,始终向往革命,这种精神是值得钦佩的。关于你们目前的生活工作与学习问题,我已电告湖南省委黄克诚同志,请予关照,如有困难,可和他们面谈。

此复并致敬礼

彭德怀

十月三日

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李志强后从湖南调到北京电信局工作。陈晃明也入了党,考上了北京工业学院。1954年初,李志强听说长沙兴建烈士公园,就写信请求彭德怀帮助把陈毅安烈士的名字列在纪念碑上。彭德怀了解情况后,回了封信。

志强同志:

来信迟久未复,甚歉。关于陈毅安同志应名列长沙烈士纪念碑,此事已转告中共湖南省党委照办。

并致敬礼!

彭德怀

一九五四年三月三日

1954年12月7日,在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的邀请下,李志强母子二人来到中南海做客。会面中,彭德怀讲了很多有关他和陈毅安在红军里的故事。后来,彭德怀也数次来到李志强的家中看望,每逢佳节还派人送去一些珍贵的礼物。他动情地说:“无数战友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儿女,全靠他们的妻子照料和抚养,多么不容易啊!”

李志强一直珍藏着他与陈毅安交往近十年的54封书信,1958年的一天,她让儿子送给彭德怀阅看。彭德怀看后,十分感慨陈毅安当年的进步思想和献身精神,并要求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把《陈毅安烈士书信集》打印出来。李志强请求彭德怀为陈毅安题词,彭德怀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但毅安同志,系你之良伴,我之战友,又不能不题,算是送个花圈吧!”于是他挥笔题词:“生为人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的光荣,毅安同志永垂不朽。”以此寄托自己对陈毅安的无限哀悼之情。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移居北京西郊吴家花园,直到1965年底赴成都从事三线建设工作,期间很少接见客人,但对李志强和陈晃明母子却一直是热情接待。

责任编辑 / 马永义

猜你喜欢
志强彭德怀陈毅
彭德怀甄别伪造信
学习“集合”,学什么
Analysis of Tibetan Plateau Vortex Activities Using ERA-Interim Data for the Period 1979-2013
Thrombelastography and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fter closed lower limb fracture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彭德怀咬文嚼字
彭德怀的军事秘书谈彭德怀
陈毅论参谋工作
忆『七月分兵』和陈毅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