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2019-03-16 06:48李玉敏李忠魁
世界竹藤通讯 2019年1期
关键词:竹制品竹藤竹种

王 雨 李玉敏 李忠魁 陈 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1)

非洲是全球竹子3大自然分布区之一,竹子资源相对丰富,但竹子种类较少。竹子的多用途特性,对于非洲向绿色经济转型以及缓解资源短缺、人口贫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对竹子特性的认识不足,非洲对竹子的开发利用大多仍处于初级利用状态,主要用于传统的竹屋、篱笆、篮框、水管等,竹产业发展刚刚起步。近年来,在国际竹藤组织(INBAR)、中国政府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帮助下,非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竹子的工业化利用,竹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政府承诺为非洲实施50个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援助项目,在非洲建设中非竹子中心,帮助非洲开发竹藤产业,为振兴非洲竹产业带来了机遇。本文对非洲竹资源状况、竹产业现状、竹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前景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有意在非洲发展竹产业者提供参考。

1 非洲竹资源

1.1 竹种资源

非洲本木竹种分为原产竹种和引进竹种,其原产竹种有16属40种1个品种,引进竹种有7属18种1个品种[1]。在原产竹种中,高地竹 (Yushania alpina)和低地竹 (Oxytenanthera abyssinica)分布最广、资源量最大,是东部非洲和南部非洲的主要竹种,而西部非洲则只有低地竹1个乡土竹种分布[2]。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竹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有33个竹种,包括32个乡土种和1个引进种;由于马达加斯加岛长期与大陆隔离,使得其2/3的竹种为特有种[3]。在引进竹种中,龙头竹 (Bambusa vulgaris) 和龙竹 (Dendrocalamus giganteus) 在非洲分布最为广泛。

1.2 面积与分布

非洲竹资源主要分布于莫桑比克南部至苏丹东北部之间的区域。对于非洲竹资源的系统清查工作至今尚未开展。在2005年全球竹资源评估报告中,专家估计非洲竹林面积约2 636万hm2,约占非洲总森林面积的4%[2]。2016年,在INBAR的组织下启动了全球竹藤评估计划 (GABAR),该计划利用遥感技术对非洲竹资源丰富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和马达加斯加等国家的竹林面积及其分布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竹资源量比以往估计的数据更为丰富。

INBAR的评估报告显示[4],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乌干达的竹林面积分别为147.45万hm2、13.33万hm2和5.45万hm2。竹种主要为低地竹和高地竹2种。在埃塞俄比亚,低地竹广泛分布于国家的西部地区,集中在本尚古勒-古马兹州、阿姆哈拉州西部和奥罗米亚州,分布区海拔540~1 750 m;高地竹分布于南部、西南部、中部和西北部地区,集中在阿姆哈拉州和南部的民族州,分布区海拔2 480 m左右。在肯尼亚,绝大部分竹林为高地竹,分布在海拔2 200~3 400 m的高山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4~17℃;集中分布于埃尔贡山、肯尼亚山、雪兰加尼山、毛乌林 (Mau Forest)和阿伯达牧区,95%的竹林为国有林,竹子采伐必须获得政府的许可。在乌干达,低地竹分布于奥兹山和阿戈罗—阿古中央森林保护区,高地竹分布于鲁文佐里山、姆加辛加大猩猩国家公园、埃库亚山和埃尔贡山等地;乌干达的竹林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中。

马达加斯加是非洲竹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INBAR的评估报告显示[3],竹子广泛分布在东部、东南部以及北部地区,竹林总面积为112.37万hm2,有2个优势竹种:丛生竹龙头竹 (Bambusa vulgaris)和散生竹Valiha diffusa,分布在海拔7~942 m。龙头竹主要分布于河流、村镇附近,Valiha diffusa则多分布在热带稀树草原、河谷及丘陵地区。竹资源在岛内分布不均,其中东南部的法土法韦—非图韦那尼区是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分布有全岛约43.7%的竹资源;其次为阿钦安阿纳区、戴安娜区和阿齐莫—阿钦安阿纳区。

2 非洲竹产业现状

2.1 竹林经营与管理

由于对竹子的特性和用途缺乏认识,加之基础设施与技术落后,非洲绝大部分竹林尚未开发;同时由于缺乏管理和采伐,大部分竹林处于退化状态。竹林权属也影响着竹林的受重视程度。在非洲,大部分竹林属国家或州所有,多位于保护区内,受政府的严格控制,得不到有效的经营。比如,在肯尼亚,几乎所有的竹林都位于公共林地内,而政府则严禁采伐公共林地上的林木[5]。埃塞俄比亚的竹林,根据权属分为4类:州有林、社区竹林、机构林和私有林,其中州有林和社区林几乎占全部竹林的98%,州有林既不允许采伐,也不允许进行任何经营活动,由于缺乏可持续的经营和采伐,这部分竹林已经严重退化。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利用竹子资源,政府采取2种机制加强竹林的管理:合作管理,即与周边社区签署合作管理协议,允许社区通过可持续管理竹林而获取收益,包括采伐竹子和其他非木林产品;森林特许权,即授权私有公司管理竹林并从中获益[6]。

2.2 竹子加工利用现状

在非洲,竹子的应用与土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及当地的市场需求,广泛应用于诸如住房、篱笆、编织筐篮、农业用具、家具、燃料等传统用途,也有少量的工业化产品,如竹建材、竹地板、香棍、牙签、竹炭及竹工艺品等。总体而言,非洲竹子的工业化利用尚处在起步阶段。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竹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的国家,拥有非洲67%的竹林资源。竹子是埃塞俄比亚最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之一,2017年竹产业产值约197.26万美元,有75万人以竹子为生。尽管埃塞俄比亚拥有大面积的原始竹林,但该国直到最近才开始挖掘这些竹林的潜力。全国只有3家现代化竹材加工厂,以生产竹地板为主,也生产其他竹产品包括竹竿、竹席、竹窗帘、竹签、竹筷、球形竹炭等[7]。传统加工的小作坊遍布全国各竹区,如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拥有20多家传统作坊,从业人员100多人,主要生产房屋建材、房屋装饰品、竹制家具、竹篓、竹筐等产品。目前,埃塞俄比亚的竹产品主要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其他一些非洲国家的竹产业也在逐渐兴起。位于非洲西部的加纳拥有约40万hm2的竹林,大多为天然林。竹子在加纳一直是一种非商业性的、开放的资源。近年来,竹子的用途和商业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竹产品的商业开发已经开始[8]。加纳的竹制品主要为竹家具、竹制自行车、竹炭、竹板和竹制建筑物支柱。其中竹家具在技术、产品种类、市场接受度方面还不够成熟,因产品种类少而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力小。加纳的竹制自行车产业发展较好,当前市场已进入增长阶段,主要销往北美和西欧[9]。

乌干达的竹产业也仅处于萌动状态。由于缺乏土地、投资收益期相对较长以及对竹子缺乏认识等原因,很少有人愿意商业化种植竹子。竹子作为加工材料的应用非常有限,仅用于食用 (竹笋)、手工艺品、日用品、建造房屋等[10]。2007年,乌干达工业研究所在中国竹子研究中心的帮助下,在首都坎帕拉和卡巴莱建立了2个竹子加工中心,主要负责研发、培训和企业孵化,也生产竹产品 (主要是竹牙签)。在此带动下,一家投资商开始投资生产竹牙签,另一家私有企业开始尝试使用竹子材料生产卫生巾,开启了乌干达竹产业化之路。

2.3 竹制品贸易

非洲竹制品贸易量在全球竹制品贸易中所占份额较小。2014—2016年,非洲大陆平均每年竹制品进、出口额分别为2 122.79万美元和1 830.62万美元[5-6],仅占同期全球竹制品进、出口额的1.6%和1.2% (表1)。其中,主要进口产品为竹藤家具和竹胶合板,分别占竹制品总进口额的26.35%和25.84%;主要出口产品为竹炭,占总出口额的64.14%。埃塞俄比亚是非洲竹制品的进口大国,每年的进口额为570.79万美元,占非洲总体的26.89%。非洲竹制品进口集中在东部和南部非洲,进口额占非洲总体的43.64%。

表1 非洲及其部分国家和地区竹制品进出口额 美元

2.4 国际合作

非洲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来自国际竹藤组织和中国的支持。目前,非洲有19个产竹国已经加入国际竹藤组织,为获取竹业相关信息和参与技术转让带来了便利,也有助于他们开展能力建设以及政策规划的制定。近年来,在国际竹藤组织的协调下,中国政府、荷兰政府、欧盟等都积极在非洲开展合作项目,帮助非洲振兴竹产业。

由欧盟资助的 “埃塞俄比亚—加纳—中国可持续生物质能三边合作项目”,为4 000多人提供竹子种植管理和竹炭生产技术的培训,引进10个竹子新品种,培育20万株幼苗,成立148家中小型企业。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资助下,坦桑尼亚建立了100个竹林种植园,成立了诸多微型企业,并设立竹业培训中心提供技术培训[8]。2016年,在中国和荷兰政府共同资助下启动了 “东非竹业发展项目”,项目旨在解决3大核心问题:一是通过发展和改善东非三国的竹产业价值链,减少贫困和促进绿色经济增长;二是发挥竹子在防治土地退化和减缓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三是促进欧洲、东非和中国的竹产品贸易[11]。

自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以来,已经在非洲开展了数十个竹子项目,并与中国相关机构合作为非洲培训了大量竹业技术人员。这些项目和培训涵盖了竹林培育和可持续利用、竹家具及工艺品制作、竹建筑、竹炭等,大大促进了非洲国家竹业的发展[12]。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政府承诺为非洲实施50个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援助项目,并在非洲建设中非竹子中心,帮助非洲开发竹藤产业,为振兴非洲竹产业带来了机遇。

3 非洲竹产业发展前景

3.1 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竹子的认识不够。一是当地居民没有意识到竹子的产业价值;二是竹子生长较快,经常被认为是一种侵占土地的物种,担心竹子会取代原生植物,改变栖息地,破坏食物链。

2)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非洲竹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在该行业的参与度较低,给予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有限,金融机构不愿给予信用支持。

3)技能和技术的限制。农户缺乏竹子种植和经营专业知识;企业缺乏组织和研发人才,产品创新和营销技能不足。

4)竹产业链不完善。竹子企业要从采购原料、设备开始,初精加工全部由一个企业完成,市场上下游联系薄弱,产品质量达不到国际市场的要求,产品市场仅限本地和国内等[7],均限制了竹产业的发展。

3.2 发展前景

竹子用途广泛,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随着对竹子认识的提高,非洲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竹子。国际竹藤组织东非区域办事处负责人表示,竹子的使用量正在急剧增加,非洲有多达36个国家拥有天然竹林,国际竹藤组织正与其他一些组织在竹技术转移领域展开合作,在一些地区培训竹农,打造从竹农到市场的竹价值链,非洲竹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的农村主要以砍伐木材作为燃料,而木炭燃烧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对气候造成恶劣影响。竹子是一种高效燃料来源,其茎、根、地下茎都可以制成炭。并且竹炭及竹炭砖具有燃烧热值高、发烟更少、空气污染少等特点。所以,利用竹子来代替木材是非洲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

竹子不仅能够以其环境友好的特点作为生物能源改善气候,还可以通过参与碳交易获得收入,带动绿色经济发展。国际竹藤组织、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和浙江农林大学已经开展了多项竹林碳汇项目,帮助竹农从碳交易中获得收入。随着非洲更多具有竹资源的国家加入国际竹藤组织,不仅可以及时获得技术转让,得到国际资助,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碳交易中。

越来越多非洲国家意识到竹产业在解决贫困问题中的作用。竹子具有非常高的商业价值,可以作为多种产业的生产原料。例如,在造纸业,竹子可以用来制作报纸、纸板;在建筑业领域,竹子可以制成建筑材料 (如饰面板、地砖、天花板、门窗框等);竹子在纺织、食品、化工等领域可以作为布料、酒、药物等产品的原材料。这些产业的发展会为非洲国家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具有丰富竹资源的非洲国家应借助国际竹藤组织和其他组织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获取更多的投资和技术转让;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私人、小型企业和农民种植竹子,推动政企合作;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多为农民和工人开展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抓住时机,合理利用竹资源,大力发展竹产品加工产业,开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贸易,推动竹制品走出非洲。可以预见,竹子将成为未来非洲绿色经济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柱。

猜你喜欢
竹制品竹藤竹种
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①
2022 非洲竹藤大会聚焦 竹藤助推非洲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广西干热河谷地带引种竹种适应性及其出笋特性
琳琅百期见证竹藤科技进步 不忘初心助力竹藤事业辉煌 庆祝《世界竹藤通讯》出版100期
澜湄合作竹藤项目助力缅甸村民脱贫致富
簕竹属10个竹种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能力分析
益阳竹制品“互联网+”产业转型与跨境电商外语人才本地化
竹材创意产品的设计创新研究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竹制品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