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麦文化:“笨企业”厚积薄发

2019-03-16 04:31杨帆
出版人 2019年2期
关键词:笨人图书市场易中天

杨帆

2018年,果麦不仅成为大众图书市场上成长最快的头部品牌之一,更用在新媒体领域的纵深突破闯出了一条新路。

“这个奖项是对果麦这样一家‘笨企业和一群并不聪明的笨人的鼓励。”在2018书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现场,代表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领取“年度民营出版商”大奖的果麦文化总裁瞿洪斌如是说。

回到2018年初,果麦文化必然是踌躇满志的。在2017年底,果麦文化对外公布了公司在2017年完成的B轮、C轮融资消息。这两轮融资分别由博纳影业与IDG资本领投,两轮合计募资2.97亿人民币。手握雄厚的资金,趁着IP行业的东风,果麦文化已经做好准备在内容产业大施拳脚。

然而当2018过去,回顾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果麦文化发现,虽然影视圈的寒冬让公司在泛娱乐领域的发展未能达到预期,但果麦的内容底盘却也因此变得更加扎实。这家自从创立以来始终试图为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的公司,在艰难的环境中找到了一家“笨企业”的生存之道。

2018年,果麦文化出版新书逾320种,图书发货码洋达到8.5亿元,较2017年增幅35%,成为大众图书市场上成长最快的头部品牌之一。正如果麦文化董事长路金波所言:“我们去作者家里,去作者脑子里,告诉他们市场怎么样。不论是从翻译、设计还是很多的技术细节,果麦的原则就是不要把文化留在后防线,我们在前线解决后方的问题。”秉持这样的理念,擅长打造畅销书的果麦文化在今年依旧带来了许多爆款,《情商是什么》、《听你的》等众多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在经典出版领域,经过多年的努力,果麦已成为业内公认的领军者。《小王子》《老人与海》《浮生六记》……许多过去一年只能卖三五千册的图书,在果麦手中变成了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册的畅销书。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果麥希望通过复活这些经典中外作品帮助读者找回失落的文化底座。

那么果麦为什么把自己看作是一家“笨企业”呢?瞿洪斌表示,果麦“笨”在出版效率不高,编辑动作特别慢。“我们的编辑特别轴,为了达到一本书理想的状态,他宁肯耽误出版的时间。”譬如创造了销售奇迹的《浮生日记》,在译者的选择上,编辑曾与董事长、总裁展开激烈的辩论并最终“取胜”;还有《诗经》典藏版,经过了18个月的反复打磨,最终创下了半年40万册的销量。“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做笨人也是有好处的。”瞿洪斌说。

资本寒冬洗去了果麦身上的浮躁,让果麦在图书之外的业务也发展得倍加稳健。2018年,果麦把业务拓展的重心放在新媒体上,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易中天”、抖音账号“好奇队长”、“好书博物馆”等均成为新媒体领域的佼佼者,形成了以优质原创文化内容为支撑的新媒体矩阵。

在路金波看来,出版在当下面临的困难是“失去了与用户的连接”,因此果麦必须找回流量和用户,尝试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不同的媒介。其中易中天授权运营的同名公号上线16个月来用户数达到210万,2018年平均点击量达到30万,每一次推送都能转化为几千本书的销量。一系列案例的成功,凸显了果麦运作新媒体的能力,也为行业揭示了一条内容拆分运作、线上营销宣传的新路。

猜你喜欢
笨人图书市场易中天
新形势下的图书市场走向分析
易中天的“育女经” :无为而治
好策划可以撬动图书市场
朋友当如是
朋友当如是
明代图书出版管理内容体系的探讨
易中天《中华史》在争议中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