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7月湖北地区干旱特征及其异常环流分析

2019-03-17 01:56王海燕温泉沛王珊珊李银娥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年6期
关键词:西太平洋距平南亚

王海燕,温泉沛,王珊珊,李银娥

(1.武汉中心气象台,湖北 武汉430074;2.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湖北 武汉430074)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季。然而2014年夏季湖北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16 mm,较常年偏少109 mm,排历史同期倒数第10位。6月降水量湖北大部偏少4~9成,7月鄂北地区降水偏少5~9成,截至8月9日89.4万人、21.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受旱农田达到6.7×105hm2,全省死水位以下水库高达1356座,据民政厅统计,干旱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9.91亿元。

决定干旱与否的关键条件是降水的多少[1-2],而降水异常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国内学者从南亚高压的角度做了很多研究,如:罗四维等[3]指出夏季南亚高压与我国东部旱涝分布的关系密切;张琼等[4]分析了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刘梅等[5-6]分析了南亚高压与江苏、川渝等地夏季降水的关系。还有一些学者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角度,分析其与湖南[7-8]、川渝地区[9]夏季干旱的关系,认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和维持是重要原因。以上研究主要是针对长江流域的高温干旱,还有一些学者着力于研究西部干旱区的气候变化特征[10-11],而针对湖北地区的干旱成因分析较少。本文拟分析6—7月湖北干旱的气候特征,并重点探讨2014年6—7月湖北干旱的异常环流特征,以期为湖北干旱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

湖北地面气象观测站中资料年代较长、代表性较好的76个站点(图1)1981—2014年逐月降水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逐月大气环流指数;美国NCEP/NCAR2.5°×2.5°再分析资料,包括逐月高度、相对湿度、风场资料。文中采用1981—2010年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平均态。

2 6—7月湖北干旱气候特征

2.1 时间变化

图1 湖北76个站点分布情况

统计湖北月降水距平百分率,以降水距平百分率超过20%算降水偏多、低于-20%算降水偏少(干旱)。可以看出,6月(图2a)2004年以前降水偏多年和偏少年交替分布,之后降水偏少年增多,且负距平都在-20%以下。7月(图2b)降水变幅较大,其中4年距平超过60%,最大正距平出现在1996年,为80.5%,最小负距平出现在1988年,为-63.9%。总体来看,2010—2014年湖北6—7月有降水偏少趋势,2014年6、7月湖北降水距平分别为-40.1%和-23.6%。

2.2 空间分布

统计1981—2014年6—7月湖北各站点月降水距平百分率≤-20%的次数。6月(图3a),湖北东部降水偏少年多于西部,全省除江汉平原东部和鄂西大部外,降水偏少年均在14次以上,其中鄂北岗地和鄂东南东部降水偏少年最多,达16~18次。7月(图3b),降水偏少范围较6月有所扩大,除鄂西北西部和南部、鄂西南西北部外,湖北大部降水偏少年均在14次以上,其中恩施地区南部、鄂北岗地和鄂东大部的降水偏少年最多,达16~19次。总之,6、7月鄂北岗地降水偏少年均达15次以上。

3 2014年6—7月湖北干旱特征

图4给出了2014年6—7月的湖北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气温距平分布。可以看出,6月除了鄂西北的西南部有降水正距平,其他地区均为降水负距平,尤其是鄂东北—江汉平原南部—恩施地区南部降水偏少50%以上。7月,鄂东北东部—鄂东南南部和巴东—兴山地区出现了降水正距平;其他地区为降水负距平,其中鄂北岗地至江汉平原北部降水偏少50%以上。

和历史同期相比,6月湖北西部气温偏低-1~0℃,东部大部偏高0~1℃(图4c);7月湖北除恩施和十堰地区略偏高外,大部地区气温偏低,东部偏低-2~-1℃(图4d)。综上可见,2014年6—7月湖北降水偏少,但高温特征不明显。下文将从南亚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中纬度环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4 2014年6—7月异常环流分析

4.1 南亚高压特征

图2 1981—2014年6月(a)和7月(b)湖北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及变化趋势

图3 1981—2014年6月(a)和7月(b)湖北各站点降水距平百分率≤-20%的次数分布

图4 2014年6月(a)和7月(b)湖北降水距平百分率色斑图及6月(c)和7月(d)湖北气温距平色斑图

结合李永华等[12]和张琼[13]定义的南亚高压指数,南亚高压主中心的地理位置指100 hPa高度场上(10°~50°N,10°~140°E)区域内最大位势高度值(在16 600 gpm等值线范围内)对应的经度和纬度。根据该定义,6月气候平均态南亚高压主中心在青藏高原,7月气候平均态南亚高压主中心有2个,分别在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2014年6、7月南亚高压主中心的地理位置分别为(27.5°N,90°E)和(32.5°N,87.5°E),都位于青藏高原。

钱永甫等[14]利用多年逐候平均资料,分析得到盛夏南亚高压的两类平衡态——青藏高压和伊朗高压,它们又各可分为东西部型,并指出青藏高压的平衡态位置范围为82.5°~95°E。根据该定义,2014年6—7月青藏高压的主中心位置都在平衡态范围内。

从100 hPa月平均高度场及同期距平来看,2014年6月南亚高压中心加强到1 680 dagpm,其1 678 dagpm特征线较气候平均态范围扩大,向东扩展了近15个经距(图5a)。2014年7月南亚高压中心加强到1 688 dagpm,其1 684 dagpm特征线较气候平均态范围扩大、向东扩展了5个经距左右(图5b)。此外,2014年6—7月南亚高压所在区域都是正距平,说明南亚高压较气候平均态东扩的同时,强度也有所加强。

4.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中纬度环流特征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百项气候系统指数集》,统计1981—2014年6—7月降水偏多年、偏少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特征参数并进行合成,得到表1。副高特征参数的定义如下:

(1)副高面积指数:500 hPa高度场,10°~60°N、110°~180°E区域内≥5 880 gpm区域的球面面积。

图5 2014年6月(a)和7月(b)100 hPa高度场(黑色等值线)和距平场(阴影)

(2)副高强度指数:500 hPa高度场,10°~60°N、110°~180°E范围≥5 880 gpm的区域内,格点位势高度与5 870 gpm之差乘以格点面积的累积值。

(3)副高脊线位置指数:500 hPa高度场,10°~60°N、110°~150°E区域内,逐条经线上副热带高压中心(即纬向风u=0、且∂u/∂y >0)位置所在纬度的平均值。

(4)副高西伸脊点指数:500hPa高度场,10°~60°N、90°~180°E 区域内,5880 gpm等值线最西端位置所在经度。

很多研究认为[7-9],某地处在副高控制下是发生持续高温干旱的直接原因。但是由表1可见6、7月湖北降水偏少年较降水偏多年,副高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均偏小,脊线位置均偏北,西伸脊点均偏东,说明西太平洋副高偏东偏北偏弱时,也容易造成湖北干旱。

与降水偏少年副高的普遍特征相比,2014年6、7月副高均呈现两点差异:一是副高偏南偏西,二是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偏大。环流形势与气候平均态相比,受南亚高压东进的影响[15],其588线均有所西伸。6月(图6a)鄂霍次克海低槽区为负距平,说明该槽异常偏强,槽后脊前偏北气流稳定,阻碍着上游西风气流和天气系统的东移,即中纬度地区冷空气活动较弱,而副高脊线偏南、西伸脊点偏西,致使湖北上空受副高外围偏西气流控制,冷暖空气难以在湖北交汇形成降水。7月(图6b)中纬度地区有一浅槽宽而平,且为正距平,说明该槽强度偏弱,湖北处于槽底、气流平直,而副高偏南,其外围西南气流不能与浅槽前的西南气流结合,难以使槽加深产生降水。从图6可见,湖北没有处在副高控制下,因而高温天气并不明显,仅出梅后出现2段短暂的高温天气过程:7月20—23日、7月28—31日。

综上,6—7月湖北降水偏少年副高的普遍特征是偏东偏北偏弱,但2014年6、7月的副高和普遍特征相比偏西偏南,且中纬度环流平直,不易引导冷暖空气在湖北上空交汇,从而降水减少。

4.3 水汽输送特征

从850 hPa月平均风场和水汽通量散度距平来看,2014年6月湖北吹偏东风(图7a),2014年7月湖北吹西南风(图7b),平均风力都较弱,只有2 m/s。总体来看,湖北低层均没有形成切变线,且孟加拉湾(湖北的主要水汽来源区[16-17])至湖北地区没有形成西南急流,不利于孟加拉湾水汽向湖北输送,致使水汽通量散度为正距平(图7),说明水汽输送异常辐散。

从风场距平来看,2014年6月850 hPa(图8a),我国东南沿海有异常气旋性环流,其顶部的东北风距平吹向湖北及川渝地区,湖北除恩施以外的地区相对湿度距平为-8%~0;2014年7月850 hPa,南海至菲律宾以东洋面有强盛的异常气旋性环流(图8b),其顶部也有东北风距平吹向湖北及川渝地区,湖北除鄂东南以外的地区相对湿度距平也为-8%~0。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6—7月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是海贝思、威马逊和麦德姆,6月海贝思在广东汕头登陆,影响地区包括台湾、福建、广东等地,7月威马逊和麦德姆,则分别从菲律宾和台湾登陆。说明当西太平洋台风对我国的影响区域偏南时,湖北受台风顶部东北气流影响,其上空相对湿度减少,为负距平。

表1 西太平洋副高特征参数

图6 2014年6月(a)和7月(b)500 hPa高度场(黑色等值线)和距平场(阴影)

图7 2014年6月(a)和7月(b)850 hPa风场和水汽通量散度距平(单位:10-5g·hPa-1·cm-2·s-1)

图8 2014年6月(a)和7月(b)850 hPa风场距平(流线)和相对湿度距平(阴影)

此外,研究表明中低层西南涡的东移发展是湖北形成暴雨的重要因子[16-17],而从2014年6—7月850 hPa涡度距平分布来看,川渝地区为负涡度距平,说明西南涡活动较常年减弱,不利于湖北形成降水。

5 结论

湖北夏季干旱往往伴随高温天气发生,然而2014年6—7月湖北降水偏少,温度却总体偏低,本文着重分析其环流异常特征,得出以下结论:

(1)2014年6—7月南亚高压主中心位置均在青藏高原,中心经度均在平衡态范围内;但和气候平均态相比,其外围特征线东扩、强度加强。

(2)西太平洋副高偏西偏南,中纬度地区环流平直,同时北方冷空气偏弱,湖北上空冷暖空气不易交汇,进而造成降水偏少。

(3)湖北中低层没有形成西南急流和切变线,且川渝地区西南涡活动较弱,均不利于湖北强降水的发生。

(4)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对我国的影响区域偏南,受台风顶部东北气流影响,孟加拉湾至湖北地区没有形成水汽通道,造成湖北上空水汽通量辐散。此外,低层东北气流不利于湖北形成高温酷暑天气,造成气温偏低。

猜你喜欢
西太平洋距平南亚
飓风Edouard(2014)暖心结构的多资料对比分析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南亚》教学设计
尼泊尔是西藏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走向南亚的重要选项
基于距平的白城地区干旱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甘肃省降水和冰雹天气气候分析
影响鄂西烤烟外观和感官的关键气候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