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混合营养干预的临床护理成效

2019-03-17 12:58张江江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颅脑重症资料

张江江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重症颅脑损伤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1]。然而,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机体脂质、蛋白质会加速分解,需要为患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因此,本次研究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患者提供早期肠内混合营养支持,干预护理良好,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6例)两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0:6,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5.31±10.1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9:7,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6.01±11.1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单纯肠外营养支持,静脉输入营养液,其中所含有的成分主要为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与维生素、高深度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重点预防坠积性肺炎和口腔感染。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混合营养干预,通过复尔凯鼻胃管留置的方式输送营养,营养需求量依照需氮量[0.2-0.25 g/(kg·d)]及所需能量[125 kJ/(kg·d)]进行计算。间断更替输入的营养流质和能全力,输入时连接恒温加热器及营养泵,滴速匀速滴入设定为30 mL/h,每日输入3次,每次输入200 mL。在患者术后康复等一定程度时,可以适当增加营养流质和能全力的输入量,通过深肠外营养的方式来补足机体所需能量不足的部分。在对患者进行鼻饲时,需要将床头抬高30°。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和营养相关指标方面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3.0分析计数资料(χ2)和计量资料(t),分别表示为(n,%)和(Mean±SD),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相关指标对比 26例观察组患者干预2周后BUN指标(5.78±1.63)umol/L,Hb指标(137.92±7.91)g/L,ALB指标(45.40±4.14)g/L;26例对照组患者干预2周后BUN指标(7.19±1.41)umol/L,Hb指标(120.62±7.88)g/L,ALB指标(32.632±4.41)g/L,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6例观察组患者干预过程中出现反流1例,腹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6例观察组患者干预过程中出现误吸2例,反流3例,腹泻2例,应激性溃疡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患者在出现重型颅脑损伤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高代谢、高耗氧、高耗能的状态,使体内的蛋白质快速发生分解,进而增加葡萄糖异生作用,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抑制蛋白质的合成[2]。在这种情况下,若没有及时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恢复患者的负氮平衡状态,那么其体内所储备的能量会被过度消耗,进而造成免疫力降低,体重下降,同时使病情得到加重,推迟康复时间,部分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继发发的脑部伤害[2]。因此,本次研究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患者提供早期肠内混合营养支持,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给予混合营养干预,在促进自身修复的同时,还能够对胃肠道黏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还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组织损伤和电解质紊乱。有助于恢复正常的排泄功能与肠道呼吸功能。

经实验研究发现,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患者提供早期肠内混合营养支持,能够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展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颅脑重症资料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