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2019-03-17 18:00
城乡建设 2019年11期
关键词:杭州贵州数字化

杭州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

目前杭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超25%,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逾50%,占全省数字经济比重一半以上;按现有统计口径,预计今年杭州数字经济总量将突破1万亿元。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要成为全国数字经济理念和技术策源地、企业和人才集聚地、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地、产业数字化变革示范地、城市数字治理方案输出地;到2022年,按照省统计口径,数字经济总量将达到1.2万亿元以上。

杭州数字资源正变成产业新蓝海。全球第三大公共云服务商阿里云目前用户总数已突破230万,2018财年营收达133.9亿元,同比增长101%;海康威视积极布局高端存储器领域。接下来,杭州将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做强基础产业,在5G、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形成一批高端产品;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技术、卫星及商用航天航空等产业发展;推动新型数字化产业发展,到2022年,杭州要认定并推广首台(套)智能化技术装备产品100项以上,推动实施数字经济军民融合重点项目50项以上。

杭州加速为传统产业插上新翅膀。中策橡胶是一家传统轮胎生产企业,在引入ET工业大脑后,公司产品合格率提升6%,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00万元。目前,杭州正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提升农业数字化能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到2022年,杭州将培育数字工程服务公司200家以上,重点产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将达80%以上,其中传统产业和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全覆盖。

打开城市治理新密码。2019年,“城市大脑”在交通治理领域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到2020年,城管、医疗、房管、安监、市场监管等领域系统建成投用;到2022年,城管等领域应用全市全覆盖,亚运、旅游、环保、消防等领域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并投用。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着力营造一流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分解责任,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构建城西科创大走廊等重大产业平台。同时,杭州将全面实施党政干部数字经济培训和全民数字再教育计划,引导全体社会成员重视、了解、支持、呵护数字经济,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数据下的贵州,彰显数字化城市魅力

贵州不仅积极搭建“中国数谷”新平台,近年来也在不断推动大数据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

互联网+政务, 贵州政务服务更智慧。今年以来,贵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在“全省统建”模式基础上,按照“六个智能”(智能登录、智慧审批、智能分析、智能监督、智能导办、智能客服)建设思路,进一步完善了政务服务系统,群众办事的体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大数据+民生,老百姓获得感满满。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乡远程医疗全覆盖,全国首个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物流难、交通监管难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乡村网约车app“通村村”被列入交通运输部“民生实事”向全国推广,扶贫、公安、卫计、教育等17个部门数据共享精准识别贫困户……大数据下的贵州,彰显数字化城市魅力。

数字产业化,“智慧树”开花结果。作为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积极搭建“中国数谷”新平台,构建数字流动新通道,释放数据资源新价值,激活实体经济新动能,培育数字应用新业态,并且在大数据立法、数据安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数据服务百姓生活等方面实现了后发赶超。产业数字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贵州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紧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农业、制造、健康、教育、旅游、物流、能源、交通、环保等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推动大数据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猜你喜欢
杭州贵州数字化
杭州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贵州,有多美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