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通报

2019-03-18 01:47
广西植保 2019年2期
关键词:虫量适生区夜蛾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可以为害玉米、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为主的80多植物,具有适生区域广、远距离迁飞能力强、繁殖倍数高、暴食为害重、防控难度大的特点。2019年1月从东南亚侵入我国云南省,3月11日广西首次在河池市宜州区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4月以来草地贪夜蛾在广西各地相继发生,4月26日覆盖全区14个市,至5月底全区已有92个县(区、市)报告虫情,发生(达标)面积51.7万亩。近期调查田间百株虫量平均5~25头,高的80~200头,最高百株虫量420头;虫株率平均2%~15%,高的30%~50%,局部田块超过80%。草地贪夜蛾在广西主要为害玉米,5月上旬以来已在扶绥县、金光农场等甘蔗种植区相继发生为害甘蔗。由于广西具备良好的适生环境和丰富食料,草地贪夜蛾预计发生面积仍将持续扩大,对农作物生产的安全威胁进一步加重。

当前,广西农业农村部门正全力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2019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试行)》(农技植保函〔2019〕50号)和广西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19年广西草地贪夜蛾防控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办发〔2019〕71号)文件要求,全面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工作,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的源头治理和有效阻截,在努力保障全区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为有效减轻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平原粮食生产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虫量适生区夜蛾
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保护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组合模型预测蛇足石杉在中国的适生区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试验
气候变化下濒危植物半日花在中国的潜在分布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盲蝽的效果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