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找到善于管理学生的“金钥匙”

2019-03-18 01:51左崇年
甘肃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尊师重教好心金钥匙

左崇年

“現在的老师越来越不敢管孩子了”,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令人尴尬,让人无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社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传授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但为什么如今的教师普遍却不敢管学生?

因为最近几年不少学校因为教师管学生而摊大事的事件多次发生,有的因为惩罚学生受到严厉问责处理,甚至导致悲剧发生。有的教师好心管学生反而受到家长投诉,甚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教师叹畏:“我辛苦去管理学生,苦口婆心去管,然后出现了失误就要承担着饭碗丢了的风险,这真是得不偿失。”正是这些心理作祟,所以出现了“不敢管、不愿管、不想管”的现实窘境。

教师不敢管学生,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原因,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教师“不会管”,缺乏管学生的艺术。如果教师有了管好学生的艺术,用真心真情管好学生,不仅家长会感谢,学生也会理解。的确,如今学校有部分学生十分难管,也是事实。如今教师管理的“难处和压力”也可以理解。但是如今教师的管理压力在于管理的方法不当,要么是“生气教育”,要么是“体罚教育”,结果留下的却是“不敢管”的后遗症。

师者,教书育人也。人们历来推崇“严师”,“教不严,师之惰”,但能否严得得法,严得在理都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任何的教育方法不能离开教育的本质,好心要得法,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适得其反。笔者以为作为为师者应该善待“熊孩子”的调皮,只要掌握科学管理学生的“金钥匙”,运用管理艺术,那么“不敢管、不愿管、不想管”的现象就会逐步消除。

猜你喜欢
尊师重教好心金钥匙
好心有好报
流翔高钙成为增产增收“金钥匙”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好心的蛇
唐冰的“金钥匙”
尊师重教的古代先贤们
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