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鞭可以藏起来,惩戒不应藏起来

2019-03-18 01:51黄齐超
甘肃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鞭体罚惩戒

黄齐超

现在的学生,知道教鞭的并不多:是因为在现代化的教育进程中,它的教具功能被激光教鞭所代替;重要的是,教师用它敲打调皮捣蛋学生的惩戒功能在国家倡导的赏识教育中黯然失色。

说不准到底是什么时候,教鞭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成为体罚学生的代名词。教育中不能只有表扬和奖励,还必须有批评与惩罚,这样的教育理论大家都理解,也都认可,但是,一提到“教鞭”这个词,很多人不自觉地就想到了体罚,想到了自己孩子的委屈。公众对教鞭如此耿耿于怀,别说教师担忧教鞭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就连在淘宝上卖教鞭、戒尺的商家,也畏惧舆论的压力,悄悄地把商品下架了。

有些时候,“熊孩子”的“坏”与“恶”,挑战教师的思维能力,造成的后果确实是不打不解气。“熊孩子”真的该教师管教吗?说实话,教师有点亏。毕竟,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熊家长”。孩子成長的过程中,父母的教育和规范最为关键,家长缺乏教育机智,孩子犯错父母不矫正,反而袒护乃至溺爱孩子,好孩子变了“熊孩子”;“熊孩子”进了学校,任性固执,不听教师管教,成了调皮捣蛋的“熊学生”。家长的素质,决定着孩子的气质。子不教,父之过,所以,父母最该为“熊孩子”承担责任。

慈母多败儿,不打不成器。棍棒教育一直有市场,一些家长把“狼爸狼妈”的教育理论奉为圭臬,有些教师也把“棍棒之下出人才”当成了教育的法宝。于是,教鞭最能让“熊孩子”长记性,暴力成了“熊孩子”唯一能听懂的语言。渐渐地,温情教育在一些教师那里沦为成暴力教育,合理的惩戒也被扭曲为体罚。教鞭体罚,伤害的不仅是学生的身体,也给学生造成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这是国家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初衷。

我们倡导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旗帜鲜明地反对教师侮辱、体罚学生,更反对暴力教育。但是,我们还应知道,缺乏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很多国家都允许教师适度体罚学生,允许教师用教鞭惩戒犯错的学生。然而,我们现在的教师呢?怕把握不了体罚与合理惩戒之间的度,不敢批评学生,任由学生调皮捣蛋、胡作非为。教育缺乏适度且合理的惩戒,学校教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适当的惩戒不仅是老师的权利,更是教师的义务。笔者以为,政府应对体罚和合理惩戒标明界限,鼓励教师适度惩戒“熊学生”,让他们为自己的过错承担必要责任,然后才能知错必改。一句话:教师把体罚的教鞭藏起来,也应拭去惩戒权上的尘土。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教鞭体罚惩戒
忘却歌
这根“教鞭”有点甜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也谈“教育惩戒权”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教鞭(外二首)
难忘的体罚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福建省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体罚现象研究
全球第25个儿童权利日:何时告别暴力和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