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

2019-03-18 01:51安建宏
甘肃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理论依据探究性教学教学反思

安建宏

【关键词】 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理论依据;教学模式;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1—0078—01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老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

一、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1.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探究性教学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活动叫做探究性教学。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是,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本来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在学习的时候,学生通过自己的考虑和领会才可以建立起对生物知识的确切的理解,才可以学好生物,提升能力。

3.抛锚式教学理论

温比尔特认知和技術小组认为,教学情境是很重要的,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环境中研究事件、处理问题,事件或问题被称作“锚”,确定他们被叫做“抛锚”,一旦这种事件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就确定了。

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1.运用的教学模式

第一,创设情境。依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提供和真实情况相似的情境。

第二,确定问题。从情境中选出和当前学习主题紧密相关的真实的事例,准备好,以便可以让学生去解决。最好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就是“抛锚”。

第三,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包含决定要建立的内容的能力、获得有关信息和资料的能力等。老师的任务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收集的资料类型、信息资料的获得途径还有现实中专家处理相似问题的探究程序等。

第四,协作学习。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修改、加深每个学生对目前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很好的理解。

2.教学案例: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第一,创设情境。第一个情境:前几天某某发烧,不想吃饭,今天好些了,不想吃饭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二个情境:我们的胃蛋白酶在进入笑场之后就没有了催化作用,是什么原因?

第二,确定问题。学生假设“温度会影响消化酶活性”,然后提出探究问题“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及“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合的温度”。老师示范了淀粉酶的包装袋、含有丰富的过氧化氢酶的肝脏研磨液等材料之后,学生有了很多问题。

第三,自主学习。整个班级分为四组,每个大组包含六个二人小组,每大组选一项条件,讨论后上交第一个设计计划,实验的方案要使用直观的表现方法。学生介绍以及相互评价第一个设计方案,各个组讨论并进行改正,然后上交第二个设计方案。让学生学会图表表达、反思以及修正,使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得到提升。老师把某些大组的实验流程的简略图拍照以便可以在课堂上使用。

第四,协作学习。小组首先设计方案的第一稿。第一个方案:“温度对活性酶的影响”,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时,提出应该先把淀粉酶在不一样的温度下放一段时间,然后与淀粉搀和。第二个方案:“PH对酶活性的影响”,学生指出,制造不一样的PH值的液态环境,要有充足的酸碱水,首先把过氧化氢酶放在不同PH条件下一段时间,然后与过氧化氢搀和,修正之后上交第二个设计方案。

三、探究性学习教学反思

1.对确定问题的反思

科学探究要教会学生怎样提出问题。

在实验课教学中,老师应该每时每刻调整教学定势,鼓励学生从各种角度、层次深入思考问题,在学生求新的时候,发展探究兴趣。

学生除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外,还要对不同的酶加以考虑,所以,探究的问题和安排的实验是不一样的。与全班同学探究相同的问题所关涉到的知识、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问题要多,所关涉的信息量会更加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一步一步形成怀疑的习惯,实现主动发展。

2.对自主学习的反思

探究性学习首先要改变老师的思想,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犯错误,重点在于看学生怎样处理错误、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和改良的方法、拓宽探究的课题;还要指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使用已有的知识勇敢创新。

3.对效果评价的反思

反思是在探究教学的时候非常关键的手段,在学生使用探究能力进行学习的时候,老师要适当指导学生学会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反思,通过自我反思以及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卓有成效地分析探究过程中的成败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协调自己的探究行为,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理论依据探究性教学教学反思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受控主体合法预期保护的理论依据研究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