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效用分析探究

2019-03-18 01:51张存福
甘肃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劣势历史教学

张存福

【关键词】 历史教学;板书;多媒体课件;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1—0088—01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板书可以将教师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过程通过简明、形象的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给学生一目了然的视觉印象。研究表明,同时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与仅仅刺激其听觉相比,前者记忆知识的效果是后者的两倍。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日益普及,历史课堂板书的屏幕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的板书大有废止之势。多媒体课件真的可以完全替代板书吗?

一、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1.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理念。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能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图、丰富的视频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为学生再现历史,使之获得身临其境之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多媒体所具有的视觉、音响效果能不断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持久的热情,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探究欲。

2.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内容繁多、信息量大的特点。历史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课前预设好知识结构、历史图表,在授课时只需轻轻一点,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丰富的学习素材。这不仅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课堂探究留出一些时间,而且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教学教师“一言堂”的缺陷,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多媒体课件的劣势

多媒体课件呈现的内容丰富多彩,但许多学生也反映课后往往对这一课知识印象模糊、混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消极后果呢?

1.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連续的、多样的刺激容易使学生眼花缭乱,难以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逻辑性思考。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会采用大量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但是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这些资料的呈现间隔时间短,形式上是按顺序播放,教学资料之间的内在逻辑性不免被削弱,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在逻辑结构的探究、理解与掌握。更有甚者,为了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只图形式丰富,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这是多媒体教学让人眼花缭乱、留不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之一。

2.多媒体课件的预设性强,不便于解决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多媒体课件是课前准备好的,教师制作课件的依据是对学生课堂反应的预测。尽管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情的把握比较准确,但是与真实课堂的差距依然存在。因此,课件不可能解决课堂探究时的所有问题。另外,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制作一个课件较为费时费力,只要教材不变、课程标准不变,教师往往会将一个现成的课件运用于不同届的学生,越优秀的课件流传面越广,结果是“年年岁岁同课件,岁岁年年人不同”,课件与学情渐行渐远,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与多媒体课件的劣势相比,板书又具有怎样的优势呢?首先,板书便于处理课堂探究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尽管课堂上有课件,但是往往有些问题的出现是突发性的,这时课件就帮不上忙了,单纯使用语言讲解又过于抽象,如果教师做一个清晰简洁的板书可谓胜过千言万语,也弥补了课件的不足。其次,板书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由于条件限定,教师板书时只能采用简要的文字、符号、数字等来表示历史概念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借助其来理解和掌握规律性知识的过程,正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这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优美的板书是书法文化的展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创造美的同时也能树立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比冷冰冰的多媒体课件更具有人情味。

总之,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大势所趋,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传统的板书同样具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一线历史教师,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不断寻求这两种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点,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件劣势历史教学
劣势或许会成为优势
近亲繁殖:并非全部是劣势
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的反思性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