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2019-03-18 11:50余旺科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水平双一流

余旺科

摘要:“双一流”建设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新政策。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是具有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世界一流的教育质量和世界一流的科研水平。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突出特征,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对高校“双一流”战略目标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050-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在社会就业模式还是经济结构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改变观念,实践证明,中国经济能得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主要动力来源是改革创新。“双一流”建设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是中国高等教育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项国家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双一流”建设标志着我国加快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和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都到了新的起点。

二、“双一流”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

“双一流”建设旨在要求一批高水平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汇聚高校优质资源,培养出更优秀的一流人才,产出世界先进的一流成果,进入世界大学一流行列。要实现“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就要求拥有一流的大学教师队伍,一流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相匹配的建设机制和模式。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核心要素。大学教师理念的创新首先在于高校领导层组织思维的转变,归根到底在于所有教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现有的思维模式,建设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和提高,其核心在于大学教师自身理念的创新和能力提高。建设一流的大学教师队伍既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素,也是實现高校“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的必要条件。一个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模式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以提高教师整体核心竞争力及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受益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为总体奋斗目标。从“双一流”高校建设整体规划而言,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各项目标和内容紧密联系的。从其建设内容来看也是实现高校“双一流”建设最高目标的核心内容。从“双一流”的高校建设目标来看,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双一流”的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只有培养出一流的大学教师队伍,才可能进入真正的“双一流”高校行列。

三、“双一流”建设中大学教师的管理组织能力

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师队伍管理必须有一流的教师管理制度。走出大学教师管理组织的困境,必须重视大学教师队伍的管理工作,做好基层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明确大学教师在立德树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加快高等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和教学科研能力现代化,推动一大批教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的一流高校行列。在支撑整个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大战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双一流”高校建设使大学教师能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培养各类专业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很多高校实行了由二级院系主导的教师管理组织模式。在这种新的模式中,二级院系单位承担着日常的教师组织管理活动和担负着专业发展、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等工作任务。二级院系领导在基层教学科研单位管理和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整个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组织工作有序化、规范化、高效化的重要保证。

四、“双一流”建设中大学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大学教师是学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生涯中影响相当大的精神支柱,大学教师要树立好高校学生做人的榜样,大学教师必须时刻记住自己教书育人和科研强国的特殊使命,必须做到自愿当人梯和以身作则。必须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去赢得高校大学生的敬仰和引导大学生的心灵。大学教师应精通教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学习,并且及时了解自己的研究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并熟悉掌握,能及时地反映在平常的教学教案中。大学教师应通过每月定期查阅本学科行业相关最新科技文献,能够经常与相关专业专家交流等形式来加强学习。

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考问题方式,同时要保持良好的求知态度。如果教师与学生沟通中产生距离感,就会降低教学效果。如果大学教师不了够理解学生的心里所想,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就会产生一定的分歧和矛盾。在科研方面,大学教师必须通过积极担任本学科专业导师,积极深入的参加到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讨论会议中去,对于专业不同的课程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时了解大学生对本学科专业的需求,这样才能够让本专业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更容易学会和掌握。在讲授实践课的过程中,应该让大学生能实际看到教学中的设备以及工艺的详细操作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有着更具体的了解。必须让学生了解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够领会课程的主要内容。

五、“双一流”建设中大学教师的道德修养

大学教师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大学教师的师德是高校教师的灵魂。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须要遵循更高要求的道德规范。所谓高校教师的道德,就是以教师的教育职业道德为核心,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更高思想品质。高校教师道德的修养是教师提高自身核心价值观和自身修养,完善教师自我的重要内容。一流的大学教师应该是高校中道德高尚的先行者,一流的大学教师首先必须是道德上的优秀者。大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生活道德修养,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道德理想,为实现“双一流”高校建设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努力奋斗,这对促进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双一流”高校建设中大学教师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从事教书育人活动,必须提高教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学和科研中切实履行道德行为准则。大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在于尽职尽责和热爱教书育人工作。职业道德上的成功全靠自己在平常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领悟和提高,大学教师立德是职业生涯中的一种成功。

六、结束语

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步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双一流”建设要求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同步提高。要认清当前形势,顺应时代潮流,做到主动应对,大力推进和出台可操作性强的积极政策和措施,把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来抓。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保障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性,通过各种措施来打造一支高素质和适应时代需要的“双一流”大学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EB/OL].(2015-05-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16-06-13).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s7056/201607/t20160718_272133.html.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猜你喜欢
高水平双一流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高水平花样滑冰竞技人才的培养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