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开发命题,为作文打开一扇“窗”

2019-03-18 11:48金爱云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

金爱云

摘 要:针对当下“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作文教学现状,结合教材中的“指令性”作文题目,教师可合理进行二度创意开发,适当改变命题方式,以贴近生活的作文命题,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体验中摄取作文题材,激发作文兴趣,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写作乐趣,抒写真话,抒发真情,让习作成为生活的需要。写“真”文,做“个性”人。

关键词:命题作文;作文兴趣;生活需要

作文是生活的缩写,是生活的文字化,又是自我认识或情感的文字载体。反思当今作文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恰恰是无视作文教学的本质特点,无视儿童作文的发展规律,过分强调共性,忽视学生个性,将充满人性美的、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了虚假、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从而形成了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言不由衷的“成人化”、脱离生活、无话可说、无情可抒、害怕作文、讨厌作文之顽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呼唤作文本质的回归,强调作文训练要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出发,与学生的生活挂钩,还学生作文本来的面目,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尽情表达,用充满个性的语言表达,写真体验,抒真感情,展现出学生作文的童心、童真、童趣。

因此,要改变“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尴尬境况,首先,要转变传统作文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心理上消除作文畏难情绪。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是在为作文而作文,只需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把作文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在日常的写作訓练中,我从改革传统命题方式入手,探索出了“半命题”“呈现内容自主命题”“自拟题目”等多种命题方式,去除那些定得过于死板的条条框框,努力在作文命题上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提供一个说真话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懂得写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学生写作常常遇到的难题是“无米下锅”。除学校、家庭、老师、亲人之外,似乎再没有什么好写的。实际上,我们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中,无时无刻不跟周围的人、事、事物发生联系,接触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只要我们的感官和心灵是健康的,总会源源不断地获得感觉、情绪、感受、感悟、感情、想法、意见……这些都可以用笔记录下来,留给自己或者倾诉分享于他人。

基于此,结合教材中写景、写人、写事的题目,我启发学生,自己身边的自然、人和事物以及自己的奥秘无穷的世界,都是可以深入发掘的写作宝藏。

以自然而论,可以写的内容就很多:

辽阔的天空、广袤的大地,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生生不息的鸟兽虫鱼,冲动的春、酷热的夏、萧瑟的秋、冷清的冬……

而身边的人,男女老幼形形色色,各有其独特一面,几乎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生养我们的父母、此生难忘的老师、心心相印甘苦与共的朋友、邻家摇摇晃晃牙牙学语的小孩……

至于身边的物件,则可以讲述它们的故事:一首旋律美妙的歌、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一堂回味无穷的课、一个断了齿的失去了光彩的发卡……

即便是写自己,也有无穷无尽的话题。

可以写写我的外貌特征——漂亮的我、丑八怪的我、胖胖的我、又高又细像电线杆的我……

可以写写我的性格和特点——淘气的我、嘴馋的我、热情的我、倔强的我、爱哭的我、爱笑的我、马大哈的我、好动的我……

可以写写我的爱好——爱读书的我、爱唱歌的我、爱踢足球的我、爱写作的我、爱收藏的我、爱玩游戏的我……

也可以写写我的故事——我惹了祸、我出了丑、我的减肥史、我的第一次长途旅行、我的一次冒险经历……

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把目光聚焦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学生认识到身边的世界和自己的感受心得无不可以入文,他们还会发愁没有东西可写吗?

其次,要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还要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教师要接受孩子的视角和认知水平,鼓励孩子们使用口语化和生活化的语言来写作。欣赏孩子们的质朴语言,不诱导孩子们追求华美的、言不由衷的套话。同时,要摆脱文体理性的限制,对初学写作的孩子们,不要急于规范,要少些诸如记叙文“六要素”都要齐全的限制。当然,更不能提供诸如“作文开头结尾歌”等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八股套路。使用平白如话的语言,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抒写生活的走心文字,往往带给人别样的感动。

同时,老师不再是单纯的评价者,更应该是一个作文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必须以真切的情感评价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作文求真,给学生以自由广阔的空间,使他们能真正自主地、有创意地表达。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感受到自己作文的价值。这样,学生才不会视作文为痛苦的事,才会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新课程已经向我们走来,只有每位语文教师与时俱进,遵循课程改革目标,积极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方法,从创意开发作文题目入手,为学生作文打开一扇“窗”,引导他们拓宽生活视野,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愉快的、富有创造性的自由习作氛围,让他们欢欢喜喜地用手中的笔,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以及想说的话用语言文字自由地表达出来,让笔尖流泻出个性与童真,作文教学才回归其本真,人文熏染也必将回归,学生的个性才得以在生活化作文中充分张扬、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韦成志.作文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1.

[2]顾振彪.如何根除学生作文中的假话[N].光明日报,1999(6).

[3]叶太平.写作能力[M].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03.

注: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导向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CJYC1802 1404)的研究成果。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小学半命题作文的教学策略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命题和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初三
初三
浅谈中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策略
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扣题
命题作文“过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