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现代书籍创新设计研究

2019-03-18 01:16朱贝贝姚君
工业设计 2019年12期
关键词:书籍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创新

朱贝贝 姚君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书籍设计;创新

虚拟现实技术一出现就得到了广泛地关注与重视,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设计师创作的工具,在艺术创作、游戏开发、电影制作等诸多领域中均有所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书籍设计的应用是新技术与传统媒体的初步融合,以书籍的内容为基础,虚拟现实技术为支撑,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1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lty)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结合了多项前沿科技形成的一种计算机领域技术,它通过计算机来建造一个有极强仿真效果的虚拟世界,在进行虚拟仿真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传感追踪技术等技术手段来打造三维立体的逼真图像,用户带上头盔、耳机、眼镜等装备,通过视网膜发射成像技术来实现人机交互,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的视角被全方位覆盖,且配以音频及一些触觉反馈来刺激人类的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加强沉浸感,使用户完全沉浸于虚拟世界中。

虚拟现实技术一出现便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在2008年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公告“21世纪工程学面临的14项重大挑战”中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洁净水、新能源等技术并列。2016年我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在G20工商峰会的演讲上首次提到了虚拟现实技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政府的大力支持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虚拟现实技术如今盛行在全景图片、电影、教育、游戏、军事、艺术创作等领域,虚拟现实技术所打造的仿真世界体现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虚拟现实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通过先进科技改善生活。

2虚拟现实的特征

虚拟现实的特征主要有: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

一是沉浸性。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虚拟出仿真世界,在仿真世界中,用户可以获得和客观世界相同的感知,通过计算机的图像生成技术获得视觉的反馈、通过声音合成技术获得听觉的反馈、通过设备震动获得触觉的反馈等等,让体验者切实的参与到虚拟世界中。

二是交互性。虚拟现实旨在提高人机的交互性,在通过计算机等前沿技术虚拟的仿真世界里,人们可以利用传感设备进行交互,例如,尼克普兰特的虚拟现实作品《情感流体》,体验用户戴上显示器后会看到很多散布在空中的发光粒子,随着体验者动作幅度的变化,粒子会产生聚集、分散等不同效果。交互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虚拟世界的趣味性。

三是想象性。虚拟现实技术很大程度上依靠设计师的想象力,用三维立体的技术来展现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法,国内外很多知名的艺术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艺术创作,例如,达利美术馆委托创意公司依据达利画作《对米勒“晚祷”的考古学回忆》这幅油画为创作基础,凭借虚拟现实技术创作了《达利梦境》的虚拟现实作品,让体验者真实地行走在达利的梦境中。

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这三种特性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沉浸性和交互性能充分地将用户与真实世界隔绝开来,全身心地投入在仿真世界中,想象性则为虚拟现实技术在不同领域的运用创造了丰富的可能性。

3虚拟现实技术下书籍设计的新形态

传统书籍设计外部形态包括开本、封面、封底、函套、书口、装订形式等等,现代书籍设计也通过裁剪、异形等设计手法使书籍内容多维度立体化呈现。传统书籍内容是通过文字创造人物及描述情节、通过图像的绘制塑造形象及描绘场景,而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相关技术来模拟仿真世界,虚拟现实技术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书中人物“活起来”,为书籍阅读增加趣味性与新奇感。

3.1更为科技化的外部新形态

传统读物是静态的文字与图片,而虚拟现实技术使平面的文字图像三维立体化,使读者身临其境。虚拟现实技术赋予传统读物的科技化的外观,使用户在阅读时获得更为艺术化的感官。

2007年起,虚拟现实技术便尝试在国内儿童教育、游戏体验等领域应用。2016年之前,只有少量的出版社在书籍设计中尝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例如,2016年《悦游Traveler》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来丰富传统书籍,读者只需要下载悦游的专属APP并带上虚拟现实设备,根据说明书进行操作,便可亲身感受不同国家的美景。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书籍不仅可以达到传统书籍在阅读上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同时在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反馈,可以说虚拟现实技术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给我们带来了颠覆性的感官革命。

3.2更为丰富的内部新形态

传统的书籍是在排版、颜色、纸张、造型、装帧方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在视觉效果或纸张质感等方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虚拟现实读物是将书籍内容再设计后形成一种崭新的形态呈现给读者,打破了传统书籍设计的常规模式,提高了阅读的趣味性,书籍内容的“静”与虚拟世界的“动”相结合,立体与平面相结合,充分激发读者的兴趣。虚拟现实技术下的书籍设计可以更有效地将用户引入到沉浸式的阅读氛围中。

以2016年出版的虚拟现实科学童书《恐龙世界大冒险》为例,这本书是讲述一个小孩穿越到侏罗纪恐龙世界的故事,并配有介绍恐龙种类的知识板块。读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便可以进入到三维的恐龙世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的视觉、嗅觉、听觉与触觉让用户切实体验到恐龙世界的惊险与刺激。有趣的故事内容与鲜活的恐龙世界相结合,丰富了书籍内容的表现形式。作为设计师,我们应积极了解先进技术,将虚拟现实技术巧妙地应用到书籍设计上,积极开发书籍设计的新形态。

4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现代书籍创新设计方式

4.1互动体验的阅读模式

“虚拟现实技术+少儿科普书籍”的展现方式丰富了图书的叙事形式,打破了传统的线性阅读模式。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机结合,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视听体验。虚拟现实图书提高了阅读的交互性、游戏性,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乐读”。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书籍设计的固有模式,带给读者独特的互动体验,赋予了书籍设计更多的形式美,符合當代人的审美需求,将人性化设计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书籍装帧技术与加工工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书籍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书籍视觉形态进一步独立。书籍设计的宗旨是通过对书籍内容的编排设计,来使设计师和读者之间的思想和情感达到无障碍的沟通交流。虚拟现实技术的介入使消费者对书籍设计有更高的要求,要更具美观性、互动性、趣味性,这种审美观念的转变,为现代书籍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4.2无实物的出版方式

虚拟现实技术与书籍设计的结合实质是新兴技术与传统图书的结合,是出版方式的革新。移动阅读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出版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数字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不妨将虚拟现实技术看作是一个为出版行业注入新鲜活力的嵌入口,在传统读物的基础上巧妙融合虚拟现实技术,给用户带来个性化体验。

在设计方面,虚拟现实图书看似是技术性的,但技术的可视化表现形式却是艺术性的,设计师应依托现有技术,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给用户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几十年来,设计师也不断地在打破传统书籍常规的构造方式,著名书籍设计家吕敬人在谈到整体设计时说:“书籍是三次元的六面体,是立体的存在。当我们拿起书籍,手触目视心读,上下左右,前后翻转书与人之间产生具有动感的交流这种立体的存在更为明显”。书籍装帧由原先的封面设计到现在的封面、扉页、函套等整体设计,由二维走向了三维。而虚拟现实技术可成为设计师表现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段,虚拟现实技术可直接将形体做复杂运算及动态演示,极大地缩短了设计周期,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带给设计师创作灵感,激发设计师思维。

在技术方面,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步成熟改变了传统出版行业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虚拟现实图书在出版行业的应用,衍生出新的编辑技术与编辑业务,形成更专业的虚拟现实图书服务行业,包括虚拟现实交互设备产业、虚拟现实图书数据模型产业、虚拟现实图书云服务等等。随著技术的不断完善,虚拟现实图书也有不依托纸质书籍,完全独立出版的可能性。

在盈利方式方面,出版社不仅可以出版虚拟现实图书,也可以出版图书周边,如旅游类虚拟现实书籍,读者利用虚拟现实眼镜去观看欣赏风景,在欣赏风景的过程中展示相关旅游文创周边,读者可以直接下单,这也为出版社提供了新的盈利方式。国内不少出版社尝试了这种新型的出版方式,比如新世纪出版社研发《中国川剧“变脸”:白蛇传》的文创周边,就给读者带来了新的视觉享受。

5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赋予了书籍设计高科技的“外衣”,打破了人们对书籍的固有印象,正如平面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先生所说“书籍不仅仅是容纳文字,承载信息的工具,更应该是一件极具吸引力的物品”。书籍不仅仅是由封面、封底、书脊、函套等等构成的客观实体,最重要的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互动,虚拟现实图书从书籍内容着手,将科技化与情感化理性结合,把被动的信息转化为主动的五感体验,为读者设置了一个完美的体验过程,趣味性、交互性、美观性已经成为书籍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书籍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创新
现代书籍设计中纺织材料的应用
迷人的书《S.》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传统美学下的书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