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9-03-19 03:41李鹏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5期
关键词:油库储运油气

李鹏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设计分公司,北京 100085)

石油与天然气的贮存与运输,作为中国能源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对我国社会稳定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与日渐成熟的勘探和开采技术相比较,石油的存储与运输技术还存在一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提出,加速了区域经济之间进步的同时,实现了我国能源产业的有效融合,这就对当前石油与天然气的储运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有效保障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安全,务必要对当前技术进行不断研究。

1 油气储运设施的概述

(1)天然气的储运设施。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问题产生重视。环保理念的提出,提高了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但是也同样要求我们在天然气的储运过程中,务必要对储运设施进行完善与优化,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确保其分类明确。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保证天然气的储运安全。先进的储运设施条件作为油气储运工作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其同样也是油气储运的重要运载工具。先进的储运技术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有序运输。在大城市中的民用与商用领域,油气可以根据使用峰值进行区分,并制定合理的储运方案。而在短峰期间,可以使用气体管道的运输方式,并在终端部位存储一定的使用量,便于补给工作的开展。

(2)石油的储运设施。在我国能源中,石油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其隶属于不可再生范围,加之其地域分布性较强,因此,实现石油的科学合理利用,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在石油的储运过程中,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有力保障,在合理使用储运设施的基础上,将陈旧的设施进行及时更换,并以此保证石油运输的安全。通常来讲,我国多数石油存储依靠油库实现,油库可以根据其不同的存储量、用途以及建设位置分为以下3类:为陆地能源提供保证的地面隐蔽性油库、就近藏油的海洋油库以及水封的油井库。同时,也可以按照运输石油的不同形式与运输存储途径将其分为油库与货运油库。

(3)油气的运输设施。由于石油与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天然气更是环保时代的重要清洁能源。中国地域辽阔,运输过程可能涉及到海洋、公路以及铁路等多样化运输形式。因为油气自身易燃易爆加之其毒性较大,在陆运与海洋运输中潜藏很多安全隐患,极易发生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一旦出现泄露,甚至还会发生二次伤害。因此,基于当前的运输环境而言,管道运输应保证良好密闭性;地下管道运输可以尽量节约地面空间,这无疑已经成为当今最快捷、经济的运输方式,如图1。

图1 油气管道安装施工

2 当前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安全保障技术现状

(1)运输过程损耗严重。在油气的实际运输过程中,从油气的生产,到随后的存储,再到最后的终端使用,通常在储运环节会经历从油田到炼油厂再到使用者的漫长过程。由于整体过程十分复杂,需要加以控制管理的环节数量较多,加之在各环节运输都会存在一定的油气损耗。因此,借助油气罐等运输工具进行储运与转运,各个步骤都会有所蒸发浪费,无形之中增加了天然气的泄露风险。若运输当中一旦出现破损,损耗能量也就会随之增加,无形之中增加了事故的发生几率。

基于当前的储运工作而言,不仅无法实现理想的运输效果,同时也对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损耗能源越多,危险因素也随之升高。因此,若想有效降低油气储运过程的损失,就要对当前的储运设施与技术进行全面改造与升级,切实减小国家经济负担,以此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储运安全问题。由于石油与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加之其较高的易燃易爆性质,一旦发生泄漏,很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散发毒性。其负面效果不仅对安全有极大影响,同时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态平衡。若储运过程不当,加之保护措施不足,极易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不仅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在成熟条件下,甚至会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性事故,危害社会稳定。尤其是石油泄漏造成的海洋污染,其对生态环境影响十分严重。

3 油气管道储运问题的解决方法

(1)落实安全维护工作。在油气的储运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定期对储运管道进行检查与维护,并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其遭受更严重的损坏。对于发生隐患的管道应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规避冒滴现象发生。同时制定科学有效的技术处理方案,切实提高管道的密闭性能,将储运安全检查落到实处。针对电力线路而言,应做好保护工作,避免由于短路而引发火灾与爆炸事故,将防雷防爆措施合理安装,并对其进行全天候监控。在安全保障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力争在突破技术难题后实现管道建设的技术革新,以此保证储运管道的安全运行。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为了有效提高油气储运管道的安全指数,并切实提高储运效率,企业管理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切实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真正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强化人员专业技能与安全培训,从理论知识入手,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丰富其专业工作经验。通过管理机制的建立,配合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有效调动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切实提高其责任意识。保证各岗位人员职能与责任的落实,并给予员工充分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一旦出现问题,直接对责任人进行追责,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站在管理层的角度强化责任风险意识,保障油气的储运安全。

4 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安全保障技术的未来展望

(1)冷热原油交替技术。立足于当前的原油存储技术而言,在对冷热原油进行交替运输时,流动问题与热传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套数学模型。专家学者也成立了有关非稳定热传数学模型的专业小组,并同时模拟出了运输冷原油距离出站口不同位置的外界环境与土壤变化情况。

(2)多项混合运输技术。通过数年的研究证明,在管道内进行成品油运输期间,由于石油品质不同,接触面上可能会出现一层混油,加之管道材料的差异化,其所形成的混油量也有所区别,这就极易导致成品油质量无法达标。近年来,我国技术人员针对管道的变径与切割技术开展了深入讨论,并设置了专门的方程组。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找寻完善与优化方法,从而在油品提高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利益的进一步增长。

5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已经在油气储运方面得到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对该行业的安全保障技术进行不断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与发展,通过建立专业化的高精尖团队,推动油气管道建设工作的稳定发展,以此保障储运设施的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油库储运油气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进展
原油储运管道缺陷安全性评价
热点
高效沥青加热器在沥青生产及储运中的应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提高油库消防预案工作效果的措施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在机场油库安全的应用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