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伴一起快乐成长

2019-03-20 06:40安扬
家长 2019年16期
关键词:同辈小伙伴群体

□安扬

同辈群体是孩子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尤其对青春期孩子的影响特别大,甚至有可能超过家长和老师。

志贺春树是一个不合群的高中生,他不爱和同学交流,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们也就把他当成了“空气”,他的身边没有朋友,甚至同学们见到他,也会假装看不见。因为长期没有人叫志贺春树的名字,他的名字逐渐消失在了同学们的记忆中,他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无名氏”。

一个偶然的机会,志贺春树在医院捡到一本《共病文库》,与患胰脏病的同校女生山内樱良相识,两个人的人生就此有了交集。性格外向、喜欢说笑的山内樱良竞选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她用乐观开朗的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志贺春树。后来,山内樱良带志贺春树去旅行,逐渐打开了男孩紧紧关上的心门,最终使他突破了自我局限,开始对他人产生兴趣和关切,最终顺利融入班集体,向大家敞开心扉……

这是电影《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中的情节,深刻地反映出一个问题:同辈群体对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

同辈群体不只有孩子的同班同学,还包括亲友家的孩子、邻居家的孩子、课外班的同学,等等。同辈群体作为一种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尤其对青春期孩子的影响很大,甚至有可能超过家长和老师。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认知能力不足,意志力也较为薄弱,更容易受到同辈群体的感染。在青春期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时,家长可以借助同辈群体的作用和力量,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在同辈群体中,鼓励孩子担当一定的角色。同辈群体中一般会有一个颇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核心,并逐渐形成内在或外在的规范和规则,对每一位群体成员都有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在同辈群体中,孩子为了更好地融入和参与,会自觉遵守这些规范,注意维护自己在小伙伴心中的美好形象。而当孩子获得承担积极角色的机会,进而可以体会角色的多样性和示范性,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形成独立的人格,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鼓励孩子在同辈群体中自由讨论、尽情交流。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在同辈群体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自主选择交往的小伙伴,让孩子在同辈群体里与志趣相投的小伙伴自由讨论、尽情交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宣泄成长的烦恼,在同辈群体交往中获得认同感,从而激发和培养出丰富、积极的兴趣爱好。另外,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寻找更多乐趣,也能有效缓解学习的疲劳和压力。

让孩子在同辈群体中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直接、更频繁、更密切,他们无话不谈。孩子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生活知识经验和社会信息,这种信息的获得渠道比从书本上获得更直接、更真切,给孩子留下的印象更深、更持久,成为学校教育、书本知识的重要补充,让孩子的知识面更宽广,视野更开阔。

和孩子一起参加同辈群体活动,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鼓励孩子在和小伙伴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使孩子形成关心他人、协商合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家长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参与进来,比如,带孩子参加亲子活动,在此过程中与其他家庭共同完成任务,让孩子感受融洽的群体氛围,有效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性,提升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让孩子在同辈群体中学会悦纳他人。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引导孩子认识到其他小伙伴跟自己一样是独立的个体,懂得求同存异的重要性,在同辈群体中学会尊重、接纳及包容别人,并诚心诚意地对小伙伴加以赞美,这样孩子不仅能够正视自己,而且善于发现他人之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但能变得更优秀,而且还能始终保持宽容与平和的心境。

让孩子在同辈群体中找到归属感。无论学习多么紧张,家长都不要刻意阻隔孩子和同辈群体之间的联系,反而应该鼓励孩子多和小伙伴联系,让孩子成为群体的一分子。让孩子自觉、自发地维护群体的荣誉,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群体贡献力量、为大家付出奉献,并把个人的发展与群体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群体的发展不懈努力。

让孩子在同辈群体中学会爱与被爱。在群体中,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小伙伴自然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孩子找到方法、战胜困难。同理,同伴处于困境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帮助同伴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收获了友情,付出了真心,在互帮互助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收获了成长。

综上所述,家长应鼓励孩子融入同辈群体,并在不同类型的群体中找到亲密的小伙伴,在共同成长中体会集体的力量与友谊的美好!

猜你喜欢
同辈小伙伴群体
消失吧!同辈
你们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能小声点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我和我的小伙伴
同伴关系
我的小伙伴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小伙伴”等十七则
调查:76.8%受访者觉得同辈人对自己影响大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