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学问的吃货

2019-03-20 00:38郭璐蕾
求学·素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鲁菜菜系川菜

郭璐蕾

常言道,“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每逢佳节胖三斤”,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不同地区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烹调技艺、传统食物、饮食习惯及饮食风格,从而使中国的饮食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而这一地域差异性最显著的表现便是中国的八大菜系。了解菜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究不同地区历史、地理、文化的过程。下面就浅谈一下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背后的学问,解密美食中的知识。

八门·中国菜系知多少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我国各地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进而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生活习惯。所谓“民以食为天”,这些生活方面的差异体现在饮食上,便逐渐形成了地方菜肴的不同风味。

在饮食风味方面,最为明显的差异就是南北差异——从由来已久的“甜豆花咸豆花”“甜粽子咸粽子”之争到近来微博上发起的“甜口VS咸口”投票,都透露出我国南北方口味上的巨大差异。事实上,南北两大饮食风味,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形成。及至唐代,由于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饮食文化也得以迅速发展。另外,唐代出现的高椅、大桌,为改变中国延续千年的“分餐制”进餐方式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中国独特的“共餐制”方式的出现与发展。大型筵席、宴会的普及增大了对烹饪的需求。因此,在这一时期,烹饪事业得以飞速发展。唐宋时期,我国形成了“南食”和“北食”两大派别。

历史发展至清代初期,鲁菜、苏菜、粤菜、川菜,已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这四种地方菜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四大菜系”。而随着饮食业的不断发展,有些地方菜愈发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遂逐渐从原属地区的菜系中分化出来,自成派系。至清朝末期,地方菜系中又添浙、闽、湘、徽,与原四大菜系一同组成“八大菜系”。在后来的演进中,又出现了京、沪菜系和“十大菜系”之说,但人们习惯上还是以“八大菜系”来统括我国成千上万种地方菜肴。各个菜系中著名的菜品大多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讲究色、香、味俱全的协调统一,且又风味各异。而每个菜系中的名菜往往体现的不仅是精湛的传统烹调技艺,还蕴含着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说或典故,例如,鲁菜孔宴中的“八仙过海闹罗汉”、赫赫有名的东坡肉、因乾隆下江南而闻名的龙井虾仁等,这些菜肴的产生、流传过程甚至是命名都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进阶·探秘菜系背后的知识

八大菜系的形成与发展,其实是一个颇为复杂也颇具学问的问题,每一个独特的菜系都是当地特定地理气候、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便从几个具体的角度来探索八大菜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一、地理

从地理角度来看,地大物博、地理条件和气候类型的多样性是我国地理环境的显著特点之一。我国由北至南跨越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自东向西又递变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除此之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沙漠等各种地形地貌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而多样的自然地理条件,这是各地菜系不同的自然原因。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的食材原料。地处黄河下游的山东,气候温和,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產丰富,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加之东部海岸线漫长,盛产海产品,因此鲁菜也以烹饪海鲜见长。地处我国东部温带的江苏,地理条件也很优越:气候温和,东临黄海与东海,又有长江横贯中部,且东有淮河,北有洪泽湖,南临太湖,大运河纵贯南北,湖泊星罗棋布,造就了这一“鱼米之乡”。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以及名扬四海的盐水鸭,都是苏菜中的代表菜品。

而我国中北地区的草原地带,则以游牧方式发展畜牧业,相应的,当地的饮食便以肉、奶为主。

二、口味

口味是决定菜系整体风格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来说,各地口味的差异主要仍是由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别引起的。在多年的积淀中, 我国形成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格局。

具体来说,喜辣的食俗多与当地潮湿的气候环境有关。以“无辣不欢”闻名的四川地处盆地,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有“蜀犬吠日”之说。对于当地人来说,长期生活于这种环境中,易患风湿、风寒等病症,而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因此,辣也就成了川菜最显著的特征。“西酸”的典型代表是山西,山西可谓“西酸”之首。由于当地的地理特质,山西省居民的食物中钙的含量相对较高,易在体内引起钙质积淀,形成结石。这一带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骨骼中沉积的钙,从而降低结石等疾病的发病率。除此之外,西部人爱吃酸也与他们喜食硬质食物有一定关系——硬的食物容易使人消化不良,而吃酸恰好有助于消化。久而久之,当地人便形成了对酸这一口味的偏好。 在气候寒冷的北方地区,冬季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即使保存有少量蔬菜,这些蔬菜也难以在寒冷的环境中过冬。所以,北方人选择把菜腌起来,便养成了吃咸的习惯。而在相对温暖的南方,降水、光热条件俱佳,比起北方来,蔬菜产量更大,且盛产甘蔗,被糖类“包围”的南方人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

三、历史与文化

八大菜系的形成与发展与各地的历史文化相辅相成,一方面,不同的历史轨迹与文化底蕴影响着菜系的形成;另一方面,菜系也在演进中逐渐成为各地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鲁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在烹调技巧、饮食卫生、饮食礼仪等各方面也提出了主张。后又有孟子的“食治—食功—食德”饮食观。可以说,这些是鲁菜形成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对烹饪技艺的要求还表现在厨师的刀工上——孔子的饮食观中包括“割不正不食”这一观点,这就对厨师精湛的刀工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地区,烹饪历史也很悠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出门来两座桥”,因水多、桥多等特征,苏州也被称为“东方威尼斯”,风景颇为秀丽。加之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有“苏州美,无锡富”的说法,这一地区便成为诸多文人雅士、官宦商贾流连忘返的胜地,并因此而产生了全国闻名的“船菜”。

实践·八大菜系中的年味

在新春佳节中,最能体现美食特色的便是家家户户的年夜饭。在文章的最后,为大家介绍各个菜系年夜饭中的代表菜肴,一品各地美食中不一样的年味。

鲁菜代表

糖醋鲤鱼

糖醋鲤鱼可以称得上是鲁菜中的“老前辈”了。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鲁地,是我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诗经》中就已有食用黄河鲤鱼的记载,而今糖醋黄河鲤鱼仍然是鲁菜中的佼佼者。从这一道春节代表菜肴中也足可见鲁菜历史的源远流长。

苏菜代表

炒虾仁

炒虾仁虽不是繁复的“大菜”,但在苏菜菜系的年夜饭中,却有着独特的意义:“虾仁”二字在苏州话中的发音与“欢迎”相似,因此常被放在年菜的主菜中。对于一些人来说,年夜饭的餐桌上若没有炒虾仁,年夜饭似乎都不那么完整。

粤菜代表

白切鸡

广东地区素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在粤菜的年夜饭餐桌上,鸡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广受欢迎的做法便是白切鸡。除了白切鸡,当地人也会把鸡按照自己的喜好做成其他口味,比如酱油鸡等。

川菜代表

豆瓣鱼

近年来,川菜日渐成为八大菜系中传播最广、受众最多的菜系,相信大家对经典川菜也并不陌生。熟悉川菜的人应该都听说过“郫县豆瓣”,这是川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调味料。豆瓣鱼便是以郫县豆瓣为调味料的传统名菜之一。

浙菜代表

素烧鹅

浙菜中的素烧鹅,通常以杭州富阳泗乡的豆腐皮为原料,因形似烧鹅而得名。做好的素烧鹅薄如蝉翼,口感绵软,是浙菜年夜饭菜单中一道重要的经典菜品。

闽菜代表

焖豆腐

闽菜菜系中的莆田菜常以焖豆腐作为年夜饭开席的第一道菜。在当地人看来,春节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焖豆腐。而对于离乡的游子来说,这道特色美食寄托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

湘菜代表

“全家福”

“全家福”是湖南传统家宴的头道菜,象征着合家欢乐,美满幸福。所谓“全家福”,体现在食材与用料上,包括肉丸、蛋肉卷、冬笋、木耳、肚片、墨鱼片、鸡肝等多种食材,可谓名副其实的“全家福”。

徽菜代表

红烧臭鳜鱼

所謂“年年有余”,在徽菜的年夜饭餐桌上,鱼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徽菜范围内,不同地区所吃的鱼种和做法各有不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红烧臭鳜鱼。臭鳜鱼在烹制之前闻起来“臭”,烹制后吃起来却很香。这一鲜明的对比,更增加了此菜的魅力,使其成为徽菜的经典之一。

猜你喜欢
鲁菜菜系川菜
“川菜”的由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崔义清鲁菜馆:做最地道的鲁菜
将中国菜分为“34个菜系”匪夷所思
学校食堂是黑暗料理的发源地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川菜资格人
李光璧:重塑80后们的鲁菜记忆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