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虚寒论治上腹痛综合征(EPS)

2019-03-20 00:37钟日君刘杰民

钟日君 刘杰民

【摘要】上腹痛综合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常见分型之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其病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其病因有多种,但随着现代人嗜食生冷,饮食过于贪寒凉,导致脾胃虚寒,故在临床生涯中,碰到此类病人,温中散寒法治疗脾胃虚寒型上腹痛综合征往往能取得不错的疗效。阐述从脾胃虚寒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生理、病理基础,并附上医案一则,以供参考。

【关键词】上腹痛综合征;脾胃虚寒;温中散寒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02

上腹痛综合征主要是以中上腹痛或中上腹烧灼不适,常规检查(包括胃镜检查)没有发现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病的证据,临床常伴有餐后中上腹胀气、嗳气和恶心,呕吐等症,属于传统医学“胃脘痛”范畴。该病有易于复发,病情缠绵难愈的特点,西医常用抑酸剂、胃粘膜保護剂、消化酶及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但疗效欠佳且该病易于复发。故笔者在临床上寻求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在中医的知识里,本病病位在胃脘,与脾胃虚寒有关,故在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时,常常从脾胃虚寒考虑,往往取得不错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从脾胃虚寒论治的生理基础

五脏六腑皆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充养,脾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1]。其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内经》对其有“太仓”、“水谷之海”的说法。脾属阴,胃属阳,在生理上脾胃以膜相连,通过经络相连系构成表里关系,两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在生理上具有纳运相成,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的特点。

2 从脾胃虚寒论治病理基础

脾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过食寒凉或平时起居不避风寒易脾阳受损,温煦及运化功能失职,致虚寒内生,不能将胃腐熟的食物升清泌浊,影响胃的生理功能,同时胃阳因饮食不节,或素体阳弱,久病劳倦致其受损,受纳腐熟功能减退,脾气生化无物,从而影响脾的生理功能,脾胃虚寒致上腹部阳气不足失于温养而疼痛隐隐,虚寒所致的阳气不足可导致胃的功能受损致纳呆食少,脾运化失司致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脾主升,胃主降,二者生理上相互促进,病理上相互影响。

3 从脾胃虚寒论治上腹痛综合征

上腹痛综合征主要病位在脾胃,因此本病主要和脾胃相关。当脾胃虚寒,表现为脾胃阳气弱,阴气盛的证候[2],患者主要表现为胃痛隐隐,冷痛不适,肢倦乏力,纳差食少,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等症状,当脾胃虚寒时,中焦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胃脘,则表现为胃痛隐隐,得温则减,遇寒加重,脾阳不足则不能运化水谷温养四肢,则肢倦乏力,水谷精微不能上行充养头面则少气懒言,脾阳不足不能分清泌浊,则大便稀溏,甚则大便夹杂不消化食物,胃气虚寒则不能腐熟水谷,故纳差食少,且脾胃二者紧密相连,往往会相互累及,在上腹痛综合征的治疗中,结合现在人的饮食特点及生活方式,及临床所遇到的病例,脾胃的病变往往以虚寒为主,其他证型也不可太过清伐,治疗上当有顾护脾胃,以免伤及脾胃阳气,留下脾胃虚寒的结局。因此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过程中,对于辩证准确的脾胃虚寒患者当温中散寒,寒气去则痛自消。

4 病案举例

患者刘某,女,45岁,因“上腹部隐痛半年”就诊。刻下症见:上腹部时有疼痛,以隐痛为主,呈间断性,在受凉劳累及饮食寒凉后明显,倦怠乏力,手足欠温,少气懒言,纳差食少,大便不成形,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查体:BP:120/68 mmHg,心肺(-),腹平软,触诊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听诊肠鸣音4次/分,余无特殊。腹部彩超: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电子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HP(-)。西医诊断:上腹痛综合征。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处方:附子10 g,人参15 g,黄芪15 g,麸炒白术12 g,茯苓15 g,陈皮10 g,生姜6 g,桂枝6 g,炙甘草6 g。共7付,水煎内服,日1付,分三次温服。并嘱患者饮食忌生冷油腻,避风寒,慎起居。二诊:腹痛较前减轻,发作次数较前减少,大便较前稍干,仍感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前方减附子10 g,加薏苡仁20 g,石菖蒲10 g,木香6 g,大枣3枚。继续服用5付后上症基本消失。三诊时予四君子汤原方7付健脾行气巩固治疗。后未再诉腹痛,精神纳食俱佳,余症皆无。

5 结 语

上腹痛综合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亚型之一[3],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为7%~45%,以女性为主[4]。现代医学对于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述清楚,可能与胃肠运动障碍、内脏敏感性增高、胃肠激素改变,精神心理因素、胃酸,胃底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等。目前治疗主要予抑酸剂、胃粘膜保护剂、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消化酶及益生菌制剂治疗。而临床观察下来疗效欠佳,复发率较高,此时寻求有效的中医中药治疗可给患者带来福音。随着目前饮食物质生活的丰富,选择的增多,饮食不节,嗜食生冷致脾胃虚寒,引起脾胃功能异常而致上腹痛综合征,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中阳不足,脾胃虚寒,失于温养而致。

中医从全局着眼,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辩证论治。从脾胃虚寒论治上腹痛综合征,在辩证准确的情况下,通过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方法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从根本上改善脾胃虚寒的本质[5],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获益。

参考文献

[1] 张伯礼,薛博瑜.中医内科学[M].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1.

[2] 任礼锡.中药联合治疗脾胃虚寒的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8,30,(1):166-167.

[3] Dmossman DA.罗马Ⅳ:功能性胃肠病(中文翻译版) [M].4版.方秀才,侯晓华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4] 张柏瑶,张法灿,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85-90.

[5] 王 亢,史培锋.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60例[J].河南中医.2014.34(12):2425.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