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禅行宫陪都的扎什伦布

2019-03-20 07:16
旅游 2019年2期
关键词:行宫班禅布达拉宫

1妙高庄严殿与群楼角殿的雄丽画卷。

2琉璃瓦窗饰。

听乾隆皇帝讲历史

“班禅行宫”与“小布达拉宫”相隔一站地,都是隔着河谷和公路面向避暑山庄的北部山梁依山就势坐北朝南。山门外有五孔石桥,桥下河是干涸的,河中已被草滩占据,偶或还有菜地。河岸是林带和灌木丛,秋色斑斓。山门内的建筑群大体分为三个段落,前部从五孔桥、山门外广场和山门起,之后有碑亭和琉璃牌坊。琉璃牌坊在石块堆起的假山之上。中部是大红台、东红台。大红台北台墙与后面的山相接,从相接处再往上是后部,白台大都分布在这一带,最惹眼的建筑是琉璃塔。

3群楼与大殿间的水缸。

4鎏金鱼鳞铜瓦。

5殿顶飞龙。

“班禅行宫”以藏式建筑为主,吸纳了汉式寺院布局的方法,主体建筑都在中轴线上,也讲究点儿左右对称,但建筑结构造型却是以藏式为主体的。

山门有三座,正面的山门与“小布达拉宫”的山门差不多,盲窗少一排,拱门也是三座。每座拱门都有名称,中间的叫无相门,东面的叫无作门,西边的叫空门。皇帝进寺,走无相门,出去却要走无作门,据说因为龙是不走回頭路的。现在游人出寺,也不得走回头路,走的是西角门。作为山门,东、西角门都只有一个拱门。西拱门外,是旅游商品市场,摊位一直摆到寺南的公路,再拐道弯儿,到山门外广场西沿。我想,让游客出西角门,是方便游客购物吧。不过时已渐近旅游淡季,商摊儿没什么生意,大部分都撤了,生意不佳的原因恐怕还有小商品的过度雷同化。卖纯正土特产的还坚挺着,因为有人买。好不容易来趟承德,承德的山货总归是承德的,能证明是从承德带回去的。

琉璃牌坊,外形与“小布达拉宫”的一致,三间四柱七楼式,但两侧卧的是石象,而不是石狮。“小布达拉宫”也有卧象,是卧在五塔门月台上东、西两侧的,两处的白石卧象都头上戴冠,颈系璎珞,身披长垫。长垫上浮雕云龙图案,图案细腻精美,富有立体的厚重感。佛教有佛祖母亲梦白象入胎生下佛祖的传说,白象还有大乘教有大力、普度众生的意义,它也是神权、皇权的象征。此处的大象是跪姿,象鼻长垂,神态慈柔安祥。

凡乾隆皇帝所建之庙必有乾隆皇帝撰写的碑记和所立的碑,碑亭在山门和琉璃牌坊之间。游“班禅行宫”,碑亭的碑文是不可不读的,看乾隆御笔碑记就如同听乾隆讲故事。《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开篇讲的是班禅额尔德尼的故事。文字不长,也不难懂,照录之。

“黄教之兴,以宗喀巴为鼻祖。有两大弟子:一曰根敦珠巴,八转世而为今达赖喇嘛。一曰凯珠布格埒克巴勒藏,六转世而为今班禅额尔德尼喇嘛。是二喇嘛,盖递相为师,以阐宗风,而兴梵教。则今之班禅额尔德尼喇嘛,实达赖喇嘛之师也。达赖喇嘛居布达拉,译华言为普陀宗乘之庙。班禅额尔德尼居扎什伦布,译华言为须弥福寿之庙。是前卫、后藏所由分也。”

宗喀巴的两大弟子,在历代转世的过程中,交互为师,六世班禅,实为八世达赖的老师。为此才给六世班禅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在热河避暑山庄之北仿日喀则为其建扎什伦布行宫。乾隆开始说历史了。他说,此举是有先例的,皇祖世祖章皇帝(顺治),在达赖五世来朝时于北京为其建了黄寺,何况达赖五世是我们邀请的(乾隆用的词是敦请),而班禅六世是主动,是自觉自愿。一百多年过去了,从喀尔喀蒙古、厄鲁特蒙古都存有一些顽固不化的人,到今天各民族已团结和睦、安享太平。早已臣服的,近又归顺的,听说班禅要来,无不欢欣鼓舞。班禅六世又是来庆贺我70大寿的,我有什么理由拒绝!为纪念土尔扈特部的归来有了普陀宗乘之庙,班禅六世自觉自愿来,建须弥福寿之庙,上可以发扬我朝前代治国安邦的深谋韬略和英雄业绩,对下用来答复各族人民倾心向化的真诚情意(乾隆用词是:下以答列藩倾心向化之悃忱)。“庸可已乎(难道可以不这样做吗)?”

班禅六世来陪都朝觐有更深层的背景,这是碑记之外的故事。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英殖民主义者就以狡诈的手段进入日喀则,企图用经济的手段控制西藏,采用各种阴谋手段制造班禅和达赖之间的矛盾,离间西藏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以达到侵略分裂西藏的目的。班禅立场坚定地给予了回击,借乾隆70大寿入朝觐见是政治上的表态,坚决维护中央的领导,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这一点乾隆不会不明白。所以碑记中才有他高度重视班禅入朝之行,前期做了精细的接待准备工作,包括为班禅建行宫,接待是高规格而且是特别隆重的。细节就不一一细说了。

难忘的大红合胜景

沿石阶路登高爬坡上到琉璃牌坊,从拱门穿过去就是大红台。

同样是大红台,班禅行宫的大红台没有“小布达拉宫”大红台那种凌空嵯峨耸拔高巍的感觉,它是气势雄宏的,无论是从琉璃牌坊、假山、树木背后显露出的局部,还是在山坪广场上整体进入视界时,都有强大的震撼力、冲击力,心不能不为之怦然而动。它是又长又高的古堡形的巨型碉房,三列大窗,顶上东西两端各耸一亭,与两列大窗的东大红台连为一体尤显其长,站在东红台广场的一角望过去,磅礴如待出港的红色巨舰一样,最大的航空母舰都没有这样的规模,就是在视觉上雄峻峭奇的程度无法与“小布达拉宫”大红台相比。究其原因,它没有“小布达拉宫”陡而高的台基,登上台前广场用不着爬陡峭的台阶,台前广场面积不一定比小布达拉宫的长,但是足够宽敞,仰望红台有足够的空间,仰角要小得多,仰望中红台的拔耸雄挺感相对也就弱得多,不是耸天崖壁下的危峭感。当然,这座广场毕竟是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广场,广场再平整宽阔,也使大红台有种离尘脱世的神秘,显出非同寻常的庄严神圣。登大红台有阶,阶台两侧台阶级数少,轻而易举就可以上去。登台入内,见四面群楼,回廊环护,中央是大殿,结构与“小布达拉宫”相同。群楼围绕主殿,布局为藏式寺庙的“扎仓”式。居中的主殿为“妙高庄严殿”,是班禅来承德时讲经说法的地方。从群楼内的阶梯可以上到大红台群楼楼顶。从大红台西侧的假山石阶,贴大红台西壁也可以入楼上台顶。而从后山南坡进吉祥法喜殿檐下廊道上大红台台顶,那简直就是胜似闲庭信步,轻松得很。

1近景金贺堂,远处吉祥法喜殿。

2殿宇辉煌。

3琉璃牌坊门。

4亭殿上的脊饰。

5大红台。

对旅游者,我感觉,大红台顶至少有三大看点特别吸引人。其一是中心殿妙高庄严殿的金顶。妙高庄严,同须弥山一样高大庄严之意。此殿是重檐攒尖顶,顶覆鎏金鱼鳞铜瓦。据史料载,铜瓦鎏金金叶共用了一万五千四百多两,望上去一派耀眼的金黄。“小布达拉宫”的万法归一殿也是金顶,而此殿与万法归一殿不同的是它的四条脊上各置两条铜鎏金飞龙,共是8条,飞龙4条向上,4条向下,向上的躬身翘尾,鼓目生威,仰天遥望殿尖宝顶。向下的也是躬身翘尾,昂首腾空欲飞。都有寓意,向上者寓天下一统,向下者言宇宙无穷,空间无限,任由驰骋腾跃。八龙动感十足,画面的组合随着不同的观赏位置观赏角度而变换,步移景易,各呈其妙其神。看点二是建筑组合出的视觉画面格外丰富,四个角殿,与凸出于群楼中央的妙高庄严殿的组合,与西北角吉祥法喜殿的组合,互为对景、借景,空间布局多样,开阔、深邃、疏朗、幽旷、密集、错落,在空间的多样交响曲中建筑景观交相辉映互衬共辉。其三,群楼之顶是远眺的最佳平台,南望避暑山庄“小八达岭”,西望“小布达拉宫”,北望万法宗源殿、琉璃宝塔,东望棒槌山,四面佳景皆入画,画画自成屏,视野辽阔,大奇大美。

假山、碉楼、琉璃塔

过了大红台,就感觉真正到山上了。登此山,要么从大红台群楼内的西侧楼梯上来,要么从大红台西侧的假山石间的登山道上来,但无论从群楼内还是从西侧假山间登山道上,都要过供班禅六世来时所居的吉祥法喜殿廊道。也许还有别的通道,但没走过,也未发现。山的南缘和半面山坡也都构置了假山,使大红台的后身与西壁形成了一个假山园林的小环境,如同汉传佛教寺庙园林似的,有了人造山林的意境和情趣。是有点江南味道的,只不过建筑多是藏式风格,假山群侧傲立的是碉房、盲窗、大红台。我想,谁都会喜欢这道风景的。站在山沿的石坡上,回身望是大红台的北台墙和台顶的殿宇,台墙上的一列盲窗和台顶殿宇全都彰显着诱人的风姿,西侧高耸的吉祥法喜殿也熠熠生辉,它是藏式碉房和中式重檐歇山頂的结合体。正北的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则是纯正的藏式碉房,抱房的高台基由厚厚的条石砌就,窗棂是直线条,左右有砌着护墙的踏道。整个建筑的围墙都是以石条砌基粉墙上设盲窗的碉堡式,露出的殿顶才又显出汉式风格。白台散布在这面山上,松林与杂树掩映,高低错落。估计全都进不去,看到有台阶的上去看了看,门封着,也就收起好奇心,不再奢望。山坡下有废墟,碉房式,能望进去,只见四面高墙,其内空空,猜不出曾是干什么用的。它给人的不仅是岁月幽深的感觉,还有岁月中深锁的神秘。万法宗源殿碉墙东侧铺设有石板路,向山上伸展。踏路而行,平视,可见密林中的白台;上望,一座绿瓦绿檐绿身黄剪边的琉璃塔显现出来。此塔居于山巅之上,七层,八面,塔基上有木围廊,也是八面。它的外形有点与北京香山的琉璃塔相似,立即唤起一种亲切感。登塔台,入塔廊,备感欣喜,塔的基座四面的拱门门额上都雕有佛像,两侧则雕有佛界图案。是浮雕,看不出是石质的还是其他什么材料的,漫漶着陈旧感,有修补的痕迹,猜是文物,也不排除仿旧的可能,但有这些佛像和图案浮雕,无疑增强了塔的文化厚重感。塔廊空间开敬,它如八面亭,收尽八面之景。此塔名万寿塔,7层,应对着乾隆的70大寿,是庆寿贺寿之塔。塔基上的佛像也应是寿佛吧?

在“班禅行宫”北山上,我逗留的时间不算短。我喜欢这里的氛围。我去过西藏,但没有到过日喀则,我相信这里有日喀则的风采。须弥福寿之庙,像须弥山一样福寿吉祥的承德扎布伦寺,福寿吉祥就像一条文化纽带,把西藏和这里紧紧连在一起。

1台顶栈道。

2西北望雄台。

3大红台上窗,盲窗?实窗?

4琉璃宝塔“万寿塔”。

5西角门。

6南眺避暑山庄内外。

7萬法宗源殿。

TIPS

·须弥福寿之庙(班禅行宫)景点地址: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北侧公交:12路、118路须弥福寿之庙站下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与小布达拉宫联票,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60元;旺季(4月1日-次年10月31日)80元

猜你喜欢
行宫班禅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论元稹《行宫》的主题意蕴
布达拉宫
我给十世班禅大师当翻译
布达拉宫
项城袁世凯行宫(故居)园林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
大枣巧治班禅活佛
暗藏玄机的匾
活佛见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