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2019-03-20 12:34加娜古丽·白山
关键词:德育工作效果小学生

加娜古丽·白山

【摘 要】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扮演多重身份,如引导者、组织者等,要引导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心态接受德育教育,促使其得到更加全面、综合的发展。因此,要想使德育教育的效果达到最佳,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也应善于运用激励策略,以此来深化学生的参与度,使其得到更多的进步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激励策略的实施路径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

班主任 德育教育 激励策略 实施对策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人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置在德育教育上,使得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问题,德育教育的实施也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了保障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也应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注重激励策略的融入等,充分发挥出激励效用,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更积极、主动,使得德育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现状

(一)实施力度不足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想进一步的保障德育工作的质量与高效率,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则是前提。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部分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时,还并未构建一个完善的激励体系,实施力度严重不足,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上,如:激励政策实施的不够明显、教育记录缺少完善性、激励项目严重不足等,这都是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激励方式缺少完善性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虽然大部分的班主任都意识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激励方式这一方面上,却比较生硬、传统,就只是单纯性的为学生传播道德思想、德育知识等,忽视了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感受,很难将学生的主体性展现出来,激励方式极为缺少完善性。另外,在德育教育中,师生间的交流、沟通也非常少,与小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特征、思维特点并不相符,导致德育教育始终停滞在表面形式上。

(三)德育教育组织规范性的缺失

在现阶段,依旧有部分小学对于德育教育的开展缺乏重视程度,并没有针对于德育教育成立专门的奖励、激励制度,将德育教育的重担全部的放置在班主任的身上,德育教育组织极为缺少规范性,这对于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是非常不利的。另外,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中,即使设立了专门的德育课,课程内容也缺少创新性,使得德育教育收效甚微,难以将德育工作的价值真正的展现出来。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针对于小学生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形成基本的自律能力,使其能对自身的言行加以约束、规范等,继而形成良好的言行习惯。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这一德育目标引起重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完善的激励体系,为激励策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例如,在分配班级任务、职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轮换制的方式开展下去,使得学生在管制他人时先自律、约束自己,使得学生能更好的感知到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内涵等,使得德育教育得以顺利的开展下去。针对于学生的在职表现,教师也可以定期的进行激励,对学生表现的方方面面进行适当激励等,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更具自信心、成就感,达到预期中的激励效果,使学生本身得到更高层次的进步与发展。

(二)保障激励策略的有效性与真实性

班主任在实施激励策略的过程中,也应保障其的有效性、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推动德育教育的开展,使得开展效果达到预期。在这其中,教师应充分的结合小学生现阶段的思维特点等,来选用真正有情感、有触动的激励方式,使得学生真心的受到激励,将激励效用全方位的展现出来。

例如,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小学学校在实施德育教育及激励措施的过程中都应更具人性化,应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激励、教育效果,保障各项工作得以持续、顺利的实施下去。比如,学校在实施德育教育时,可以选择在升国旗之后;而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时,可以选择在家长会、班会期间,并充分的抓住这一时机,对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加以表扬、鼓励,以通过这样真实性、触动性的鼓励带给学生更多的感染,形成一种无形激励,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树立助力。

(三)实现现实生活与激励策略的有机结合

在德育教育中,大部分的内容和素材都来源自实际生活。因此,班主任在针对小学生实施激励策略的过程中,也应追求现实生活与激励策略的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激励的现实意义,为德育教育的实施助力。在这其中,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身边的细微小事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其一种潜移默化的感觉,使德育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群体划分成各个小组,以举手表决的方式来统计、选择出学生们喜爱的课题,并为学生预留出充分的空间、时间,让学生以探讨、商议的方式进行活动策划,并参与到实际活动当中,使得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收获更多,最终由教师进行评选,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使得激励策略的实效性得到强化。

【结 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实施好激励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模式下,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得学生获取到更多的自信心、成就感,也能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人生观念、思想道德的树立发挥效用。由于本人的经验有限,导致本文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在后续中得到完善,力求将借鉴价值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赛汗.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18(10)

【2】黄容姬.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

【3】邵玮玮.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效果小学生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灵动耳环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我是小学生
伪装效果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