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9-03-20 12:34鲜巴初
关键词:文言句式文言文

鲜巴初

【摘 要】

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是从初中教学开始的,在学习之初,学生对文言文往往会充满兴趣,但也会因为文言文的难度而有畏惧心理,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文言文教学也是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重难点,语文教师们也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新的方法。文言文虽然晦涩难懂,但是对于提高学生日后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积累汉字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本文从当前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改善文言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 问题 策略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文学语言,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一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文言文也是重要内容之一,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当中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目标。因而,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格外重视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积累,进而提升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

1.当前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教学实践和调研,笔者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学生的心理也有了一个整体性的把握。经过分析总结,可以发现当前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死记硬背的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在初次接触文言文时,对于这种语言方式有着强大的好奇心理,对于其中的语句和词汇等并不了解其含义,但也激发了他们想要认识想要了解的好奇心。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文言文中的词句意思等需要记忆,教师就会让学生进行背诵,然而学生对于文言文材料当中的句式结构、实词虚词含义等都还不是十分清楚,学生背诵起来十分困难,但为了遵循教师的要求,学生不得不死记硬背,进而对文言文产生了厌烦和逆反的情绪。二是文言文与传统文化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教学之中也受到了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能够很好的发散思维、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当前新的教学理念和观念有所不符。三是教学内容侧重考试,没有真正的带领学生欣赏和鉴赏文言文的独到之处。一些老师侧重于考什么就讲什么,没有充分挖掘到文言文的应用价值,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文学性的知识也是一笔带过,不利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改进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策略

在不断的教学经验总结和探索中,笔者针对当前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2.1以趣味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

在初中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时,他们对文言文的好奇心非常浓烈,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特点,真正的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保留下来。教师可以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当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文言文由于其自身晦涩难懂的特點给学生的兴趣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为了保持初中生对文言文的好奇和兴趣,教师可以在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上采取趣味教学的方式,比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到文言文阅读教学当中,在学习课文时,进行讨论和辩论,各个小组选择一方观点进行发表和讨论,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如,举办配乐朗诵活动,让学生把文章有感情的朗读出来,既可以为背诵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另外,针对一些故事性的文言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大家进行角色扮演,形成场景再现,加深学生对课文中词句的理解和文章整体含义的理解。通过多形式的趣味教学,相信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也会更进一步。

2.2以历史文化背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初中文言文的教材更是选取的精品中的精品,体现的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的一面,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从它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对文章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熏陶氛围中,发散思维,理解语句和文意,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材料。比如在学习《论语十则》时,先向学生介绍孔子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学家、教育学家,对孔子的历史地位和思想主张进行讲解,进而对孔子在学习上主张展开说明,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学对于《论语十则》当中的句子理解会更加的透彻。也能够通过孔子的思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当中,让学生学会“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

2.3以文言现象强化学生的文言感知力

虽然考试作为学校教学检验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教师不能以应付考试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活动,特别是语文这一类注重理解的科目,其中,文言文的理解又是重中之重。文言现象包括了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语法知识,是文言文阅读理解所必须要掌握的内容,通过对文言现象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并活学活用到其他类型的文章当中。比如对古今异义的词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扫除阅读上不少的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把文言文中的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句式进行对比,从对比中加强学生对文言句式的理解,进而强化初中生的文言感知力,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

综上所述,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中生来说,这是一个有难度的学习任务,教师要结合实际,给学生打好基础,让学生在兴趣中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下提升自身素养,在文言现象的认识中进一步强化文言感知力,为今后学习更高难度的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莫林辉.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沿革及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赵珽希.基于“言文并重”的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文言句式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