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创业带动就业研究

2019-03-20 05:18尚侠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旧厂房动能

尚侠

在增速换挡、结构调整的经济新常态下,新旧动能转换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就业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新旧动能转换的澎湃力量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不仅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近年来,青岛市市北区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模式,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创新思维,通过盘活废旧厂房,把落后产能的包袱就地转化为创新创业资源,促进了企业由“二产”向“三产”的转变,充分激发了创业热情,创造了促进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成功提高了创业率,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一、聚焦创业群体,剖析创业“痛点”

市北区作为我市的“主城区”和“老城区”,辖区内很多居民都是原本“二产”企业的职工,产能过剩企业待业人员较为集中;又因辖区内有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及青岛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因素,大中专毕业生也是市北区主要的创业群体。

经了解,创业者现今主要面临以下创业难点及问题:

(一)创业方向不明

对大中专毕业生来说,活动空间主要在家庭和学校,社会阅历较少;对产能过剩企业待业人员来说,绝大部分是年龄集中在40到50岁的就业困难人员,手中无一技之长。他们在创业项目、创业方向的选择上大多比较迷茫,创业很容易停滞于创业初期,仅有其中少部分创业者能顺利突破创业初级,顺利过渡到创业成长期。

(二)能力难以发挥

目前来看,大部分创业者创业初衷与现实无法对接,专业、行业不对口现象非常普遍。有近90%的创业者选择餐饮、销售、咨询等行业,其原因在于这些行业入行门槛低、试错成本相对较小,即使与创业者所学专业或原从事的行业完全无关,也会使创业者趋之若鹜。

(三)抗压能力薄弱

无论是大中专毕业生还是产能过剩企业待业人员,创业成功经验缺乏和企业运营能力缺失都是他们创业的最大软肋。当创业实体遇到经营上的突发事件,亦或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无法及时或妥善处理、应对,导致创业实体难度瓶颈,因而创业失败。

二、转换“二产”旧动能,搭建创业新载体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形势下,鼓励传统二产企业调整优化自身产业结构,探索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自2016年起,市北区不断改革创新,将青岛国棉五厂、手表厂的废旧厂房改造、升级,分别打造成纺织谷创业孵化基地、智立方创业孵化基地,引导传统汽车维修企业开拓新思路、发展新业态,创立为汽车行业提供专业服务的“青岛鑫顺汽车创业孵化基地”。

(一)百年老厂房变身创业新沃土

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国棉五厂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2005年传统的纺织厂随着改革调整实现了传统行业的时尚嬗变,2016年市北区将“在纺织谷建立创业孵化园区”列为区办实事之一。纺织谷摒弃了过去简单的订单依托和低端的加工制造,向设计研发、科技创意等产业链前端和服务贸易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将城市战略同企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充分放大自身优势,从纺织专业领域角度切入,面向大学生就业、社会创业团队打造纺织主题创业孵化园区,同时对入孵企业给予房租、水电减免、创业指导、聚合发展等多项优惠和服务,老厂房重新焕发新生。

(二)传统汽车行业转型服务新业态

我区市级创业孵化平台“青岛鑫顺汽车创业孵化基地”的前身是一家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目前国内乘用车保有量是2.15亿辆,每天进厂维保需求约为206万台次,而国内市场仅4S店的维修服务产能就是260万台次/天,行业产能过剩严重。2016年,该企业在市北区人社局的引导下,创新理念和发展思路,依托自身平台和行业资源的优势,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摆脱了落后产能的旧模式,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跃升为行业新的领航人。有效带动了汽车产业及特别是其延伸产业链的发展,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平台,注入了新活力。

(三)鼓励孵化基地“走出去”、“请进来”

市北区鼓励辖区内既有基地积极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国内新旧动能转换标杆城市进行考察、学习,对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在稳定就业创业功能中的促进作用进行有机借鉴;同时,引导孵化载体吸引国内外优秀创业孵化人才或项目扎根落户,2018年市北区开展了“中韩青年创客大PK”等活动加强国际间交流和学习,拓宽创业孵化的思路和眼界,为进一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联动创业带动就业在我区常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市北区借鉴经验,推动孵化平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不断加大对创业人员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出台文件为创业企业增加企业房租补贴,设立多种奖项奖励创业孵化平台;还设立了专门的创业引导基金,建立银企对接机制,使金融资源与创业资源有效对接,破解了创业者启动资金的难题。

三、新旧动能转换,联动实现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一)盘活旧产能,带动新就业

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联动创业带动就业,就需要结合产业特点、行业需求充分挖掘辖区内废旧厂房、楼宇等资源潜力,通过政府奖补、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变废为宝”发挥老企业区域影响力和资源优势,搭建产业聚集、特色凸显的创业孵化载体,成为大众创业的新沃土。目前,由“二产”旧厂房改造而成的 “纺织谷创业孵化基地”和“智立方创业孵化基地”共带动就业近2000人,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其入孵的创业者90后的邓平由原先的“一人企业”已发展到如今的服装设计师团队,带动就业人数达30人以上,創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明显。

(二)打造创业生态圈,推动创业新浪潮

新旧动能转换不仅带动了辖区内创业者入驻孵化基地的热情和入孵企业稳定就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还有效调动了创业载体周边及整个市北区的创业积极性。截至目前,市北区已实现扶持创业4057人,扶持人数位居全市首位,较去年增长18%;已实现创业担保贷款规模22994万元,贷款规模位居全市第一,市北区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营造了辖区内促创业、稳就业的新高潮。

猜你喜欢
新旧厂房动能
大足:做好三篇大文章 汇聚发展新动能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人间最美半新旧
探寻新动能
航空发动机大型工业综合厂房消防特点与措施
新旧《中小学生守则》透析
当NSX遇上NSX
把甜蜜带进厂房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