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英雄,一路走好!

2019-03-21 05:01木匠
北广人物 2019年2期
关键词:战斗英雄金日成阵地

木匠

2018年12月26日上午10时01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朝鲜一级自由独立勋章获得者柴云振在他的老家四川省岳池县逝世,享年93岁。

柴云振,1926年农历十月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大佛乡。1950年10月,入朝作战,次年5月,他所在部队十五军四十五师三营在朝鲜金化西南30公里江原道芝浦地区朴达峰担负阻击敌军的任务。他在战斗中负伤,被送回国在包头市一家部队医院治疗,与原部队失去了联系。伤愈后,他复员回到家乡。1984年,经过33年艰苦寻找,党中央才终于找到了柴云振。

身负20多处伤仍奋勇杀敌

1950年,24岁的柴云振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五军,这支部队也是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和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所在的部队。

1951年5月28日拂晓,敌人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我军坚守的朴达峰阵地扑来。我担负阻击任务的部队在那里与敌激战了5天5夜。当敌人逼近三营阵地时,营长武尚志命令八连七班班长柴云振带领9名战土出击,夺回之前被敌军占领的两个山头阵地。柴云振他们很快就将两个山头阵地夺了回来,并一直坚守在阵地上,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

仗打到第7天上午,2号山头阵地只剩下了柴云振一人。他利用战斗的间隙,从敌人尸体旁拣回了六七支冲锋枪和两箱半手榴弹,随时准备迎接敌人新一轮的进攻。很快,敌人又开始进攻了,敌人组织了一个排的黑人士兵敢死队往山上冲,柴云振沉着应战,利用有利地形,端起冲锋枪向山下扫谢,将成捆的手榴弹和爆破筒扔向敌群。中午时,已耗光弹药的他又端起刺刀和冲上山头的几个敌人展开殊死肉搏。

搏斗中,他全身20余处负伤,但他还是拼尽最后的力气,把刺刀刺进了一个比他块头大得多的敌人的胸膛,而敌人刺刀也挑穿了他的腹部。随后,增援部队赶来,战斗结束,但人们再也没有见到柴云振。

复员回乡为造福乡里无私奉献

柴云振去哪儿了呢?据他的儿子柴兵荣回忆:父亲昏迷后,由于伤势过重,被增援部队将其送到后方,最后在包头市的一家部队医院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一年。他也与原部队失去了联系。

1961年,柴云振服从医院组织安排,复员回了老家。走在家乡的小路上,他思绪万千:自己15岁就被迫离家,不知吃了多少苦,后来,他又被抓了壮丁,在国民党的军队里也是受尽欺凌,差点病死······走进自家院,柴云振终于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母亲,母子俩抱頭痛哭。当晚,街坊邻居也都来到柴家,好奇地抚摸着他那印有“最可爱的人”的搪瓷茶缸和“保家卫国”的白毛巾,问这问那。而他记忆最深刻的,是母亲的一句话:“共产党推翻了旧社会,惩罚了欺压穷苦百姓的地主、恶霸,穷人都分到了土地,过上了安宁的日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建设家乡出力。

一年以后,组织上决定任命柴云振为罗渡镇的镇长。他一上任,就下到各个村里,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和村民一起研究如何发展生产,千方百计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不久,上级领导让他带领一支工作队去华蓥山开展工作,当时她的妻子刘传琼已身怀六甲。他二话没说,背起背包,就去华蓥山。等他回到家时,孩子都生了。看着嗷嗷待哺的婴儿和躺在床上虚弱的妻子,他不由心里一阵酸楚,眼里噙着泪花说道:“传琼,对不起······”而妻子刘传琼这时却体谅地说道:“别说对不起,我还不知道你吗?谁让你是共产党员、革命干部?”。

大起大落绝不向恶势力低头

从1960年开始,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成千上万的人吃不饱饭,时任新民公社党委副书记的柴云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忍着饥饿,走村串户,了解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天,他在田间巡查时,发现很多田边的坡坡角角都空着,他突然想到了一个能让社员们吃上了新鲜蔬菜的办法。在他的引领下,新民公社所有的田埂、地头都种上了适合夏秋季节生长的瓜果蔬菜。两个月后,蔬菜丰收。社员们终于吃上了新鲜的蔬菜,一些社员还把吃不完的蔬菜挑到市场上法卖。村民们都说他为家乡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然而就在这时,一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运动袭来。柴云振被打成了搞资本主义复辟的“走资派”。他怎么也想不通。他气愤地质问那些造反派:“发展副业,是为了多产粮食,搞活经济,把农民从贫困中解救出来,这叫资本主义复辟?”但没人要听他解释,在经过数轮批斗后,他被下放回原籍,当了一名普通农民。但他始终没有低头,他对妻子刘传琼说:“‘乌纱帽对我而言都是过眼云烟,那些颠倒黑白,强加在我头上的罪名,绝不能让我屈服······”

牵动中朝两国英雄终究不会埋名

我们再把时间推回到20世纪50年代。1954年,15军回国后,组织上就指示有关部门查找柴云振的下落。但始终没能找到他。

1980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访问中国,说在朝鲜军事博物馆中有两个志愿军战斗英雄遗像,其中一个就是柴云振。金日成的话引起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他对金日成说:“只要柴云振还活着,就算大海捞针我们也要把他找出来。

1984年,《四川日报》登出寻人启事,上面还附了一张柴云振的照片。这则启事碰巧被柴兵荣看到了。他回家后就把这个事告诉了父亲,但柴云振却不愿接这个茬儿。后在儿子的反复劝说下,柴云振才同意与儿子一起前往孝感部队的驻地。据柴兵荣回忆,父亲回到家乡后,只说自己参加过朝鲜战争,从未跟他们提起过朴达峰战斗,乡亲们也都以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伍老兵。柴云振的身份很快就得到了确认。1985年10月,应金日成邀请,柴云振作为中国英雄代表团成员重新踏上了朝鲜的土地。其间,金日成两次接见他,并授予了他“一级自由独立勋章”。柴云振出名后,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等新闻媒体派来采访他的人络绎不断,但不管媒体怎么宣传,柴云振几十年来就从没伸手向党向国家要过一点好处。

猜你喜欢
战斗英雄金日成阵地
隐姓埋名的战斗英雄
——柴云振
隐姓埋名的战斗英雄
——柴云振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那些年,中朝领导人频繁互访
守卫好这片文化阵地
王庆文战斗英雄船
苏联红军对日作战中的战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