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思想

2019-03-21 01:03杜颖
现代交际 2019年2期
关键词:德性亚里士多德

杜颖

摘要:现代社会处于一种道德责任缺失的状况,这一状况使人们争相寻求解决方法。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本文将上述问题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相结合展开讨论。就亚里士多德而言,他所提倡的实践智慧是一种相比较其他行为而更加有教养的一种知觉。通过实践智慧,给人一种新的判断能力,知道在某一种环境中何为德性的实践要求。并且对于实践智慧的理论价值及其对实践的重要意义也进行了介绍。在本文中,主要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与当今社会的道德责任的缺失相结合,并且对于目前的道德责任缺失的情况,给予正确的解决方式,并指出我们应如何面对和解决。

关键词:实践智慧 亚里士多德 德性 道德责任

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2-0243-02

一、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现实背景

(一)“实践智慧”的萌芽

从古至今,哲学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古希腊时,哲学以自然哲学为主要内容,一直到苏格拉底所在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由自然转向了人,也正是在那时,以人为本的哲学诞生了。在哲学的研究中,人的问题的本性不断被探讨,哲学家们对于实践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实践问题也产生了萌芽。那时,人们在探讨人的哲学时,认识到许多事情在不同时间点、不同地点具有不同性质、形态,由此对自然和习俗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区分。也正是因为如此,哲学家们意识到人与自然的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变化中的,同时,人的变化能够因人的选择而改变,“应该怎么样”的问题产生了,与“世界是什么”这一想法对比,这两者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别。

(二)苏格拉底及其之后“实践智慧”概念的发展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苏格拉底表明:“善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目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善而进行的,并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行善”。[1]在苏格拉底的哲学理论中,“善”一直处于苏格拉底哲学理论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的诸多哲学理论中,其中“美德即知识”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命题。人们要有对智能与理性知识追求的美德,人在追求智能与理性知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无人有意做恶”,假如一个人作出坏事,就说明这个人没有接受或者学习“善”的知识,可见,在苏格拉底的哲学理念中,要求人们理性掌握道德,不可只有感性,人们对于实践智慧要去学习。在苏格拉底的哲学理念中,正是因为有了智慧,所以才使得善的知识成为美德。在柏拉图的哲学理念中,对于智慧有很高的评价,柏拉图认为人们在变得全善和幸福的过程中,智慧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智慧还可以指导人们学到正确和幸福的知识。对于智慧的重要性,柏拉图的哲学理论中也明确指出,其中他提出的“人的心灵所祈求或承受的一切,如果在智慧的指导下,结局就是幸福。但如果在愚蠢的指导之下,其结局只能相反”。[2]

二、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内涵及其作用

(一)实践智慧是什么

(1)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理解,实践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理智模式。对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智慧不仅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实践中的其他德行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实践智慧是实践过程中的一个理性的认知,并且可以促使一个人作出正确的伦理决断。

(2)实践智慧的基本特征。首先,那些有实践智慧的人在考慮事情的时候都会考虑到对自己较为有利的事情,这里的有利不是部分,而是更为长远、更为全面的有利,比如身体健康。实践智慧所探讨的对象不是不动不变的事物,而是可变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进一步而言,和技艺与思辨知识相比较,实践智慧具有很大的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是人企求对他自身好和坏的合理性判断的能力。实践智慧的践行本身就是目的,也就是使人趋善避恶。

(二)实践智慧的作用

第一,实践智慧是好的谋划。实践智慧对于指导人们的生活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实践智慧具有很好的谋划。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念中,所谓实践智慧是人对自己的善的探讨和算计。与其他正确的知识和意见具有很大的差别,不同之处在于,知识和意见是已经得到了验证,而实践智慧并没有得到验证,需要不断去探索。

第二,实践智慧和了解。尽管实践智慧与了解两者探讨的对象一样,但有有所不同。实践智慧具有指导性质,它有目的性,对应该做与不应该做有了较为明确的指定,但是了解更多的是具有判断性,因为了解不同于实践智慧,了解可以说是运用了实践智慧,有了了解,并且通过实践智慧之后,对事情有了一定的判断。好的判断即好的了解。

第三,实践智慧对特殊事情的判断性体谅。执行实践是最为特殊的,对于那些有实践智慧的人而言,是较为清楚的,这些人的行为与这些人所同情、谅解的人具有紧密联系。在实践智慧中,体谅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判断。不同于思辨知识,思辨知识的对象是普遍的东西,实践的对象一直是最为特殊的东西,而不是普遍的东西。

三、实践智慧与德性

(一)德性的内涵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与希腊的许多哲学家是一样的,他们所提出的哲学理念大都是围绕着德性和善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德性来源于希腊,其本质为事物的特长、优秀、功能或者用处。德性并不是忽然之间就具有的,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习惯养成的。亚里士多德对于德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道德”是由“习惯”所演化而来。在他的哲学理念中,德性不是由自然中来的,也不是返乎自然;而是源于习惯,因此,德性也不是源于自然。并且,他还指出,产生德性的习惯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个人的实践活动决定了这个人的品质。[3]

(二)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的关系

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念中,对于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有三重重要的意义。第一,这两者之间具有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道德德性确定活动目的,而实践智慧则是确定活动的手段。道德德性可以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一种正确的目的,而实践智慧更是为我们去实现目的而提供了正确的手段。第二,这两者之间具有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即对上文中所述的目的与手段做了重置:实践智慧可以为其自身行为提供一种正确的目的。第三,实践智慧与道德德性具有重要的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关系密切。

(三)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与道德责任

在人们的道德责任中,考虑与选择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假若自由意志受到质疑,这时,选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选择可以去挽救与自由意志相关的、地位危险的道德选择。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念中,德性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选择中逐渐养成的,在人们选择过程中,理性与感性都有,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人们自己本身具有实践智慧的品质。人的品格是由人的行为而产生的,人们需要对自己本身的意愿的行为负责,这在另一层面上要求人们对自己本身的品格也要负责。“选择”概念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概念。亚里士多德指出,实践智慧使得人们可以在自己许多的行为中进行正确的选择,使自己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在处理选择自愿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念中指出要处理好知与行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作恶与行善这两者相同,都是基于人们其自身的意愿,不管人做了多恶的事情,在做之前,都是可以选择好的行为的,不管受到多大的胁迫,人们都有选择的余地。

实践智慧能够令人们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使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再进行选择。这就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要负有道德责任。考虑到现如今道德责任缺失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来保住道德责任。

参考文献:

[1]汪子嵩.希腊哲学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41.

[2]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小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8c.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2.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德性亚里士多德
同一个笑话讲三遍
同一个笑话讲三遍
论学校公共生活中儿童勇敢德性的培育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