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对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2019-03-22 07:00莫金钢李宇宏张丽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竞赛学院学科

莫金钢,李宇宏,张丽辉

(1.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2.榆树市新民学校,吉林长春 130400)

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生物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有潜力的战略性产业[1]。国务院于2010年10月和2012年12月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从国家发展战略上大力发展新兴的生物产业。若想抓住发展机遇,努力使我国的生物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生物学人才[2],因而如何提高生物学专门人才的创新能力是生物教育工作者急需考虑的问题。

让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方法之一。竞赛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专业相关问题的发现与探索,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3-4]。近年来,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如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中要求各高校每年统计学生参加全国性学科竞赛的成绩,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在“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高水平专业”等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考核指标也需要以学科竞赛成绩来佐证。本文依托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的2015级和2016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为例,对学科竞赛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进行探究。

1 学生对学科竞赛的认识现状

参加学科竞赛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经费,且教师未充分认识到学科竞赛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导致学生对学科竞赛毫无兴趣,很少主动了解赛事信息。近年来,学院领导逐渐意识到学科竞赛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时传达赛事信息,广泛动员全院师生积极参加比赛,学科竞赛已经在我院蔚然成风。最近,笔者在学院组织召开的学科竞赛动员大会上,针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态度对学院2016级和2017级的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在线答题,共有224名学生参与并有效完成了问卷。统计结果显示,75%的学生到目前为止未参加过任何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66.4%的学生认为“自身经验比较少,缺乏专业性指导”阻碍了自己参加比赛;60.7%的学生认为学科竞赛有意义;92.1%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安排一些与比赛相关的培训或指导课程,同时这部分学生也认为这类培训会增加自己参加比赛的兴趣(表1)。

2 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2.1 制定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与专业相关的各级学科竞赛。为了长期有效地推进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学校于2016年9月发布了《长春师范大学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指出学科竞赛经费由学校承担。对获奖的参赛学生,根据竞赛类别、获奖等级的不同,参照《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给予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奖励。该办法从组织过程、经费管理和奖励办法等几个方面有效保障了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的多项权益。

2.2 学科竞赛纳入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经广泛征求各教学单位的意见,修改和完善了《长春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奖励办法》和《长春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学生以科研作品形式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家级各类学生学科竞赛并获得三等奖(含)以上,或省级二等奖(含)以上,可按学院要求将创作过程等形成文字说明材料,代替毕业论文。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将作为职称晋升、教学评优等工作的依据,极大地激励了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2.3 大力推行大学生科研导师制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推行了大学生科研导师制。每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4名学生,导师既负责督促学生的日常学习,又负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学生通过参与导师课题的研究工作,拓展了专业视野,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

2.4 积极搭建学科竞赛实践平台

学院生物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吉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园——食药用菌栽培园和生物技术综合实践校内实习基地等实验场所,均为竞赛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院规定,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和校内实习基地的仪器设备和场所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向学生开放,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学科竞赛。

2.5 注重开展赛前培训

学院组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组建决赛评审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模拟决赛现场,入围决赛的参赛选手进行PPT展示和项目汇报,评审教师对参赛作品进行评价、提问和总结。教师、课题组成员以及答辩选手之间对汇报内容有疑问的部分展开讨论乃至辩论,多位教师对参赛团队进行专业的集中性指导,一方面使参赛选手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让参赛选手更加熟练地掌握答辩技巧,提高参赛作品的质量。

3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取得的成效

2018年,我院组织学生分别参加了第三届吉林省大学生生物与医药创业计划大赛、首届吉林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4项学科竞赛,参赛人数达174人次,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3项和优胜奖1项,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和优胜奖6项。其中,笔者指导的参赛团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笔者指导的参赛队伍经吉林省赛区初赛和决赛后被推荐为吉林省7支代表队之一参加全国总决赛,获得二等奖,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经过探索和实践,学院无论是参与学科竞赛的赛事项目数和学生人数,还是获奖的等级与数量,较往年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实践证明,虽然不是所有的竞赛参与者都能获奖,但每一位参赛选手通过竞赛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这些收获是其他的教学方式所无法获得的。这种基于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教学辅助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科技论文写作、PPT制作、现场答辩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参赛学生在对科学实验产生兴趣的同时,其专业课成绩也有所提高。同时,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乃至整个学院都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4 结语

学科竞赛一般是参赛团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在既定的规则下,结合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围绕本学科相关内容开展科学试验,最终以竞赛的方法展示团队的研究成果。其初衷是提高大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参赛选手要正确对待,不能急功近利,避免单纯为了获奖或个人名利而参加竞赛。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研究工作的自信心,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积极作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竞赛学院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初等教育学院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