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

2019-03-22 21:51曾国明海丰县海丰报社
传播力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章传统信息

曾国明 海丰县海丰报社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也迅速的出现在社会上,新媒体的出现是与往日传统媒体是各有不同的,现以有很多的年轻人支持和欢迎新媒体。在现在二一十世纪背景之下,新媒体在文化传播和各个领域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新媒体不仅仅极大的优化了现代文化传播结构,还能使现代文化传播的形式变得多样。

一、我国网络新媒体发展现状

我国互联网发展是在1989年开始的,至今已有三十年历程,互联网在1998年就已经进入到部分城市中去。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6月份,我国网民人数规模已经达到8.02 亿,其普及率达到57.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88 亿,在现在社会发展而言,大多数人依赖网络程度相当高,在当今新媒体时代里,人们对于外进信息的了解方式不在仅限于电视和报纸,而是使用互联网络工具,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手机新闻等等APP 客户端平台使人们在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都可以获取外界信息。然而,在新媒体时代里,信息传播的速度同样也随着人们获取信息需求量而加快加速。并伴随着人们能够在何时何地都能在互联网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人们同样都有传播真实信息的权力。互联网能为现代人们提供丰富的信息,同时,许多不好的信息也会给人们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对传播文化的区别影响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日渐创新模式和崛起,手机阅读和碎片化阅读越来越被众多人推崇和喜爱,在当下的今天,由网络产生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标志着获取新闻、信息日渐多元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的方式。那么新媒体的文章和传统文章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区别如下:

口语话和书面语。传统文章(书面语居多),传统意义上的文章从传统定义来看,不外乎报刊、杂志、书籍等。它们只能通过原始纸质的印刷才得以阅读,这些文章的质量包括语言都是精心锤炼过的,是经过一道又一道写作者的加工后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它有思想的结晶,作品的立体性,和情感的再延生等特点,以及语言的硬性(即书面语言)。这样的文章所包含的信息量大且复杂,比较适合退休离岗的退休工人或时间闲暇者阅读欣赏。它在写作的质感上比较不随意且严格。而新媒体文章(口语化,信息具体化,简单直白化),新媒体的文章特点讲究的是“高效”、“快速”和“碎片”的特点。这来源于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人们越来越难以花更多的时间去看一篇五六百字及更多字的文章和新闻报道。所以新媒体发展的现在的今天,它随着人们的阅读和理解,在写作的手法上更具体化,准确化,比传统意义上的文章更简单直白化。它可以通过几十至一两百字的小短文方式发布一条最新报道或述说一个事件,而往往这样的体裁是便于读者阅读加以消化和理解的,再加上所书写的语言具有大众口语话等的特点。所以在新媒体文章与传统文章交相辉映的今天,碎片化及便于读取的新媒体文章(摘)会越来越被多的众多人喜爱。

三、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和提升

(一)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

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模式的出现,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最大的影响和提升就是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回首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文化仅仅是通过报纸、电视、收音机以及人们的口口相传而实现,但是在新时期的当下,文化传播方式借助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众多APP 软件实现了传播方式的多元化,这种变化不仅更加贴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能被人们所接受,而且还缩短了文化传播的时间,扩宽了文化传播的范围。

( 二) 文化传播的速度和持续力得到提升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其中更是包含众多优秀的文化延绵至今,但是处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依然有很多有些文化在传承中慢慢消失。当前,新媒体的触角触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习惯也越来越向新媒体靠拢。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够高效的利用新媒体平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将会有十分良好的前景。这是因为不管是老年人还是青少年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这会在无形中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和增强文化传播的持久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源泉

( 三) 加强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深入人心也随之带来了各方面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便是其中之一。经济、政治、文化三者本就相互关联,将新媒体应用于文化传播中可以使各个国家的文化更加便捷、自由、快速的拉近国和国、文化和文化、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碰撞和融合,使各国文化呈现百花齐放的趋势,相互包容,优胜劣汰。

(四)促进了文化的创新

新媒体所拥有的搜索引擎能够使人们更加快速准确的获取信息,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创作出了一个更加多元化、更加开放的文化交流舞台,这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一个显著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国的文化不加以发展创新也会成为一个显著的问题,这是由于文化是一个国家凝聚力、综合实力的代表,文化不创新,就永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只有在不断继承、创新的前提下,文化传播才具有出路。

四、如何应用新媒体增强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

(一)提高个人语言文化和思维素养

一个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一个人在开展新媒体工作时必要的硬性条件,同样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个新媒体优劣的直接体现,因此一个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一个从事新媒体工作人员的基础。新媒体工作人员在挖掘信息时,如果新媒体工作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那么便很容易与优秀的信息擦肩而过,最终对新媒体内容的质量产生消极的影响。然而,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人都会追求高水平、高质量信息的时代,从事新媒体工作的人员必须要表达简单且流畅、思维要敏锐,这样才能够获得人们的认可,才会推出具有高品质、有深度、有思想的作品。

(二)培养个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较为传统的媒体传播文化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新媒体工作人员必须要通过加强信息的趣味性来吸引人们。新媒体工作人员在信息创作的过程中,不管你是制作人,还是工作人员,都应该创新个人思维培养,新媒体工作人应该不间断的学习新媒体的优势,不应当片面的从表现形式和信息内容上做文章。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要进一步加强对媒体和网站还有客户端、公众账号等建设上,设置专职网络管理人员对新的平台进行维护。作为新媒体工作人员,要及时的掌握社会的动态,对热点问题、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更要及时准确的在网站和平台上进行推送,从而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同时要增加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在当今新媒体环境要求下,不仅仅是在信息上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更加要在信息的标题上进行创新,同时,也要把接触到新科技和新想法充分运用到制作中,从而增强内容的趣味性。

(三)培养个人敏感度和洞察力

首先,新媒体工人员必须学好自身的理论知识,不仅仅要把握好党的方针政策,更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同时也要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新媒体工作人员应当还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其次,新媒体工作人员应当加强自身实践经验,这样就要求新媒体工作人员要经常性下基层,然后进行实地考察。新媒体工作人员只有通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从而加强自身实践,只有把理论和实践为之融合,才能培养良好的信息敏感度和洞察能力,才能发现有价值的内容。

五、总结

新媒体作为现代文化传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文化的传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所需要的文化传播填充活力,还可以为文化的传播增添动力。在新的时期,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媒体的快速崛起,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总体而言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要立足实际,灵活的运用新媒体科技,使文化在更多的地区更快速的传播。

猜你喜欢
文章传统信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老传统当传承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订阅信息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