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广告投放策略分析

2019-03-22 21:51吴佳山东建筑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媒体广告社交群体

吴佳 山东建筑大学

一、前言

当前社交媒体越来越普遍,一些针对社交媒体的广告形式也逐渐丰富。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使用的最为活跃的群体,已经成为了社交媒体广告商的捕捉对象。很多针对大学生等年轻群体的广告商,尤其是一些校园广告商,越来越倾向于制作一些新潮的,符合大学生群体趣味的校园广告,并在社交媒体上投放,从而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由此本文分析和研究了社交媒体对校园广告投放的影响。

二、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社交媒体校园广告生于大学生,发于大学生,止于大学生。

(一)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形式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实现交友、购物、发信息等各种功能,同时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社交媒体平台随时随地的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正因为如此,社交媒体校园广告作为校园广告的一种新形式所包含的信息和使用价值也越来越大。社交媒体广告通过社交媒体的展现,能够使得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的丰富,也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展现大学生风采的平台,使得大学生能够更为更加便利的展示自己。据了解,当前大学生每天会通过微信、微博、手机淘宝、QQ 空间以及其他的一些社交工具,浏览校园广告10 条左右,这些社交媒体已然成为了大学生每日获得资讯的主要途径。

(二)改变了大学生对校园广告的态度

以往大学生都是比较讨厌校园广告的,尤其是一些随处乱发的宣传单、在路上把你拉住进行宣讲的人工宣传等都是非常令人反感的。而当前使用的社交媒体校园广告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对于校园广告的态度。首先,社交媒体校园广告相比传统的广告而言,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结合自己的需要在社交媒体上选择自己需要的广告进行阅读,不会被强迫读取。其次,当前的社交媒体广告已经可以结合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偏好,进行有效推送,例如一些喜欢美妆,经常关注各类美妆博主的女大学生,社交媒体会智能化的推送一些美妆品牌给这些群体。最后,目前一些社交媒体广告越来越趣味化,很多广告看起来都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短片,因此可以很好的提起受众的兴趣。由此可知,相比传统对于广告的厌恶态度,目前大学生对于校园广告的态度更为积极,很多大学生更实在不知不觉中欣然接受了广告。

三、借助社交媒体改善校园广告投放的策略

(一)加强校园广告的差异化传播

每一个消费者都有其不同的消费习惯。在进行校园广告的投放时,应当对校园消费群体进行差异化分类,从而进行不同的广告投放策略的制定。当前很多的社交媒体都已经实现了广告客户群的细分,从而进行精准化广告投放和推送。将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广告推送到消费者的眼前。在具体的校园广告的推送当中可以结合校园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差异、性别差异、兴趣爱好差异对消费者进行划分,从而进行分类广告投放。例如一些喜欢美妆、追星的女大学生,多推送一些美妆产品以及明星周边等,可以比统一投放获得更好的广告效果。

不同的消费者对于消费的指数和期待都是不一样的,校园广告的投放商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时,可以依据信息数据持续追踪校园社交媒体用户的关注点,结合校园用户个性特征,满足其差异化需求,制动广告投放策略。在差异化传播的要求下,广告不是一个单一的广告,而是一个具有不同特性的人,经过数据划分具有独特的个性、思想以及气质,甚至是个人隐私等。例如当前短视频比较流行,一些女大学生都喜欢在短视频app 上上传自己的每日装束,展示自己的美妆技巧以及护肤心得,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可知看到这些女大学生的兴趣点和消费需求,结合这些信息,推送一些具有特色的美妆产品和护肤产品等,能够很好的吸引消费者。

(二)增加校园广告创意设计

如今随着社交媒体广告逐渐增多,一些同质化的现象也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广告不断的推送给相同的群体,很容易使得这些大学生产生审美疲劳,继而产生对社交媒体广告的厌恶。当代大学生是一群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特审美的你爱情群体,他们更加注重产品或者服务带给自己的一些独特的享受,或者是情感寄托。因此社交媒体广告应当结合校园大学生的独特之处,更加注重广告的年轻化、个性化以及深度化等特征,针对这些特点,应积极采用更潮流、时尚的技术手段,形成与传统校园广告手段互补的局面。但这种手段不应仅仅流于形式,不应仅仅是针对学生群体设计的游戏或者娱乐参与方式,最为关键的是通过创意,将技术和大学校园生活结合得更好。那些投放在社交媒体上的广告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受众群体的情感诉求,不仅不能够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共鸣,是的大学生产生购买和消费欲望,而且还适得其反,增加了大学生对于品牌的憎恶,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加强社交媒体校园广告的创意和受众情感诉求的对接至关重要。

(三)引进时尚校园广告营销手段

大学生群体是一群年龄在18-26 岁的年轻未婚男女。以这一类群体为目标消费人群的品牌,大多是一些时尚品牌,往往比较注重应用一些新颖、奇特的广告营销方式。因为该年龄层次的人群比较年轻化,对一些新生事物往往抱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作为移动媒体用户的相对多数,比其他年龄层次的人群更注重移动媒体的娱乐功能,因此,这也对品牌商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在营销和广告手段上体现更多的交互性,更强的娱乐性,怎么让消费者在游戏中接受品牌并完成购买。

很多时候,品牌商借助社交媒体并不能立马见到成效,例如完成多大的订购量,品牌价值提升了多少百分比。更多呈现出来的是品牌态度—以年轻人为目标群体的品牌,务必在其传播方式上勇于不断尝试和创新,把握新涌现的媒体形式,在沿用传统校园广告发布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和偏好,在平台窗口加人有针对性的传播方式,例如直播、线上签到线下活动等,结合品牌的整体战略执行校园市场的品牌传播和推广。用广大普通学生都喜欢的媒体形式组织活动,吸纳更多普通学生的参与,让他们在参与中了解品牌及接受品牌至关重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处于消费喜欢形成的重要时期,拥有不可忽视的消费潜力。这对于商家营销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而广告则是当前商家营销的主要方式,通过广告的精准投放,可以快速的使得大学生消费群体了解商家的产品,进而进行了解,并产生消费欲望。本文主要从社交媒体的发展角度分析其对校园广告投放的影响。结合本文的研究可知,社交媒体对于校园广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成为了大学生获得广告信息的主要形式;第二,改变了大学生对校园广告的态度。为了进一步的借助社交媒体,改善校园广告的投放效果,本文提出可以加强校园广告的差异化传播、增加校园广告创意设计以及引进时尚校园广告营销手段。

更 正

本刊2019年03 期第3 卷总第051 期第237页刊登“民办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复杂化情况下的引导策略探析”一文,作者胡霞琴,该文为2017年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级课题“网络舆情演变情境下民办高校舆情引导探析”(项目编号:N2017023)部分研究成果。

特此更正。

《传播力研究》杂志编辑部

猜你喜欢
媒体广告社交群体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社交距离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网络化社会新媒体广告的应用研究
由“奥迪二手车”广告的负面效应谈媒体广告的自律与他律
“维护与批判”——两种视野下的新媒体广告影响研究
浅谈电视媒体广告经营的公司化与资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