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丽河北”视域的大学生环境与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2019-03-22 21:51祁萌河北金融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视域道德教育

祁萌 河北金融学院

所谓的“美丽河北”,其实就是河北地区所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而这一规划的实施,也需要当地各大高校的配合。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河北地区的某些高校中,并没有充分地意识到环境与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没有重视环境与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没有注重对学生环境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丽河北”这一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实施。因此,高校还需要采取措施来改进。

一、“美丽河北”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环境与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所谓的大学生环境与思想道德教育,其实就是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加强环保、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内容。而在“美丽河北”的视域下,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体现出来:

( 一)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都还比较薄弱,对于这方面的概念仅仅处于认知的表面,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环境道德水平也比较低。在大学校园内,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环境道德缺失的现象,比方说随意浪费水电、随意浪费粮食、任意践踏草坪、随便乱扔垃圾等等,这些现象都表现了大学生环境道德已经出现了缺失。而高校也需要通过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来提高他们的环境道德素质。

(二)是实现“美丽河北”的现实需要

“美丽河北”的提出,就是为了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当然,这里的和谐社会,不仅仅指人与社会的和谐或者人与人的和谐,其也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则是为了让大学生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并且时刻认识到自己在生态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并且逐渐提升自己的环境道德素养,为生态社会的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当前高校在大学生环境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所存在的缺陷

(一)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念都是比较传统的,在道德教育方面也固守着“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认为人才是自然的主宰。也正是受到了这种偏激观念的影响,所以我国曾经也一度只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却没有注重生态环境,没有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虽然素质教育之风已经盛行了好多年,但是环境道德教育依旧没有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长期以来,在各大高校中,环境道德教育都是被忽视的。不管是在必修课方面,还是在选修课方面,这些高校都没有将环境道德素质放在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当中。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也仅仅只是关注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内容,却没有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导致很多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比较缺乏,环保的观念也比较淡薄。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实际情况来看,某些高校虽然设置了与环境相关的教育课程。但是,从课程的安排来看,很多高校所开展的环境教育,却是专门针对环境专业或者是化工专业而开设的,其他的非环境专业很少安排环境类的课程。而且,即便是在专业的环境教育中,很多高校也都比较重视对环境保护技术、环保治理等知识的讲解,却没有重视对环境伦理道德、可持续发展理念等内容的教育,严重地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教育,也忽略了对他们环境道德素质的培养。

(三)教育方法存在偏差

在信息化社会中,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都被应用到了教育领域。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的环境道德教育也可以选择很多高效的教育方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时候,却依旧在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也试图通过理论的教导来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认知,却没有给学生真正实践的机会。殊不知,只有当他们真正看到了环境被破坏的场景,才能够对他们的心灵造成冲击,从而认识到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但是,这种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却根本无法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美丽河北”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环境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高校需要加强重视

在“美丽河北”视域下,高校也应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本质上来说,高校其实就是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要想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和素质,那么高校首先就需要对这方面予以高度的重视。在课程的设置中,也应该适当地增加一些与生态文明或者是环境道德等内容相关的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态环境知识的机会。另外,校园内部也可以成立一些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学生社团,然后不定期地组织社员们深入到校外进行生态调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当前的生态环境现状,从而切实地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高校可以开展丰富的环境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从本质上来说,针对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不仅仅只是让他们从理论上来了解与环境有关的知识,还应该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强化他们对这方面的认识,并且树立起正确的自然价值观。在“美丽河北”的视域下,高校便可以积极地开展各种有趣的环境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强化自身的环境道德意识,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环境道德素质。比方说,高校可以定期邀请知名专家来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学校周边、河北当地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并且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想法等,以此来让他们更加充分地了解到生态破坏的危害性,从而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三)合理地借助思想政治课程来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在以往的教学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中涉及到的大多是一些社会方面的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会刻意往生态保护与环境道德等方面来讲解。但是,思想政治课却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对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那么高校就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合理地融入环境道德教育,适当地扩充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并且将这方面的内容适当地与相关的法律进行融合讲解,让他们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是有法律保护的,从而加强重视。

总而言之,高校本身就是一个人才培养的摇篮,其在开展大学生环境与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美丽河北”视域下,高校在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时候,也需要顺应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势,以此来体现出环境道德教育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视域道德教育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