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9-03-22 21:51高云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网民暴力当事人

高云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互联网的优越性使我们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在虚拟世界里形成了一个“意见自由市场”,在这里网友对社会热点事情尽情地发表言论、相互交流。网友已经不单单的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选择信息、传递信息,而其中的网络暴力就是互联网自由表达空间下一种畸形的表达方式。

一、网络暴力概念

自2009年“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结案以来,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如“艳照门”“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虐猫事件”,甚至乔任梁抑郁自杀,胡歌微博沦陷、李咏因病去世。从窃取他人隐私到人肉搜索,从无端的网络谩骂到群起而攻之,不断发酵升温,最终形成网络暴力,甚至直接威胁到当事人的生命安全。网络暴力披着互联网的外衣发酵的越来越快,局势越来越难以阻挡。那么,什么是网络暴力呢?网络暴力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性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这些文字具有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等特点,已经超出了对于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而且还将这种伤害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对当事人的精神状态造成严重影响,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二、网络暴力成因

网络给与网民自由的表达空间,但网民的集体行为因其互联网的特性也存在偏激性、非理性,盲目性等弊端,其引发的危害性也昭然若揭,成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网络的虚拟性

网络的虚拟性,隐去了网民真正的姓名,网民借助数字化的ID 和头像,在网络平台上随意又自由的表达言论,这使得真实世界里的条条框框在网络的世界里被打破,我们现在所说的“键盘手”、“键盘侠”就是其表现。在这样缺乏监督性、缺乏限制性的环境下,网民缺乏责任感,自我控制力也有所丧失。可以说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促使了网络暴力行为发生和盛行。

(二)网络环境治理不完善

我国的网络环境管理机制有待提高。一方面,虽出台了上百个有关互联网的管理规定,如《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等,但至今尚没有一部专门适用于互联网领域的基本性法律,网络空间中的很多领域都处于一种无法可依、无法可管的状态。目前普遍存在利用行政管理处罚手段来治理网络环境,但是大多数的处罚力度小、内容不完善、界限不分明,造成法律法规的实用性差、可行性不大。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确实存在着立法难的问题,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等特性,再加上各个国家的世界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各异,使得网络立法面临困境。

(三)网民情绪易受感染

在网络环境中,网民容易出现沉默的螺旋理论现象。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中国的网民偏年轻化,易冲动。发生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他们会迫不及待的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言论。意见相同的群体容易结交成一个暂时性的群体,随着“沉默”的扩大,一些新的网民加入到群体中,受到群体的感染,容易变得情绪化,不顾当事人的感受,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网络暴力对策

“网络暴力”不仅对新闻事件当事人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也对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效应。它不仅麻痹大众,也间接腐蚀社会的道德标准,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就使得网络暴力的治理迫在眉睫。

(一)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

互联网的发展给与网民很大的自主性,作为一个不再被动接受信息的传播者,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首先,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的理解与分辨各种信息,提出自己的意见,不应盲目跟风。其次,我们应该自己独立思考,敏锐发现问题,敢于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发声,切记为了避免被“孤立”而给受害者更大伤害。最后,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在行使自己言论自由的同时不能够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遵守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

(二)加快网络立法进程

网络暴力的治理,离不开国家的法律法规。我们国家应该加快制定网络暴力的惩治措施,明确责任制,依照网络管理条例有序执行,依法管理。如相关平台要遵守国家法律,采取网络内容过滤机制;国家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在保护合法网民隐私不受侵犯的情况下,加大网络暴力惩治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三)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

虽然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但是传统大众媒体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依然重大。作为连接政府和公众的桥梁,传统媒体在化解“网络暴力”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做到多元发布信息,消解信息不对称,引导网络的非理性偏激情绪,遵守新闻价值,在切实调查的基础上真实的发布信息。

猜你喜欢
网民暴力当事人
我不喜欢你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什么是当事人质证?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暴力云与送子鹳
向暴力宣战
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