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中新闻标题的特点分析

2019-03-22 21:51骆欣荣鄂州广播电视台
传播力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医患错误

骆欣荣 鄂州广播电视台

一、前言

新闻标题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对报纸和网络等传统媒体新闻标题的研究,这些研究多受到既定架构的局限,同质化现象明显。在这些研究中对手机新闻客户端和新闻媒体类微信公众号的研究是近两年的热点,对其中新闻标题特点的分析,主要是结合当前新媒介的新特点如推送功能、互动评价等,多停留在现象总结的层面。

二、网络传播中新闻标题的特点分析

(一)推送类网络新闻标题的明显特征精炼简短

推送类网络新闻标题是在形式上是精炼简短的。受制于智能手机显示的要求,标题字数若过长,则标题在屏幕上显示时,超过屏幕单行显示范围的部分会被隐藏,使信息的传递和用户的阅读体验都大打折扣,因此精炼简短的标题,是网络新闻在推送时,必须要做到的要求。这类标题在精炼简短的要求上,同时要做到语意明确、包含重要新闻点,因此对于文字的考究是非常考验网络新闻编辑的能力的。在大楚网推送的一则新闻中,将原标题为《郑州一幼儿园20 多个孩子常被殴打 还被“脱衣示众”》的新闻,标题修改成为《曝郑州一幼儿园虐童》进行推送。当新闻被推送到读者面前,且读者通过阅读题目对新闻产生兴趣时,则会点击进去查看新闻详情。这也要求推送标题虽要简短,但是却不能失去原有的含义,这样对于读者在阅读的前后会产生异议,同样对于平台本身的信任度也会随之降低。

( 二) 普通类网络新闻标题缺乏统一规范

新闻编辑在对新闻进行编排时,自身缺乏一套编辑规范。所编排的新闻中,更多地是为了流量,故意夸张事实、篡改标题。有的标题为了吸引眼球,以偏概全。例如针对当前社会上,较为敏感且有争论的医患关系话题,新闻编辑如果为了流量等而传递一个偏激的观点,对于读者来说就非常容易受到编辑传递出来的偏激观点的影响,从而激化医患矛盾。很多新闻编辑这类新闻时,由于缺乏编辑规范,报道不够全面,所列出的新闻标题存在主观因素,这就很容易造成读者激动和愤怒。

三、网络传播中新闻标题的规范建议

(一)编辑自身规范

新闻编辑在转载编排新闻时,应该形成自身的一套编辑规范。所编排的新闻中,同样应该传递出一种编辑思想,而不是单纯为了流量,故意夸张事实、篡改标题。例如针对当前社会上,较为敏感且有争论的医患关系话题,新闻编辑如果为了流量等而传递一个偏激的观点,对于读者来说就非常容易受到编辑传递出来的偏激观点的影响,从而激化医患矛盾。在社会类的新闻中,很容易出现患者到医院就医,却遭遇不公平的对待等新闻。大多数读者在潜意识中认为患者为弱者,医院的种种“恶劣”行为是在“欺负”患者。因其自己也会生病,也会变成患者,因此医院的行为就更不能被接受。读者在整个阅读新闻并且思考的过程中,会忽略患者一方的过失,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推到对立方医院身上。所以报道不全面、标题有主观因素的新闻,很容易激起读者的愤怒。甚至一些人会故意帮患者“维权”,报道新闻时只写片面的信息,从而要挟医院赔偿等从而获利。面对众多的新闻,新闻编辑或者新闻媒体应该有自己的编辑思想,从而以媒体的力量,去自我规范,同时也对社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审查规范的确立

因新闻编辑的工作是多人的团队工作,所以为了规范多个编辑,要形成一套审核规范,清晰得界定红线标准,从而使多个编辑在工作时,能够较为完整统一的处理众多的新闻稿件。外部的审查规范,可以分为机器对于红线内容的审查,以及人工对于模糊内容的审查。在大楚的新闻内容系统中,导向性偏差,内容的错误,画面的错误,解说词的错误,技术性错误,字幕文字的错误,插播广告的错误等,该篇新闻则没有办法被发布。此外,大楚网的总编辑也会对网站所有的新闻内容负责,接受来自报业集团以及网信办等部门的审查,因此总编辑也会对于新闻的转载、编排等环节有要求,对一线的新闻编辑不断进行指导,从而符合新闻传播的要求。

四、结语

通过对网络新闻标题的若干特点进行分析,笔者发现新闻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其标题的更改,既有符合新闻文体要求的合理、规范的特点,甚至部分特点的传播效果要比其他载体上更好,例如可实时修改的特点。此外,也有违背新闻文体要求的特点,且这类特点因为向流量妥协,甚至盲目崇拜夸张、低俗的“标题党”,致使网络新闻标题的质量大幅下降。因此,我们也希望网络媒体能够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升网络新闻标题的质量,向读者传递真实、多元、有建设性的新闻。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医患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
不犯同样错误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