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9-03-23 08:37朱亚云
关键词:口病家属我院

朱亚云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187)

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极高的临床发病率,我院通过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缩短了患儿的康复时间,同时也提升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现对实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的9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中男27例,女19例;患儿的年龄在1~6岁,平均年龄为(4.05±2.00)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18例;患儿的年龄在1~7岁,平均年龄为(4.09±1.89)岁。两组患儿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首先对患儿进行常规隔离,根据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监测的生命体征变化,定时为患儿测量体温,积极预防出现脑、心、肾等器官损害。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1)病情评估:首先对患儿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对于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应加强护理干预,应向家属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和积极配合,并为患儿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2)心理护理:多数患儿初次入院容易合并焦虑、烦躁情绪,首先应转移患儿的注意力,采用游戏等方法帮助患儿尽量疏导不良情绪,以免耽误疾病治疗。(3)健康教育:叮嘱家属积极预防患儿抓挠水疱部位,保证患儿的皮肤清洁,对于发热患儿应积极做好物理降温处理,饮食应以柔软温和食物为主,避免坚硬食物造成的刺痛感,同时应避免给患儿饮用饮料,饮料同样可能会对水疱部位造成刺痛感。(4)用药护理: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止痛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做好用药指导,并叮嘱患儿家属避免私自乱用其他药物。(5)出院指导:住院前应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指导工作,在患儿疾病未痊愈之前应叮嘱其避免与外界接触,以免形成传染,注意补充患儿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由于小儿手足口病会引起口腔疼痛,因此多数患儿的食欲不佳,此时应注意为患儿补充营养,预防水电解质紊乱。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相关预后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由我院预先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时间为3.54±0.68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2±0.94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78%,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比较

3 讨 论

手足口病主要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由于小儿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在5岁以下儿童中传播极为快速,因此在疾病的高发期需做好预防工作。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难度不大,多数儿童可在发病后数天内好转,少数重症患儿治疗不当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进而影响到患儿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严重甚至可造成患儿死亡[1]。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主要以疾病干预为主,但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哭闹现象,使得患儿的配合积极性较差,部分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容易与患儿家属产生医疗纠纷,可能会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不利于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2]。

我院通过总结以往的临床护理经验,针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及家属提出了更完善的护理干预计划,通过加强对患儿及患儿家属的综合护理干预,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使其提升对疾病的管理能力,排除其内心的不良情绪,取得患儿及家属的积极配合,从而使疾病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也显著改善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3]。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是一种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法,更有助于提升手足口病患儿的疾病治疗效果,对全面改善患儿的预后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适于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口病家属我院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