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观察

2019-03-23 08:37李旭苹常莹莹黎洁云
关键词:医师腹腔镜护理人员

李旭苹,常莹莹,黎洁云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胰腺炎且伴剧烈疼痛的患者[1]。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逐渐用于临床治疗中。虽然疗效较为理想,但其操作难度系数较高,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且手术风险大、死亡率较高,术后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对患者术后恢复有一定影响。因此对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实施相关护理配合,对提升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2-3]。本研究将护理措施配合用于我院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中,旨在观察其护理效果,旨在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促进快速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在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52例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按疾病类型将5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参照组,各组26例。研究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9.27±5.21)岁,疾病类型:十二指肠癌患者共5例(19.23%),胃癌侵犯胰十二指肠者共7例(26.92%),胰头癌10例(38.46%),十二指肠严重受损者1例(3.85%),慢性胰腺炎者3例(11.54%)。参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9.31±5.22)岁,疾病类型:十二指肠癌患者共6例(23.08%),胃癌侵犯胰十二指肠者共6例(23.08%),胰头癌11例(42.31%),十二指肠严重受损者1例(3.85%),慢性胰腺炎者2例(7.69%)。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后,差异不大(P>0.05),存在比较意义。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均接受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对对手术不耐受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严重肝肾疾病者;精神疾病者;意识模糊、言语不清者。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术前行常规检查,行硬膜外麻醉与气管内全麻联合麻醉。嘱患者取仰卧体位,将其双腿分开,使用五点穿刺将腹腔镜置入。首先使用腹腔镜对病变位置进行详细探查,对肿瘤是否可以切除进行判断。明确后将十二指肠外侧腹膜打开,在腹主动脉前侧位置,将肠系膜上动脉跟部充分暴露出来,通过胰腺背侧,对肠系膜上动静脉进行游离。随后将动脉鞘打开,对胰腺钩突和肠系膜上动脉进行分离。沿着胰腺下侧朝左方进行游离,游离十二指肠水平位置到屈氏韧带,分离差不多15厘米左右近端空肠系膜,随后使用切割闭合器对空肠进行切断闭合处理。将肝十二指肠韧带进行解剖,随后将肝总动脉,固有动脉、未十二指肠动脉进行分离,并对血管周边淋巴结进行清扫处理。在胆囊管汇入位置附近将肝总管切断,朝下分离胆总管。直至胰腺上端。将胃十二指肠动脉进行离断处理,将胃大小弯进行分离,将远端胃使用切割吻合器进行切除。最后使用超声刀对胰腺颈部进行切断处理,结束切除术。切除术结束后在患者上腹正中位置进行切口,切口长度在5厘米左右,将dextrus经切口置入,并将标本移除,移除后实施消化道重建术。具体方法:将7号硅胶管置入胰腺管内部,硅胶管长度约15至20厘米,随后将胰颈与空肠断端连续缝合处理,使空肠与胆管相吻合,进行胃空肠侧端吻合,对近端肠管进行Browns吻合,结束重建术。术后使用蒸馏水对患者腹腔进行彻底冲洗,并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胰漏、胆漏等现象,确认无误后使用生物蛋白将患者创面进行覆盖,并常规留置引流管,逐层将患者腹腔关闭。

1.4 护理配合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病情监测、药物指导、饮食指导等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具体内容见下:

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热情自我介绍,介绍手术操作医师与相关医务人员,讲解医院环境,使患者对医院及医务人员有所了解。告知相关疾病知识与手术方法,使患者对自身病情大致了解。讲解疾病危害,简述手术治疗必要性,提升患者手术依从性。对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提前告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术前心理干预 患者对手术或多或少存在紧张、担忧的心理,可能会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察觉到患者心理变化,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案。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对其产生疑惑耐心解答,给予言语安慰与精神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讲述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犹豫、焦虑等不良情绪,并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利于后期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术前巡视 安排巡回护士于手术前1d到病房对患者进行巡视,再次阅读患者临床资料,加深对其情况了解。提前告知患者手术流程,术中所用到的设备、器械、操作医师技术、术中护理人员等,告知相关术前注意事项,使患者为手术进行充分准备,避免术中出现紧急事件影响手术进程与效果。使患者详细掌握手术流程,缓解其紧张感与不安感,建立信心,积极接受手术。

术前准备 术前20分钟对手术操作台、手术设备器械、地面等进行无菌消毒,避免患者出现感染影响手术效果。手术所用仪器包括腹腔镜、超声刀、吸引装置、腿板与可分开的手术床。腹腔镜手术专用器械包括10厘米套管针三个,5厘米套管针两个,气腹针两把,无损伤抓钳与肠钳各两把,分离钳一把,冲洗吸引装置及蒸馏水,切口牵开固定器,切割闭合器,腹腔镜显露器,吻合器。相关手术物品包括硅胶管、纱布、可吸收缝合线、引流管等。开腹器械包括自动腹腔拉钩、胃钳、剖腹器械等。对所有手术器械无菌消毒,并严格按正确位置进行摆放,对所有手术物品进行清点并在物品单上打钩签字确认,避免术中器械缺少或出错,影响手术进程。

术中配合 巡回护士协助操作医师与麻醉师对患者姓名、年龄及手术部位等基础信息进行三方核对,保证手术正确、顺利进行。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嘱患者取仰卧位,将双腿岔开,对其四肢进行束缚,避免其从手术台上掉落。术中严密配合操作医师,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及液体输注速度。密切关注患者,对其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好紧急应对措施。精准投递手术器械,并在使用结束后放回原位。根据操作医师需求对超声刀的功率进行调节,随时倾听医师医嘱,并及时作出相应措施[4]。

术中护理 术前将立体轮廓垫放置于手术床单下方,保持床单干燥、清洁。在患者骶尾部贴上溃疡贴,在患者足跟与枕部下方放置软枕,并在术中进行按摩3至5次,避免术后出现压疮。麻醉后协助患者调整手术体位,在满足手术需求的同时使患者感到舒适。避免手术床的金属对患者暴露位置进行接触而产生灼伤。保证手术仪器正常运作,于患者头侧放置显示器,保证术野光线清晰明亮,使操作者顺利实施手术操作,避免因手术时间过长导致眼睛疲劳出现操作失误[5]。加强术中体温护理,将手术室温度调至人体舒适温度,并使用毛巾或床单对患者除术野外暴露位置进行遮盖,保温同时对患者隐私进行保护。使冲洗液温度保持在37.5°左右,有条件的可进行CO2加温[6]。在手术床下铺电热毯,并根据患者体温对电热毯温度进行适当调节。

管道护理 术前检查胃管是否存在堵塞现象,若存在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管道疏通保证其畅通。在对患者进行切割及吻合胃肠时,应妥善调节管道位置并仔细固定,注意不要与气管相重叠,避免气管拔管时将胃管拔出,在患者麻醉恢复期间,不能将胃管拔出[7]。对患者静脉置管进行详细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脱落、打结、扭曲等现象,保证静脉置管畅通。

病情监测 患者术中气腹时间相对较长,护理人员应将其气腹压调控在10mmHg左右[8]。气腹会导致患者腹内压增加,使得膈肌上抬,胸内压增加,对静脉系统造成压迫,进而使得患者心排血量降低。护理人员应加强术中患者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氧饱和度变化及液体出入量,严格控制输注液体速度,不宜过快。

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并将患者护送回病房,待其麻醉消退后第一时间告知其手术成功的消息,与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工作交接,讲述术后注意事项与并发症预防措施,促使患者可快速恢复。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

1.6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12.0, %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并发症

观察表1可知,研究组实施护理后并发症率为7.69%,相比参照组34.62%明显更低(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25/26),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92%(20/26),两组护理满意度相比明显研究组更高(x2=15.868,P<0.05)。

表1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n,(%)]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逐渐应用起来,并取得较好效果。但此手术由于操作较为复杂,手术时间较长,通常在三个小时左右,手术风险较高,术后容易引发消化道出血、胆瘘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9]。因此对此手术患者实施相关护理配合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有重要意义。

在对患者实施护理中应注意,巡回护士应详细掌握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使其充分了解疾病知识与手术方案与流程,消除其不良情绪,提升手术治疗信心,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术前详细清点相关手术器械、物品等,并遵循相关规定严格消毒,避免增加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给予相关压疮预防、体温护理、管道护理、体位调整等干预措施。对术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做好紧急应对措施,避免影响手术效果。器械护士在术中应严密配合操作医师,精准投递手术器械,仔细聆听医师嘱咐,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本次研究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后,并发症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也较高。提示对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患者实施相关护理配合效果理想[10]。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患者实施相关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升手术效果,促进其快速恢复。

猜你喜欢
医师腹腔镜护理人员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