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理状态的ICU癌症病人应采取的不同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2019-03-23 08:37陈学琴
关键词:癌症病人癌症我院

王 丽,陈学琴,许 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癌症是威胁患者生命的恶性肿瘤疾病,因疾病影响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恐惧、消极及悲观等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状态,因此给疾病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进入ICU严重的癌症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加强对ICU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疾病控制起着关键性作用[1]。为此,本次我院将不同心理状态的癌症病人应采取的不同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ICU癌症患者98例,其中包括乳腺癌患者35例,肺癌患者23例,肝癌患者18例,胃癌患者22例,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48例、50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为(48.0±3.1)岁。

1.2 护理方法

针对98例ICU癌症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其中包括焦虑、抑郁及恐惧型:大多数患者被确诊为癌症后,均会承受较大的精神及心理压力,导致出现严重焦虑抑郁情绪。所以要对此类心理状态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将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癌症的正确认知,降低患者恐慌心理,从而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消极悲观型:大部分患者因查出所患癌症后,便会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同时因疾病怕拖累家庭,患者常会出现孤独自悲、独自落泪甚至自杀的不良表现。因此对疾病治疗及日常生活处于严重的消极状态,导致疾病治疗不积极。所以针对此类心态患者护理人员要与家属配合共同鼓励患者,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勇气。并将以往相关癌症治疗成功案例对患者进行讲解,同时将拥有良好心态的癌症病友介绍给患者认识,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信心[2]。

1.3 观察标准

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将护理前后98例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消极、悲观)等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状态改善情况进行评分,每项满分为5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组间计数资料以(x士s)和(n、%)表示,行t和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分对比

护理后98例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其数据结果显著优于护理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分对比情况(n,x士s)

3 讨 论

相关研究表明,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ICU癌症病人应采取的不同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才能使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从而确保疾病控制效果[3]。在本次研究中针对精神及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焦虑、抑郁及恐惧型ICU癌症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通过将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讲解后,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癌症疾病的正确认知,从而降低患者的恐慌心理,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针对因查出所患癌症后出现的消极悲观型ICU癌症患者,采取了护理人员与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语言鼓励与关怀,帮助患者增强对抗疾病的勇气。并通过对患者讲解以往相关癌症治疗成功案例,同时将拥有良好心态的癌症病友介绍给患者认识,最终使患者的心态得到良好改善,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4]。在本次研究结果中也显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后98例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其数据结果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以上结果表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癌症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增强ICU癌症病人治疗信心,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癌症病人癌症我院
癌症病人配偶预期性悲伤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癌症晚期患者临床关怀与护理手段探讨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