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研究

2019-03-23 08:37
关键词:心率资料急性

杨 凯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西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在临床内科中,急性左心力衰竭是常见急症,其主要特征为发病紧急、病情进展快等。如果患者为及时治疗,则会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1]。而通过对此类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模式加以抢救,则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抢救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率,并能缩短其急救转运时间[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即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晓同意。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50-80岁,平均年龄为(67.5±4.2)岁。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51-81岁,平均年龄为(68.2±3.9)岁。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入院急救模式,即将患者直接送至医院,然后实施抢救。而观察组应用院前急救模式,具体为:(1)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医务人员需将患者的联系方式、详细地址立即记录下来,然后通知救护车四季、护士、医生等快速出诊。(2)在达到现场后,急救人员需对患者发病诱因、主要症状向其家属做详细询问,并初步评估患者的病情。(3)适当调整患者体位,采用适量硝酸甘油、5g吗啡、30g呋塞米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并给予患者吸氧。(4)医护人员在实施院前抢救的过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5)待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则需立即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急救效果(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血压、心率恢复正常,各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血压、心率接近正常,各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患者血压、心率,各症状均无改变;死亡。)以及急救转运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急救效果对比

观察组急救总有效率93.33%(28/30)较对照组73.33%(22/30)明显较高,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效果对比[例(%)]

2.2 两组急救转运时间对比

观察组急救转运时间(1 8.2±3.4)m i n较对照组(30.2±4.5)min明显较短,且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上,急性左心力衰竭是以呼吸困难、缺氧、缺血、肺循环淤血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是由于患者左心室前后负荷过重、心律失常、心肌损害、心脏瓣膜疾病等造成心肌收缩力骤降、排血量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所致。针对此类患者,若临床救治不及时,则以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甚至死亡。针对急救过程,急救医学主要分为ICU观察、急诊处置、院前急救等三个阶段[4]。而通过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其能确保第一时间达到现场对患者实施相应抢救处理,且能有效缩短患者转运至医院的时间,并且能提升其抢救效果,从而改善其预后,降低死亡率。对于患者而言,实施院前急救有利于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且能确保其生命安全,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5]。本文的研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入院急救模式,而观察组应用院前急救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急救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3.33%明显较高,且P<0.05。而观察组急救转运时间(18.2±3.4)min较对照组(30.2±4.5)min明显较短,且P<0.05。因此可以看出,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有所缩短患者急救转运时间,并减少其死亡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心率资料急性
心率多少才健康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