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3-23 08:37刘金娥
关键词:输液成功率小儿

刘金娥,张 雯,周 帆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江苏 徐州 221006)

静脉置留针是一种新型输液手段,该种输液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可反复使用的特点,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实施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滞留针输液各个环节改进,由于小儿年龄相对较小,常发生玩闹,乱抓等现象,导致一次性成功率较低。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入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截取时间为2017年6月到2018年5月,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儿科120例进行对比研究,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小儿各60例。实验组小儿中,男性小儿为30例,女性小儿为30例,小儿的年龄为2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25±0.36)岁,对照组小儿中,男性小儿为29例,女性小儿为31例,小儿的年龄为3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39±0.49)岁,实验组小儿的年龄、性别等数据与对照组小儿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照组小儿给予常规质量改进管理,实验组小儿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①入院评估,小儿住院后,由本科室的护理人员对小儿静脉置留针穿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保证穿刺成功率。②改进措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小儿及小儿家长进行沟通,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与小儿的互动程度,陪小儿玩耍,可消除小儿的戒备心理,可缓解小儿见到医护人员产生哭闹、紧张等情绪,使小儿的穿刺配合度得以提高。穿刺前需要对小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使小儿家长掌握静脉滞留针的相关护理事项,提高家长的信任度,使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情绪稳定。②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温度设置在22℃左右即可,若温度过高,由于小儿好动等因素,可使皮肤产生汗液,导致固定不稳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③加强基础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在实施穿刺、封挂、固定等操作过程中,应定期展开培训,使其操作质量得以保证,避免操作过程中减少因技术因素导致穿刺失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小儿的静脉置留针置留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家长投诉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120例小儿相关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静脉置留针置留时间,行t检验,用率(%)表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家长投诉率,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2.1 两组小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家长投诉率对比

实验组小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小儿的家长投诉率与对照组小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小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家长投诉率对比[n(%)]

2.2 两组小儿的静脉置留针置留时间对比

实验组小儿的静脉置留针置留时间与对照组小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小儿的静脉置留针置留时间对比

3 讨 论

传统小儿输液治疗常使用头皮针反复穿刺,该种输液方式不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低,同时,因反复穿刺给小儿带来较大的痛苦,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静脉滞留针是一种新型输液治疗手段,具有适用范围广、痛苦轻、成功率高等优势。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导致静脉置留针输液常发生脱落、堵管等不良事件,可导致静脉滞留针的使用时间较短,浪费医疗资源[1]。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护理质量改进手段,该种护理质量管理手段可对小儿发生静脉滞留针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后,可使护理操作更加具有人性化,拉近小儿与护理人员的距离,降低小儿的陌生感,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同时,注意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以便护理工作顺利展开,另外,护理人员应定期学习静脉滞留针穿刺操作技术,注意各个环节,使护理人员的自身技术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输液成功率小儿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