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研究

2019-03-23 08:37杜小丽
关键词:操作技能精神科实习生

杜小丽

(内蒙古第三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护理带教是医学实习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及质量,本院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开展护理带教工作,收获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关于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项研究自2011年12月设计,截止到2018年1月完成。现对2012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本院实习的10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在学生实习期间按照学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均为女性,年龄为19岁到23岁,全部实习生都已经完成了精神科护理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两组实习生在年龄、学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较为接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带教老师选择4位临床工作经验在7年以上,且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在岗护理人员。每两位带教老师组成一个教学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带教50名实习生,在实施研究前,对4名带教老师进行统一的培训,并且在进行研究期间,两个教学小组4位带教老师每周进行1次轮换,最大程度上降低带教老师水平差异对研究结果产生的影响。

1.2.1 对照组

应用常规的传统教学方式,对于精神科护患沟通技能、安全管理、精神科急危事件处置等基础知识以讲授为主要形式,实习生主要通过听讲获取知识。操作技能由老师先进行演示,实习生课后对操作技能进行练习,出科考核以理论试卷及实际操作两种方式进行。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习生应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进行带教教学,具体内容如下:

(1)前期准备:老师先对教学情景进行规划,完善教学剧本,明确教学中各个角色的职责。

(2)理论知识学习:针对具体案例,先挑选一名实习生对具体的护理诊断方案进行说明,其他实习生进行补充,老师以启发为主,让实习生们一起分析、完善应采取的护理方案。最后带教老师对护理方案进行归纳总结。

(3)操作技能情境模拟

场景模拟内容:患者为45岁女性,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被害妄想、幻听等,在情绪突然失控、冲动伤人时,对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教学目标:实习生置身于真实的护理情景中,可以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心理素质;在真实的情景下,更容易掌握相关技巧,如患者的舒适度、体位以及打结的松紧等[2]。

(4)健康教育情境模拟

场景模拟内容:患者女,年龄17岁,诊断为躁狂发作。患者因为担心体型改变和产生困倦感而拒绝服药治疗。

教学目标:锻炼实习生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方式劝导患者按时服药,考核实习生对基础药理知识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掌握情况,增强实习生的自信心,掌握一定的护患沟通技巧。

(5)出科考核

以理论试卷及情景模拟形式进行考核,拟定10个不同场景,以抽签形式抽取一个场景,请实习生以当班护士角色进行处理,考核实习生的实操能力及综合处置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工具,对研究过程中记录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分别用t和x2进行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项的考核分数都要高于对照组的实习生,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0),具体的数据统计结果见下表1 。

表1 两组实习生的最终考核成绩统计

3 讨 论

精神科护理知识相对抽象,且内容复杂,涉及的知识面相对较广,因此在学习时要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不是对课本上的内容死记硬背。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为实习生提供相对真实的护理情景以及环境,使实习生可以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并掌握。实习生通过对真实角色的扮演,将课本知识应用在相对真实的临床情景中,利于提高其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实习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实习生们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有效的提高了相互之间的配合能力,为以后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3]。

综上所述,在精神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实习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临床带教的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精神科实习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