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健康教育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2019-03-23 08:37莫雪飞李秀雄
关键词:组员医护总分

莫雪飞,朱 敏,李秀雄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特需医疗中心,广东 佛山 528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致死率较高,患者承担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丧失治疗信心。文献报道提高慢阻肺患者的自我效能可有效促进病情康复[1]。我科近期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COPD患者,男50例,女30例,年龄46~73岁,平均(65.18±6.3)岁,病程2~15年,平均(9.45±3.8)年。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中诊断标准[2],神志清,生活基本自理,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其他系统疾病;精神障碍;不愿参与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5.2 ± 5.6)岁,病程(9.40±4.3)年;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5.1 ± 5.8)岁,病程(9.42±4.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COPD护理常规护理,责任护士发放统一的健康教育小册子,向患者详细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诱因、临床表现、氧疗、日常饮食、用药等,指导有效咳嗽、排痰及呼吸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及时解答。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1个月。

1.2.2 实验组 组建医护一体化模式小组。小组共4人,由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管护师和2名护师组成。小组成员共同评估入组患者,副主任医师和主管护师负责制定干预计划及全程质控,护师具体实施干预措施及反馈。入组时详细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心理状态及生活方式,了解其健康教育需求并建立档案,质控员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组员执行具体措施,干预形式为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多媒体讲解、操作示范、病友交流等,教育内容包括COPD的病理生理变化、日常的自我管理、居家康复等。每天组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评估,质控人员根据反馈情况调整干预方案。组员将患者提出的,护理人员无法现场解答的健康问题收集后反馈给副主任医师,由其直接为患者解答。质控员每月对组员进行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并及时更新纸质健康教育资料。患者出院后由组员电话随访1个月。

1.3 评价方法

采用COPD自我效能量表[3]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该量表由Wigal等人编制,对患者情感被动、体力活动、环境适应能力及自我效能总分进行评估,评分1~5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患者在人组时及出院后4周分别进行测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组间比较,自我效能总分、体力活动、情感波动及环境因素两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自我效能总分、体力活动、情感波动及环境因素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干预前后变化(±s,分)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干预前后变化(±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同组前后比较“*”P<0.05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自我效能总分 实验组(n=40) 2.68±0.98 2.94±0.97**对照组(n=40) 2.67±0.97 2.74±0.23体力活动 实验组(n=40) 2.74±0.47 2.98±0.31**对照组(n=40) 2.74±0.46 2.81±0.22情感波动 实验组(n=40) 2.71±0.52 2.95±0.34**对照组(n=40) 2.72±0.50 2.76±0.27环境因素 实验组(n=40) 3.38±0.54 3.28±0.22**对照组(n=40) 3.38±0.55 3.34±0.20

3 讨 论

COPD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致残致死率高,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及活动受限。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呼吸困难不断加重,日常活动受限越来越明显,患者逐渐丧失日常活动的信心,表现为较低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降低又导致患者减少日常活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自我效能是个体主观判断其自身某方面执行能力的一种行为,体现出自我的信心[4]。医护一体化模式[5]以患者为中心,医护以团队形式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其形式多样,反馈及时,患者乐于接受。本研究中,实验组的自我效能总分、体力活动、情感波动及环境因素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医护一体化模式健康教育较传统模式更能有效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质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日常活动信心。

猜你喜欢
组员医护总分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小组落幕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还是不错的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