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烽火戏诸侯”

2019-03-25 01:33林屋公子
醒狮国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鼓烽火钱穆

林屋公子

史记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多年以来我们都信以为真,比如烽火戏诸侯。

话说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宠爱天生不爱笑的高冷美女褒姒,为博美人一粲,在首都镐京点起烽火谎称有敌情,召诸侯前来勤王,诸侯闻烽而至,却不见敌踪,看见他们瞎忙活的傻样,褒姒终于笑了。如是再三,被当猪猴耍的诸侯终于不鸟幽王了。后来幽王欲废来自申国的王后以及太子,惹恼了申国。联合缯国(鄫国)、犬戎一起进攻镐京。幽王再举烽火,学乖的诸侯一个不来,幽王被乱军杀死在骊山脚下,美人褒姒也被犬戎抢走成了压寨夫人。最后是诸侯到申国拥立太子宜臼即位,就是周平王。因為镐京被犬戎占据,平王只好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这个故事被称为“烽火戏诸侯”,太史公将之记录进了《史记·周本纪》,因为故事精彩有趣,历来被视为正史。但细想之下疑点却非常多。

钱穆先生早在《国史大纲》就指出了三个问题:“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结论是,“此委巷小人之谈”。

钱穆先生在这里指出了三个问题,我们可以解释并补充说明。

第一,进退行军都是严肃的军事行为,很难说有什么好笑的地方。第二,烽火备敌是汉朝的做法,虽然在《墨子》中有提到,但至少在春秋是不见的,更不要说西周了。当时很多城邑包括镐京根本没有外城,既然没有城墙,烽燧就失去了存在基础;第三,钱先生说骊山之战起于幽王伐申,这又是和《史记》相矛盾的。那么钱先生的依据是什么呢?

今本《竹书纪年》有一句话:王师伐申。但一般认为,今本《竹书》是后人伪造的,可信度不高。如果追根溯源,则很可能来自《国语·郑语》中西周末年太史伯说的“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郑语》这篇不是西周实录,而是战国人编成的。那么,钱穆先生用今本的说法是否可靠呢?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竹简,被称为“清华简”。2011年,《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出版,该书收录的是清华简中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系年》,其中提供的新材料,证明钱穆先生的推测是正确的。

其中有这么一段:“幽王起师,围平王于西申,申弗畀,鄫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说的是幽王出兵把平王围在西申,申国不交出平王。而此时西戎、鄫国趁机对幽王侧方攻击,结果幽王玩砸了,和褒姒生的崽双双战死!

在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疑似》中,就没有烽火、只有大鼓。当然,我们现在看来,大鼓戏诸侯也不可靠,大鼓能传送多远呢?宫崎市定先生就认为,《史记》的史料很多是来自戏剧“偶语”,这个观点很能启发我们,所谓的大鼓、烽火戏诸侯,很可能都是来源于当时表演的剧本,所以才会有戏剧化的一幕。

编辑/徐   展

猜你喜欢
大鼓烽火钱穆
烽火瞬息
烽火豪情:初光先照映初心
大鼓声声
大鼓
论钱穆的地方自治思想
简述乐亭大鼓
大鼓敲响基诺山
烽火戏诸侯
难忘烽火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