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沙尘暴引发的关注与反思

2019-03-25 08:23刘佳沁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2期
关键词:扬沙浮尘防护措施

刘佳沁

摘 要:日前,甘肃张掖市及其周边地区发生沙尘暴天气,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引起了我们对于沙尘暴天气的关注与反思。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与分布特征,引出了四川省内扬沙与沙尘暴天气的分布情况,最后总结了扬沙与沙尘暴天气对环境与人身健康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沙尘暴;扬沙;浮尘;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2-0006-02

1 沙尘暴概况

2018年11月25日下午,甘肃张掖市因受冷空气过境影响,出现沙尘暴的极端天气,“沙墙”高达上百米,伴有7到8级大风。根据张掖市气象局监测,此次沙尘暴的极大风速达到了23.3米/秒(9级),最低能见度仅584米,为今年出现的最强大风沙尘天气。周边地区武威市、酒泉市、嘉峪关市、白银市和兰州市等也相继出现了大风或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会严重危害我们的人身健康,近年来已经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沙尘暴是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此外,沙尘天气现象还有浮尘、扬沙、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根据中国气象局于2006年颁布的《沙尘暴天气等级》,它们之间的不同可以由风力与水平能见度来判别,浮尘是天气无风或平均风速小于3m/s时,浮尘浮游在空中形成的天气现象;而扬沙是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得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浮尘和扬沙因风速不够强,对地面的水平能见度影响较小,其能见度一般常在1~10km,均属轻度沙尘天气。而强沙尘暴与特强沙尘暴就是当风速更大时,沙尘暴天气导致水平能见度分别小于500m和50m时的极端沙尘天气现象。

一般而言,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我国华北、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 和阿拉善高原、南疆盆地南缘及内蒙古中部等三地区。沙尘暴的形成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作为动力源,需要大风或者强风的天气形势;(2)作为物质基础,需要大量的沙尘源;(3)为使沙尘卷的更高,需要不稳定的空气条件。

上面三个主要分布的地区,处于干旱少雨的塔克拉玛干、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的周围,满足大量沙尘源的要求。而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在冬季、春季常受北方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使得该地区常有大风天气现象发生,可以作为沙尘暴发生的动力源。由于上述地区森林植被覆盖程度差,午后受热时增温快,容易产生不稳定的空气条件。所以,沙尘暴天气一般发生在冬、春季(11月到次年5月)午后至傍晚之间[1]。而日前发生沙尘暴的张掖市及其周边就属于河西走廊地区。

2 四川省扬沙与沙尘暴天气概况

四川省由于北连陕西、甘肃、青海,所以在川西高原上的阿坝州(若尔盖、壤塘和阿坝县)与甘孜州(炉霍)也会出现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阿坝州和甘孜州发生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时间一般为3到5月份,发生原因是由于北方地区沙尘暴随冷空气南下,翻越秦岭,使得靠近甘肃、青海的阿坝州和甘孜州北部地区形成轻微的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影响四川的主要沙尘传输来源为新疆、中亚沙尘源区,经塔里木盆地、甘肃、陕西南下,到达四川盆地。但由于南下时沙尘暴会受秦岭和大巴山阻拦,使得集中、持续、严重的沙尘天气在四川较少发生。此外,为了提高草原载畜量和草场利用率,若尔盖和阿坝等地在上世纪60、70年代会在沼泽里开沟放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板结硬化,导致土地沙漠化,这也是阿坝州和甘孜州北部地区形成扬沙与沙尘暴天气的重要原因[2]。

虽然由于秦岭与大巴山的阻碍,使得北方沙尘暴被阻拦在四川盆地之外,但仍会增加四川浮尘天气的发生,川内浮尘天气主要集中在春季,这与北方发生沙尘暴天气的时间基本一致,浮尘天气会对川内城市的PM10有明显影响,使得空气质量与水平能见度严重下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同时,浮尘与扬沙也是形成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的人身安全极为不利。当北方沙尘暴天气严重时,也会使得川内发生强烈的扬沙现象,比如2002年3月19日,北方发生10年内最大的沙尘暴天气,而在3月20日下午2时,川北门户广元市内就发生严重的浮尘、扬沙现象,当时黄尘漫天,飞沙走石,天昏地暗[3];无独有偶,2009年4月24日,四川省广元、绵阳、资中、巴中、南充和成都等靠近陕、甘、川交界的地方也发生了强烈的扬沙天气,这些城市几乎都被不同程度的黄色扬沙笼罩,不仅能见度大为下降,市民身体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4]。

虽然在四川,沙尘暴与扬沙天气形成的频率和程度远没有北方地区那么明显,但也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与反思。沙尘暴往往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标志之一。由于人口的压力,经济发展的驱使,沙尘暴常发地区对于草地、林地过垦、过牧、过樵、过渡开采地下水、过渡开矿及挖药材,这些都会使得草场、林地退化,土壤逐渐硬化、沙漠化,从而为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当这些情况不断发生而没有受到阻止及治理时,新的“沙漠”就會形成,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恶化。不过由于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提供了更多的要求,对于生态环境的研究与保护日益深入,对沙漠的预防与治理不断受到重视,使得我国北方地区在最近发生沙尘暴的频率有所降低,而四川省内发生扬沙与沙尘暴天气的日数从上世纪90年代过后就迅速降低了。

3 沙尘暴天气的危害

目前来看,对于沙漠的预防与治理仍然任重道远,而我们应该认识到扬沙与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并基于此,在面对扬沙与沙尘暴天气时可以做出正确的预防措施。

沙尘暴中对于外界环境有危害的部分可以分为风和沙两方面。风的危害主要为风力破坏以及侵蚀地面。一方面,风对于建筑设施和农作物都会造成严重破坏,树木、电杆、温室大棚在面对强风时都有可能被连根拔起,对周边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风也会刮走土壤中细小的黏土和有机质,而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沙子,这会影响土壤肥力,使其逐渐沙漠化。沙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当沙尘暴遇到障碍或者风停止时,沙粒下落,会掩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及建筑设施等。沙尘暴不仅带来了风、沙,还带来了诸多污染物,如细菌、病毒、有害化学成分以及花粉等过敏源,人在面对沙尘暴时,首当其冲的是皮肤、眼、鼻和肺,引起皮肤过敏、眼部疾病及呼吸道疾病。扬沙与沙尘暴天气会使得空气中总悬浮颗粒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急剧升高,空气质量大幅下降,使得一些呼吸道本来就不好的人出现干咳、咳痰、咳血等症状。当沙尘颗粒进入呼吸道时,会对支气管、细支气管、肺部造成强烈的刺激,其上的过敏源会使相关人群旧病复发,沙尘颗粒上有害的化学成分也会引发多种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5]。

4 沙尘暴天气的防护措施

目前,天气预报都会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实时预警,提醒我们进行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而扬沙与沙尘暴天气具有广域性和连续性,因此,可以对沙尘暴天气进行有效、迅速的监控,临近地区也可以进行紧密协作,提高预警与联防系统的实时性、准确性和高效性,降低扬沙与沙尘暴天气造成的伤害。

当面对扬沙与沙尘暴天气时,我们应该做好防护措施,保证自身人身安全。在扬沙与沙尘暴天气里,我们应该尽量的待在门窗紧闭的房间内,特别是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婴幼儿与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群,应该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应作出周全的措施保护眼睛和口鼻不受风沙侵蚀,在外出时必须使用纱巾和湿毛巾,或者穿戴有防尘功能的衣服、手套、面罩和眼镜等。同时,外出时应避免自行车作为移动工具,此外,还需要注意远离广告牌和树木,防止在大风情况下掉落伤害行人。如果发生沙尘暴时正处于室外,应蹲靠在能避风沙的坚固矮墙处,或趴在相对高坡的背风处,或者抓靠牢固的物体,当然,能安全移动到就近的室内公共场所最佳。当我们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喘憋和胸痛等现象时,应该尽快赶往医院就诊。

5 结语

目前,国内关于扬沙与沙尘暴天气的监控与预警措施日益完善,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机制与分布特征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也为沙漠治理与预防提供了更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此外,对于森林、植被和草地的保护措施不断增强,因经济驱使导致的破坏行为遭到有效地阻碍和制裁,使得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这些行为与措施都会明显降低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日数,有效保障我们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

参考文献

[1] 钱正安,宋敏红,李万元.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沙漠,2002(2):106-111.

[2] 黄晓龙,王丽伟,吴薇,陈中钰,苑跃.1981-2013年四川省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分析[J].气象科技,2018(5):958-964.

[3] 孙晓波,杨晓.沙尘敲响四川大门[J].新闻界,2002(3):63-64.

[4] 翟峰.如何面对强沙尘进川[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10):31-32.

[5] 王文娟.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A].中國气象学会.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7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8:2.

猜你喜欢
扬沙浮尘防护措施
浅析扬沙与浮尘的区别
中卫市沙坡头区扬沙天气变化规律及气候特征简析
浮尘
近况自遣
我是一粒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