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恐一年回头看

2019-03-26 02:28王本亮欧阳立省
军事文摘 2019年2期
关键词:叙利亚特朗普

王本亮 欧阳立省

在特朗普的主导下,美国2018年除了继续扩大反恐军事联盟,增加军费以增强军事反恐力量外,还调整了一系列反恐策略,采取了一系列境内外反恐行动,以图使国内不断恶化的安全形势有所好转,并保障美国的国家利益最大化。

招致非议的反恐举措

近年来,美国涉恐案层出不穷,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加州恐袭案、奥兰多酒吧枪击案、拉斯韦加斯音乐节枪击案、纽约卡车袭击案等恐怖袭击事件频频发生,促使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政府以“美国优先”为施政纲领,采取了一系列反恐对策,承诺在国内加大反恐力度,以“让美国再次安全”。

实行有种族主义倾向的移民政策,以防引入恐怖“特洛伊木马”。特朗普一直在移民问题上持强硬立场,2018年的施政重点之一就是改革移民制度。特朗普年初便签署“阻止外国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国家保护计划”行政令(即旅行禁令),要求禁止来自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苏丹和也门的公民入境,暂停难民接收项目,并无限期暂停接收叙利亚难民,以防引入“特洛伊木马”。其后又将朝鲜、委内瑞拉和乍得列入禁令名单,还终止“追梦人”移民计划,加大移民遣返力度,推动美墨边境修墙计划,阻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即使在美国获得了居住许可的外国移民也不例外。20万萨尔瓦多人和数万名海地、尼加拉瓜人已在美国生活了近20年,并获得了庇护身份。因担心他们成为恐怖分子的帮凶,美国政府决定撤销他们的居住许可,限期将他们驱逐出境。

这项无情的政策实施,直接导致万千家庭流离失所。对此,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纷纷表达不满,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这项政策带有种族主义倾向,侵犯了人权。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科尔维尔说,美国的政策正在打开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是对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的鼓励,并可能导致很多人失去生活乃至生命的灾难性后果。

非洲联盟发言人卡隆多表示,应警惕特朗普带有严重种族主义色彩的施政言论。历史上,許多非洲人被奴役至美国,且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靠外来移民建立的国家,美国如此对待移民尤其令人不安。

与此同时,美国参众两院官员也表示并不认同特朗普政府有关政策。国会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瑞安认为特朗普有关政策“令人遗憾”且对现状“没有帮助”。他呼吁美国欢迎外来移民。

按照特朗普政府对移民实施的“零容忍”政策,美国2018年有近2000名儿童在南部边境与父母被拆散。但政客们并不以为然,司法部长塞申斯强调,无论是否拖家带口,所有非法入境美国的成年人都会被起诉。未被起诉的未成年子女不能和父母一起拘留,而是被关进收容所。

对电信与网络实施超出反恐范围的大规模监控,以图获取恐怖分子蛛丝马迹。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议案,延长了充满争议的《外国情报监听法》。这一法律允许美国情报部门在未获得法庭许可的情况下,对外国公民以及部分美国公民进行监听和监视,以获取情报。美国国安局和联邦调查局可以通过这项法律的授权,对包括谷歌、微软和脸书在内的多家互联网公司服务器进行监控,搜集和监控外国居民音视频资料和电话、短信及邮件往来。

情报界官员称,监听的主要目标是恐怖分子,美国执法部门此前击毙极端组织二号人物的线索正是由这一法律的授权获得。但内部人士爆料,情报界进行的大规模监控远远超出了反恐的范畴,已经渗透到众多国家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群体及个人。

此前美国法律界和民权组织曾强烈要求限制对美国公民的监视活动。迫于压力,新通过的法案对美国国内监控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在大部分情形下,情报界需要向法庭出示合理证据或取得法庭许可证,但对于监控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却几乎没有做任何收敛。

持续恶化的国内治安形势

美国政府的反恐怖政策收效不大,国内恐怖事件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且大有恶化趋势。

枪击事件频繁发生。美国本地不断踊现的“独狼式”恐怖袭击,在给当地民众造成重大伤亡的同时,也在极大破坏着美国的社会稳定,美国民众的恐慌心理普遍存在。

8月8日晚上10时左右,费城发生枪击案件,枪手持大口径武器造成至少2人死亡,4人受伤,尔后驾车逃离现场;10月4日,同样是费城,一家商场发生枪击事件,一名枪手从车内向商场外5名男子射击,导致1死4伤;就在同一天,南卡罗来纳州弗洛伦斯县发生枪击事件,最初3名警察遭到了枪击,在更多的执法人员前往现场后,又有4人遭到枪击,其中一人死亡,很显然,枪手采取了伏击战术;10月9日晚,佛罗里达州一家购物中心内发生枪击案,导致2人死亡,另有2人受伤;10月24日,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一家连锁超市发生枪击事件,一名嫌犯持枪先后向2人开枪,造成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当场死亡。

原本平静的校园,也成为枪支暴力的泛滥区。其中较为严重的校园枪击案有:1月23日,肯塔基州马歇尔县一所高中发生枪击事件,造成2人死亡、17人受伤;2月1日,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一所中学教室内发生枪击案,导致5人受伤;2月14日,佛罗里达州帕克兰市一所高中发生严重枪击事件,造成17人死亡、15人受伤;3月2日,密歇根州中密歇根大学一学生公寓发生枪击事件,造成2人死亡;3月7日,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一所高中发生枪击事件,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5月18日,得克萨斯州圣菲市一所高中发生枪击事件,造成10人死亡、10人受伤;5月18日,佐治亚州琼斯伯勒市一所高中发生枪击事件,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

美国民间机构“枪支暴力档案”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美国已发生超过两万起枪支暴力事件,造成5429人死亡、9873人受伤。

邮寄炸弹事件扑朔迷离。每当美国在新的政策出台前,或者要举行政府换界大选前,一些恐怖分子就躲在隐暗的角落,利用当地最发达的快递业务,给所不满的政客和要员们邮寄可疑爆炸物,着实让政客们恐慌。

10月25日,美国中期选举临近,包括前总统奥巴马寓所、前总统克林顿夫妇寓所在内的多个地方,接连发现疑似爆炸装置。收到“礼物的”还有前总统奥巴马办公室、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办公室、前司法部长埃里克、中情局前局长约翰和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前主席黛比,以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总部。

据报道,美国亿万富翁索罗斯也收到“礼物”。此后,调查人员又发现了另外两个炸弹包裹,目标是著名演员德尼罗以及前副总统拜登。

恐怖分子不仅邮寄炸弹等爆炸物,还邮寄生物毒剂。10月2日,两份寄往五角大楼的邮件被检测出含有蓖麻毒素。收件人分别是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和美海军作战部长理查森上将。蓖麻毒素毒性剧烈,仅7毫克便可致人死亡。

美多处军事设施也被邮寄可疑包裹。3月28日,华盛顿及周边多处军事设施26日收到共十多个可疑包裹,包裹内有“潜在破坏性装置”,分别寄到麦克奈尔堡、达尔格伦海军基地、阿纳卡斯蒂亚-博林联合基地、中情局和特勤局邮件中心及其他地点。

系列爆炸事件难寻鬼影。2018年3月20日晚,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发生了一起邮包炸弹爆炸事件,导致一人受伤。这是2018年该地区发生的第6起爆炸事件。这些事件已造成2人死亡,4人重伤。

当地居民人心惶惶,生怕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快递公司的货运司机也为此感到焦虑和心神不宁。

3月21日晚,一辆装有丙烷罐的汽车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冲入特维斯空军基地,随后着火,司机现场死亡,显然是一起自杀式袭击。

在斯普林菲尔德,自4月2日清晨以来,已有多起爆炸事件发生。这使得当地保安资源变得紧张,扰乱了应急人员的正常工作,阻碍了应急人员对其他服务要求的响应。警方只能动员当地社区成员一起参与反恐。

不顾他国平民死活的境外反恐行动

为了遏制对自己威胁的恐怖组织坐大,防止“伊斯兰国”的正式和非正式分支机构和追随者回流,美国加紧在境外实施反恐行动,企图把反恐前沿推至他国境内。

联合反恐造成平民死伤众多。为了减少反恐成本,减少美国大兵的伤亡,美国十分强调国际反恐合作,注重与他国联合军事行动,提高反恐效益。

在非洲,美军继续与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和索马里安全部队合作,打击索马里“青年党”以及与“基地”组织有关联的极端组织。

在阿富汗,美军主导多次联合突袭,击毙多名“基地”组织成员。

在伊拉克,美军联合伊拉克政府军,先后击毙数千名恐怖分子。美军的空袭并不是十分的精确,结果是在摩苏尔以及在叙利亚的拉卡,整个城市被来拯救它的部队炸成了一片废墟。

无论在阿富汗、还是伊拉克和叙利亚,美军主导多次联合突袭,导致平民死伤人数越来越多,引起当地政府的不满及民众的抗议。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旗下的全球视频新闻社前往医院采访,一名伤员家属说,“直升机袭击人群,很多人的腿被炸断。一辆平民车辆也被炸毁。”另一名当地居民说:“现在我们不知道到底谁才是敌人,美国人、政府军还是塔利班或‘伊斯兰国。”

美军在摩苏尔反恐行动更是造成大量平民死亡。据美联社报道,在长达9个月把摩苏尔从“伊斯兰国”组织手中解放出来的战斗中,当地居民付出了血的代价,其死亡人数达到9000至1.1万人。这一平民伤亡率几乎是此前报道的10倍。美联社分析发现,统计的将近1万名死者当中,大约三分之一是死于美国领导的联军轰炸。另有三分之一的平民是死在“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的手上,其余则无法判断究竟是死于哪一方手中。

以美军为首的联军从不承认自己的误炸行为。不断为自己的行动进行辩护,说把平民置于危险之中的是“伊斯兰国”组织。联军发言人说:“如果没有联军针对‘伊斯兰国组织发动的空中和地面打击,那么叙利亚和伊拉克人民在缺乏道德或道义标准的恐怖分子手里,还要经受好多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痛苦,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以“化武”为借口,肆意对叙利亚重要目标进行军事打击。美国在生化武器履约上执行双重标准,并以此作为军事打击的幌子。4月13日晚,美国对叙利亚发动空袭,理由是叙利亚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袭击无辜平民。

美军对与叙利亚化武重要目标发动袭击引起了示范效应。紧接着,英国授权空军“协调和有针对性地打击”,以削弱叙利亚政权的化武袭击能力。法国总统马克龙称,袭击针对的是叙利亚境内“秘密化武工厂”。

以色列也紧跟其后。4月29日夜,以色列空军对叙利亚3座军事基地进行了空袭。5月10日早晨,以对叙数个军事基地和一个军火库进行了导弹攻击。5月18日,以对叙中部城市哈马市一处空军基地发动空袭。美国表示坚定支持以色列的行动。

美国国防部称,“这是一场持续的行动,当叙利亚政权停止使用化学武器时,打击才将正式结束。”但是,截至目前,尚未找到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的证据。

在叙利亚战乱中,被指控使用最多的化学武器分别是沙林、芥子气和氯气。不过,据报道,2013年10月,叙利亚正式成为《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缔约国,并与联合国合作,销毁其库存的化学武器和生产设备。2014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宣布,已经将叙利亚的化学武器全部销毁。

扶持叙利亚反对派,培殖亲美势力,继续助燃叙利亚战火。美国不惜重金扶持叙利亚境内的反对派。美国向“叙利亚反对派”和亲土耳其武装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其中,向叙利亚库尔德人“叙利亚民主军”提供价值约3.93亿美元的武器,还打算花超过1亿美元继续训练其他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分子。

美国还向“叙利亚自由军”等其他“温和反对派”提供军援。这些武装已经宣布不会参加叙利亚国民对话大会,这对有意妨碍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巩固其政权的美国有利。据称,叙利亚境内的亲美反对派武装的总人数年将突破3万。这是一支能对叙利亚现政权发动全面战争的部队。

此举也是冲俄罗斯而来。尽管俄罗斯的部分軍队已经撤出叙利亚,但俄军驻叙利亚部队仍对叙政府的敌人发动猛攻,并正着手组建在敘常驻部队。亲美武装的存在将成为俄驻叙军队的直接威胁。美向“叙反对派”和亲土耳其武装提供大量军事援助的事实说明,即使美国从叙利亚撤军,未来叙利亚战火将燃得更旺,该地区的和平进程遥遥无期。

结 语

美国实行的“优先保障美国利益”的反恐策略,实质上是推行不得人心的新霸权主义,损人也不利己,并不利于世界文明秩序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不能让美国再次安全,最后的结果就是越反越恐。

猜你喜欢
叙利亚特朗普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叙利亚内战大事件
特朗普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