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丰富内涵和主要特征

2019-03-26 06:37顾保国赵大鹏
当代党员 2019年5期
关键词:矛盾建设文化

顾保国 赵大鹏

作为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既要注重理论也要结合实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不断探索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在理论和实践的检验中,不断把握时代脉搏,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论断。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丰富内涵

党的八大首次明确表述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大之后,毛泽东对如何看待中国社会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论述。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不但区分了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之间的不同,还站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高度上,把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虽然随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使得阶级矛盾再次成为主要的社会矛盾,但毛泽东对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无疑对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积极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社會的主旋律重新回到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要矛盾给出了新的论断:“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基于对这一主要矛盾的把握,我们党提出了努力促进生产力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关键战略布局。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在党的十八大以前,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成为决定党在各个时期的主要任务的现实基础。面对“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现实,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对外开放的同时,进一步结合自身优势,回答了怎样在落后国家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但是,在社会生产获得极大进步的同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也开始凸显。如何缩小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转变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防治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社会能否和谐安定的关键因素。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论断。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契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优越性促进了人民需求重心的转移,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逻辑内含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立体化、多样化则彰显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同既往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更具有多元内涵的发展理念。对社会化的个体而言,除了满足基本生存的物质需求以外,由民主、公平、正义、尊严等价值体系所赋予的多元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具有特别重要的寓意。

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发展使命。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精准把握,为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制度路径和价值源泉。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特征

可以说,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理顺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总体走向和时代要求的关系。在解决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同人民大众之间的敌我矛盾,获得了民族独立与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复兴与发展的问题就提上日程。如何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议题。

正是在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清晰认识,对国家发展阶段和历史任务的不断探索,使得中国的国家建设和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有了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的治国方略。当代中国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及其理论内涵始终是在对社会矛盾的科学认识中不断丰富的。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十八大所明确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表明,中国所实现的现代化并不仅仅是经济现代化,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相互贯通,是从道路、理论、制度到文化所具有的制度优势和价值自信的不断彰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坚持与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依托。

必须认识到的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对社会主义中国自身发展阶段和整体国家实力的理性认知。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伴随着新的社会问题。改革中的问题必须要靠深化改革和开放来解决。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各要素之间的活力,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

(作者顾保国系求是杂志社发行联络工作部主任、经济学博士、哲学博士后; 赵大鹏系复旦大学政治学系博士)

猜你喜欢
矛盾建设文化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年味里的“虎文化”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