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官场术”让干部安心干事

2019-03-26 06:37伍果
当代党员 2019年5期
关键词:当官士大夫亚文化

伍果

“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清人所作的这首《一剪梅》,将混迹官场、玩弄权术的“官油子”形象勾勒得惟妙惟肖,同时也生动描绘出当时官场的“怪现状”。

“官场术”是扭曲的官场“亚文化”。“官场术”“黑厚学”等等在封建专制文化下滋生的“亚文化”,折射着古代士大夫阶层扭曲和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要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光明大道,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屈服于专制主义。一些士大夫无法正大光明地获得仕途上的成长和事业上的成功,现实的“亚文化”诱惑士大夫走旁门左道,潜心钻研“官场术”,探究人情世故的学问,琢磨如何溜须拍马、谋求上位,竟一时成了“显学”,可谓与孔夫子的教导南辕北辙。时至今日,封建制度早已被消灭,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宣扬“官场术”的影视剧、图书、网络小说等,极个别官员的脑袋里仍然装着封建官场那一套沉渣,无疑是令人担忧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违纪违法官员被严厉查办、通报曝光,也揭露了当下极个别地方和单位存在着扭曲的政治生态,大搞“圈子文化”“山头主义”,一些领导干部习惯性使用 “大哥”“老大”“老板”等江湖味十足的称谓。如今反腐已实现对各地方各单位各领域的全覆盖,但这些现象仍未完全杜绝,值得各级党组织高度警惕。

对“官场术”要保持高度警惕。现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已经挺进到前所未有的阶段,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较之前已大为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也更加融洽,但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持久战,对任何破坏政治生态环境和党员干部思想健康的因素都不可掉以轻心。“官场术”的存在,一方面源于封建专制文化的遗留,另一方面源于个别领导干部心术不正、党性缺失、底线不牢。今天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拥有坚定的信仰,必须忠于党和人民,必须清廉自律。所谓当官发财两条道,想当官就别發财,想发财就别当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扭曲的领导干部,岂会心系群众、忠诚于党?岂会赢得民心民信?因此,类似“官场术”这样的“亚文化”对于领导干部甚至普通干部群众来说,无异于精神鸦片,如果任其流行,就会严重损害党员干部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健康。

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勇于担当、积极作为,首先要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要建立正向激励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容错机制”,鼓励和引导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政治文化,激发广大领导干部愿作为、敢作为、真作为。同时,要始终保持对官场“亚文化”的高压打击态势和“零容忍”态度,从根本上铲除“官场术”等丑恶政治文化赖以滋生的土壤。一方面,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培训,确保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始终优良;另一方面,要净化思想文化环境,严禁宣扬“官场术”“黑厚学”等消极文化。

猜你喜欢
当官士大夫亚文化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敬 佛
明代士大夫的法律修养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席子好厉害的
——吃饭、当官都和席子有关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