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的上市热潮

2019-03-27 01:09刘妍珂
市场观察 2019年1期

刘妍珂

摘要:2018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中美贸易关系的摩擦,资管新规的出台等因素,最终导致了上半年的股市暴跌,大有一泻千里的态势。而下半年里,央行的第二次降准,向股市大量投入资金,以及近期的政策调整等,扭转了股市一蹶不振的局面。总的来说,中国股市价格已开始踏上漫漫回升之路。在这期间,让人感到极其有趣的是,不论股市如何的风涛浪涌,都丝毫不会影响中国公司排队踊跃上市的高涨热情。2018年,小米,美团,映客,猎聘,爱奇艺等一大批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递交招股书,积极准备上市,好似又一互联网公司上市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本文就围绕这一现象展开论述。

关键词:简单原因分析;上市带来的风险;简单拓展

一、简单原因分析

大概从上世界80年代起,中国的证券业真正的开始发展。时光荏苒,历经四十年多年风雨,最终造就了中国多家公司早已上市,证券市场如今百花齐放的局面。2000年的搜狐,网易,新浪纷纷在美上市以及2003年到2005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的上市,形成了一波稍稍落下,一波悄悄又涨的上市热潮,这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首先举阿里巴巴为例,早在1999年,2000年,2004年,阿里巴就分别进行了三次融资,使公司资金额不断变大。2007年,阿里巴巴旗下B2B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即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但仅仅历经5年便退市了,原因是实现了私有制化的企业战略目标。即使上市时间短暂,带来的好处却无法忽视。私有制化完成后,公司的整体财力明显变得更集中,资本累积较以前相比更加充足[1]。2013年,因在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的问题无法解决,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国再一次上市,而我认为这次上市是极其关键性的抉择。上市后,公司收入大幅度增加,据财务报道,2014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集团营收为人民币168.29亿元,约合27.52亿美元,同比增长53.7%。在另一方面,阿里巴巴更是开拓并占据了广阔的市场规模。如今,像阿里公司旗下的淘宝,天猫,支付宝等软件全都大受客户追捧,2018年的天猫双十一狂欢节,仅两分零五秒,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再一次刷新了记录!在生活中,人们出行使用支付宝支付已经成为了常态,购买商品时也更偏爱打开手机刷刷淘宝。可以说,这些现象都是上市后的影响。上市后,财力变得强大,公司的知名度也大大提升,而发行股票融资到的充裕资金也能够被再次投入到项目的发展与创新过程中,使产品与公司服务不断被完善改进,形成积极的反促进作用,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信任,喜爱公司的产品服务,大力支持公司的发展。最终的结果是,公司拥有了可观的消费市场和良好的商誉。商誉绝不是简单的金钱价值就能够衡量的,也不仅仅是不懈努力就可以得到的,它的形成,不但需要强大实力也必须有恰当的机遇及一定的时间积累。毫无疑问,商誉绝对能保证令人满意的营收,以及为公司的平稳运行和不断壮大保驾护航。

除阿里巴巴之外,小米和美团在2018年也先后在香港上市[2]。小米在发行股票期间股价即使曾经跌破发行价,但总体局势还是上涨,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公司的收入为人民币452亿元,同比增长68.3%;即便是调整后的利润数据也不令人失望,达到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总观上半年,小米公司的收入为人民币796亿元,同比增长75.4%;经调整后利润为38亿元,同比增长62.2%。公司真的是在飞速增长啊!另外,美团上市后的财务数据同样不甘落后。财报显示,美团上半年营收263.5亿元,同比增长91.2%,经调整亏损净额增至人民币42亿元。此外,2018年上半年美团总交易金额达到2319亿元,同比增长55.6%。数据与上市之前的数据对比,差距有目共睹。其实,除了融资带来的诱人巨额资金,选择上市也是大多数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经营战略。小米公司的经营模式我们非常熟悉,是智能软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的铁三角布局,小米的这些产品组合通过线上的小米商城和线下的小米之家为主的渠道销售,并通过互联网增值服务来获得收入。那么这一系列关键是什么?当然是广大的客户群啊!没有客户,就没办法建造活跃的的线上交易平台,又何谈建立真正的“系统提升效率”的生态链公司。然而想要更多的客户支持,就必须要让公众进一步了解公司。那么,目前衡量得失和考虑时间成本等多种因素后最佳的办法便是上市。另外,相似的需求也出现在美团,对于美团,客户的数量更为重要,美团的不像小米主体业务突出,而是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它现在的业务,除了外卖外,还涵盖酒店、旅游、打车、短租等各个方面。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烧钱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维持正常运行,但问题是美团无能力在每次服务中收回较大的利润。因此,销售额,交易量的多少直接变成美团能否成功的关键。最终面对着巨融资款的引诱和公司的运营需求,美团便迫不及待的选择上市了。

二、上市带来的风险

从阿里巴巴,美团,小米的案例分析中,能够获悉一些互联网科技公司踊跃上市的动机。真实的情况是,公司与公司之间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许多差异。但无论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怎样千差万别,同属“互联网科技类群“的公司经营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相同的需求。这或许是导致公司“集群上市”现象发生的本质原因。

其实针对这个现象,社会大众应该给予理解,毕竟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而被创建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永远是公司的最终目标,这一点不会改变。然而,每个人的看法各不相同,让我注意到的不仅仅是公司上市后能够得到的巨大利益,还有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问题。

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后,人们往往只欣许于融资后钞票的骤然增多,却忽视了股东的权力被稀释了。这对于一些大股东担任决策人员的公司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因为股权的减少伴随着是投票权的减少,意味着经营者在公司里没有绝对的话语权与决策权[3]。如果公司里的经营者决定不了公司的经营方案,股东们各持己见,试问这样的公司如何发展?另外,这个问题解决后就没有其他的风险了么?并购呢?我们任何人都千万不要忘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不变的生存法则。残酷的自然界是这样,在商业的世界同样如此。我能想起的便是国美收购永乐电器的案例。在这个事件里,摩根银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得不说,我真的非常敬佩当时永乐的董事长陈晓。他抱着必胜的信心和摩根银行签下了以公司利润大小定成败的“对赌协议”,壮士勇气可嘉,结局却令人唏嘘。简单概括协议的内容,倘若永乐公司在规定期限内利润达到预定目标,摩根向永乐管理层低价转让一定数量股权,或者增至对公司起初投资三倍的投资额,反之,永乐管理层只能向摩根银行低价出售自己所在公司股份。那时,高层们都被胜利的奖励蒙蔽了双眼,最后同意签下了这个风险极大,弊端显著几乎相当于隐形圈套的赌约。在这场赌局中,摩根银行的地位真的有些特殊。因为似乎不管怎样,它都不会有损失,如果输了的话,意味着永乐公司市值超于它所预计的价值,增加投资也能在未来给摩根带来更大收益。如果赢了更好,以非常低的价格收购大量永乐股份。然而,另一方的永乐赢了还好,能获得巨额投资金,但一旦输了,就真的面临极可能被其他公司吞并的命运了。而且公司的利润其实受市场的影响极大,只凭概率估计就贸然深信不疑,掉以轻心,是不理智的行为。难道这么多“黑天鹅”事件的发生还不能使之警醒么?事实上,最后结果也并没有随陈晓的愿望,永乐公司还是没能赚到协议中规定的利润。管理层的股票被摩根恶意压至更低价格购买,同时摩根又抬高国美股票的价格,促使国美成功收购了永乐。尽管结局有些悲伤,但这才是最真实冷酷的世界。通过这个案例,我想要说的是,鲜艳的花朵往往带有尖刺,平静祥和的湖泊时常蕴含着危机,绮丽罕见的景象存在诡异之处,资本市场中,有时近在咫尺,触手可得的的利益也可能会是无法逃脱的致命陷阱。

三、简单拓展

在互联网科技公司上市的过程中,大多数决策人员都选择了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或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而放弃了境内的上市机会。

在境外上市,往往会被收取高额费用,成本比国内高昂,但境外上市的程序没有那么复杂,而且遵循的注册制,其要求相比国内的核准制也宽松许多。因此一大批公司明明知道费用会更高,仍然会选择赴港或赴美上市。谈及这些,不是认为我国设立核准制是错误的决定,相反,每个国家或每个区域的经济制度都应是因地制宜。与国外相比,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不发达,不成熟的,基金雄厚的机构投资者极少,大部分均为散户投资[4]。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为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便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以及严格的上市要求能筛选掉劣质的企业,有效降低市场风险。中国的制度是依据国情而设立的,这是无比明智的抉择。然而,当今世界金融市场复杂多变,流沙暗涌,我国的市场發展与外界的情势息息相关,为适应各种突发情况,有效控制风险,改革是刻不容缓的。因此, “一带一路”经济政策的成功实施,以及最近,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金融改革试点的设立等等,皆是让人无比欣喜的事情。回望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若说最熠熠生辉的当属“改革”与“开放”。我们坚定不移,昂首挺胸的走出去,积极与全世界相融合,借鉴外面的流光溢彩并引进国内,然后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努力打造独属华夏儿女的美好家园。尽管目前的中国金融市场仍然存在许多弊端,今年的市场状况也是略显惨淡,但这都是不断前行中必然发生的事情。我们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人民,毕竟经过多方努力,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开始渐渐复苏,未来仍然可期。

结束语:2018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不仅是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更是时代的更迭,一代大师金庸先生的逝世,使无数人黯然神伤,耳边似乎还想起大师的话语,人生终要大闹一场,是啊,大闹一场,中国的经济也定要大闹一场!不负数不计数的行业前辈的兢兢业业,不负千万炎黄子孙朝朝暮暮的殷盼。我由衷希望未来的祖国在世界舞台上能够继续发光发亮,并愈来愈强大,祖国永远“生而为嬴”!

参考文献:

[1]综合.美团上市,摘得正果[J].福建轻纺,2018(10):21-22.

[2]白利倩.赴港上市潮[J].理财,2018(09):79.

[3]张婷婷.阿里巴巴集团境外上市案例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

[4]肖良林.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利弊分析[J].金融经济,2011(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