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019-03-27 01:09李巍
市场观察 2019年1期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李巍

摘要:内部审计是企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则是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环节。文章以此出发,首先介绍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继而介绍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必要性与意义,最后给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风险管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在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日益复杂的今天,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特别是审计失败案例的发生,更是促使审计工作向风险导向方向的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审计范围、审计重点的审计活动,其在企业风险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中独立性非常高的一个环节,既不直接参与到企业具体的经营活动中,也与企业日常管理有着很大的差别。内部审计能够独立地对企业开展综合性的评价工作,必须掌握涵盖企业各个层面信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形式,能有效地将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结合起来,既能够使审计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也能够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使内部审计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相比于传统的审计模式,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全面性。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全程关注风险因素,风险管理的意识渗透到了企业审计工作的各个层面。第二、预测性。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再仅仅满足于对企业业务流程以及制度的事后评价,更加重视对现阶段工作情况的测试与评价,并对企业的风险管理给出意见建议。

2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对当前的企业风险管理而言,传统的内部审计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十分必要。一方面,抽样审计难以有效地发现各种形式的风险,特别是“潜伏”较深的风险,给企业的风险管理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现行的企业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风险管理中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不利于企业的风险管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的内外部风险因素日趋复杂,传统的审计难以满足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则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提升审计效能,控制企业风险的重要举措。

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意义

当前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短板,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则是弥补企业风险管理短板,解决企业风险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首先,企业风险广泛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传统的审计方式很难全面准确的反映出企业的各种风险。因此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应是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能够动态地,全面地发现、评估、管理企业风险。其次,现代内部审计职能已经从单纯的防错纠弊转为具有服务性质的价值增加功能,企业的内部审计应该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识别、分析、应对各种内外部风险,防范潜在风险对企业价值造成的不利影响,为管理层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信息,保证企业的管理体系高效有序的运行。最后,风险导向审计中的业务流程审计也可以发现采购,生产,销售等流程中的风险点,进而提高价值链上每个环节的效率,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最终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4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路径

4.1以风险评估为前提

风险评估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应用中的首要环节,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对企业风险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首先,企业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从内外两个角度出发,对企业内部管理以及外部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调查,甄别。影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业务系统、内部控制体制乃至企业文化,因此全面了解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是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其次,在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建构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各部门、各岗位的信息得以顺畅的交流,消除企业风险管理的信息壁垒,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价。最后,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转变观念,摆脱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审计理念,将风险意识根植在内部审计的整个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本单位经营环境的调查评估,充分识别其经营风险、战略风险等内外部风险,并对识别出的风险按重大程度进行排序,将审计资源按照风险严重程度进行合理的配置。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识别出可能对企业战略目标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事件。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业务活动深入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查找风险的源头,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将事后审计延伸至事中、事前审计,利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分析企业在管理和运营方面的缺陷,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公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有效运行。

4.2以剩余风险为重点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中,剩余风险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剩余风险指企业既有风险管理以及风险控制体系中未曾涵盖的风险,即未被有效控制的风险。剩余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难点,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战略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由于剩余风险并未被有效地控制,企业在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离,弱化风险管理的效果。从当前企业风险发生的现状而言,剩余风险产生的因素较为多元,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风险识别层面的疏漏和风险控制环节的欠缺。因此,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中,审计部门首先要做好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工作,以企业面临的现行风险为基础,充分把握各个风险因素的基本特点及实际情况,对现有的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深入的剖析,查找其中的不足之处,将剩余风险可能存在的领域及环节准确地标记出来,为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做好基础。其次,企业要做好剩余风险的综合性评价工作,在综合考虑多项指标(比如损失程度、损失频率、发生几率等)的基础上,对剩余风险根据其危害程度、发生频率、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科学排序,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机制,保障企业的安全运行。

4.3以风险审计报告为依据

风险审计报告的编制是企业在风险管理中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重要措施,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必须做好风险审计报告的编制工作。根据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标准的风险审计报告,使风险审计报告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权威评价和重要依据。

高质量的风险审计报告,一定要注重其编制的及时性。风险审计报告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及时编制风险审计报告,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风险,做好风险防范的工作,从源头上降低企业运行风险。

控制企业风险最重要的还是根据风险审计报告不断完善企业的风险控制措施。风险审计报告出编制完成后,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要对风险审计报告足够重视,并根据风险审计报告制定、改进、完善风险控制措施。一方面要做好科学评估,确保风险控制措施契合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避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虚耗,另一方面要推进风险控制措施的常态化建设,将风险控制措施成为规范化的制度。

5结语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当前企业的风险管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在防控风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需要变革审计模式,构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1]赵红英.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11):211-212

[2]孫丽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2017 (5):45-45

[3]杨爱群.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02):163-165

[4]张文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09):49-50

猜你喜欢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基于风险导向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内部审计在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风险导向方法在央行内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