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石榴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2019-03-28 05:10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淮北市淮北石榴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 淮北 235000;涡阳县曹市学区中心学校 安徽 亳州 233600)

一、淮北市石榴产业发展现状

淮北市现为全国六大石榴主产区之一,位于安徽北部,处于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性气候与湿润气候之间的季风气候,石榴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以籽软味甜、粒大质优,享誉国内。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大夫吴梦赛所著《隋年》中就有“黄里石榴(现淮北软籽石榴)颜色鲜美,气味芬芳,粒大籽软,汁甘而浓……”的记载。淮北软籽石榴清代乾隆皇帝御封其为皇宫贡品,新中国成立后被指定为国宴专用水果,2001年中国首届石榴评选会上被评为金奖,2002年淮北石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03年淮北市烈山区被国家林业局列为软籽石榴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07年淮北市烈山区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100个“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区)”,也是全国唯一的石榴产业示范县(区);在北京举办的“2007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上“淮北石榴”喜获金奖,并被选进国家馆展出。现淮北全市石榴栽培面积为7.1万亩,结果面积3.6万亩,其中淮北软籽石榴达到年产石榴约5400万千克。目前主要有黄里、塔山和段园三个石榴种植区,其中塔山石榴种植面积最大,已经形成以榴园村为中心,蔓延近50公里的石榴种植基地生态群落。

二、淮北市石榴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1.石榴生产产业化、标准化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规模小,品种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外观不美观,有的农药残留高,产销的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农民经济人队伍不健全,多数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先进技术和新优良种得不到快速推广;在采后处理方面,大部分石榴果只是进行一些简单分级、包装,甚至是原果上市,混级包装,没有形成采后包装标准化,更无包装设备;市场意识、精品意识不强,商标注册,绿色食品认证,广告宣传,精细包装,网上销售等市场推介工作力度不大。

2.品种结构不合理。淮北品种资源丰富,但多年来,一直是萧县红、白石榴(三白石榴)、红玛瑙、大红袍等几个传统优良品种占主导地位,也有一些经济价值低的一般品种,据调查,目前栽培面积的50%没有经过优选,致使品种良莠不齐,品质不一。整个生产中,大果型品种不足1/3,且大都以晚熟品种为主,缺少中、早熟品种,由于成熟期集中,石榴大量上市,易造成果品积压,产生卖果难现象。

3.石榴深加工产品产业化开发力度不够,加工工艺和加工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虽然我市石榴加工业发展势头很好,但总体上还存在“小、散、初”局面。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布很散,很多还是作坊式生产或单台机器加工,全市只有两家石榴产品加工企业达到条件进入规上企业。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不够,多停留在简单分级、简单包装等粗加工状态,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对经济效益提高及竞争力的提升产生很大的阻碍。

三、淮北石榴产业化发展路径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发展规划,统筹产业发展

合理调整鲜食品种与加工品种的比例,开发加工型品种,延长产业链条,拉动经济增长。根据适地适树,扬长避短的原则,建立集中连片,具有相对特色的区域产业优质石榴基地,促进淮北市名优石榴区域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据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结果表明,相山西部的黄里、王店、河北张庄等村,东部龙脊山区域地和杜集区段园镇大庄袁庄地区适宜栽培石榴。应采取措施,压缩非适生区面积,扩大适生区栽培,形成一批集中优势产区,面向国内外市场的集约化基地,进行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商品化生产。河北省元氏县在发展石榴产业中,探索出“庄园式”开发模式[1],集中连片发展优质石榴对淮北市发展石榴产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加大产学研结合,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量质量

加强优良品种选育、引进,健全良种育、繁、推体系,建立种质资源库,在原有品种基础上,加大科研投人力度,选择、引进、培育高产、优质、耐贮运、不易裂果的名、特、优、新石榴品种。加大早、中熟品种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并通过试验、示范,进行大力宣传推广,通过品种结构调整,最大限度地延长市场鲜果供应期。对新发展的石榴基地,必须选用良种建园,对现有的劣种树,应通过高接换种等方法尽快实现更新,以良种带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优化石榴品种种植结构,瞄准市场,适地适树,适当集中,建立集中连片,具有相对特色的区域产业优质石榴基地。建议淮北市农委专门负责此项工作部门积极与国家农业部,省农林厅,安徽农业大学的专家进行积极对接,让研究成果落地生根,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创建优质高效标准化示范园,抓好基地建设,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策略

地理标志保护对于淮北石榴区域品牌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一旦申请成功就可以通过排他性的使用建立起淮北石榴在消费者心中的特定地位,非淮北产石榴如果采用鱼目混珠等方式进入市场,本地果农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淮北市已经成功申报三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中之一就是2012年8月以烈山区政府等部门为主体对淮北“塔山石榴”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笔者建议淮北市政府应该扩大区域范围,以“淮北石榴”为地理标志保护对象,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相关申请,据此将整个淮北市三大石榴产地多个石榴品种都涵盖在内。

(四)培植龙头企业,创新“互联网+品牌效应”销售模式,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互联网+品牌效应”该模式是以客户为中心、全球定位的数字化的营销服务平台,由传统的销售链条向新型的销售链条跨越,把客户的需求网络信息化,建立数字化的网络销售平台〔2〕通过该平台,首先可以免费获取互联网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服务,把上下游的企业、客户、科研部门聚集起来,形成协同网络,然后,再根据自己所需要的服务进行付费。对销售企业来讲,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通过互联网搭建的这个销售平台,并将网络中的不同主体进行有效的衔接与集聚。

同时要尽快制定石榴名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商标保护制度,加强产地保护和品牌保护意识,制定石榴基地建设标准,建立并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标准上与国际标准接轨,以突破国际市场的绿色技术壁垒,创建淮北石榴名优品牌。

(五)加强地方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扶持果农建立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石榴学会、协会等中介组织,直接服务于生产,组织协调石榴生产和流通,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联户经营方式转变,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加强对农民的市场引导、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高参训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农民的科学意识,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使其系统掌握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技术,形成了学科技、用科技、提素质、促就业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大力发展石榴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针对市场需求,将石榴加工成石榴汁、石榴酒,从石榴皮籽中提取单宁等多种有效物质;石榴皮渣加工成饲料添加剂〔3〕,返还给农民发展家庭养殖业等,同时提高石榴的保鲜贮藏水平。石榴叶加工成石榴茶等等。2014年9月19日,淮北市永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的我市首条石榴系列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建成,首批生产的6万罐石榴汁饮料将亮相本月底举办的市第五届石榴文化旅游节。永骏生物把目光瞄向了淮北石榴产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石榴剥皮机、榨汁机,对原有灌装果汁生产线进行了优化设计,建成了淮北市首条能生产石榴果汁的自动化生产线。2017年4月18日,在安徽同昌生物科技集团进驻淮北新闻发布会暨澳洲上市股权推介会现场,安徽同昌生物科技集团与相山区签订石榴多酚提取及石榴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项目,与淮北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签订入驻协议,与烈山区签订关于石榴研究所、石榴研发基金与石榴浓缩汁加工生产项目,这三项签约代表着该公司打造的石榴产业从此在淮北落地生根。安徽同昌生物科技集团经蚌埠市工商局批准设立,是一家专业从事生植物研究和开发,拥有研发植物、石榴深加工核心技术,主要以纯天然石榴发酵红酒、蒸馏酒、白兰地酒、石榴多酚提取及石榴系列产品、保健茶、中成药、化妆品等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技术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民营科技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申请并获得石榴蒸馏酒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安徽同昌生物科技集团入驻淮北的战略步伐,是企业与政府之间共同努力的结果,石榴多酚提取、石榴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以及石榴浓缩汁加工等项目的落地,不仅能够使淮北地区石榴产业链得以延伸,也对淮北地区同类食品新兴产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更是同昌生物科技涉足海外资本市场,走向世界的立足之本。

(七)发展石榴旅游和打造特色石榴小镇

为了进一步突出石榴文化产业优势,盘活山水文化旅游资源,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烈山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学习浙江经验,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的要求,及时把石榴小镇建设提上日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大力推进石榴小镇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烈山区制定了《烈山区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常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烈山区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针对石榴小镇建设还专门成立以常务副区长为组长,烈山镇镇长和发改委主任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工作。

目前,烈山区已经完成了烈山石榴小镇建设方案的编制,并通过了省发改委组织的省级特色小镇的初步评选。石榴小镇定位以烈山镇石榴产业资源及“四季榴园”4A旅游景区为基础,建设全国有影响的石榴产业创新创业平台,构建产业、社区、旅游、文化等功能完备,富有鲜明产业特色和浓郁地方文化气息的“宜业、宜居、宜游”的石榴产业特色小镇,深入推进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按照建设方案,石榴小镇总规划面积3.33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平方公里,规划为“一区两园一带”:产业发展综合区,以旅游接待、石榴产业研发、创客中心、小镇综合服务中心、商务文化为主;石榴加工产业园,以石榴产品深加工区和冷链物流为主;石榴文化创意园,以石榴文化交流,文化产品制作和展示为主;一带(石榴产业综合发展带)主要以石榴特色产业文化街区、石榴特色饮食街区、采摘体验园、农家乐、高端民宿为主。

猜你喜欢
淮北市淮北石榴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南朝宋齐的河济淮北诸戍
石榴红了
石榴籽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石榴
淮北 去产能的黑色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