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生问题的研究

2019-03-28 05:10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总产值农业产业比重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一、引言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会议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旨在从产品供给端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改革提高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供给结构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以使其能够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根系民生的重要产业部门,在供给侧改革之中仍扮演着重要额角色。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生产能力,积极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调整、实现农业领域的更好更优发展。该文件将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重要指导作用。但是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仍存在诸如农业人员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失调、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二、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所有事业的基础,是关乎国民生计的重要保障产业。

截止2017年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7.0%;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8.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4.9%。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告显示,全国种植业生产经营人员比重高达92.9%,林业生产经营人员比重2.2%,畜牧业生产经营人员比重3.5%,渔业生产经营人员比重0.8%,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经营人员比重0.6%。有数据可知,我国农业整体从事生产经营人员的比重严重失衡,从事林业、畜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渔业生产经营人员比重之和不到一成,而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人员超过九成,远远大于其他行业从事生产经营人员数量比重之和。中国国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完全倾向于从事种植业,而对林业、畜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渔业,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农业产业结构失调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产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等。2017年,农业共实现总产值109331.72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58059.76亿元,林业总产值4980.55亿元,牧业总产值29361.19亿元,渔业总产值11577.09亿元。数据显示,农业产值比例分配比例严重失调,种植业对农业总产值贡献度超过五成,林业、牧业、渔业对农业总产值贡献度较低,尤其是林业总产值低于农业总产值5%。由此可见,我国农业产业总产值构成之中组成严重偏颇。农业总产值对种植业的依赖程度过大,而对其他三个行业的依赖程度较为微弱。其中,林业对农业总产值的依赖程度微乎其微。

3.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业所占产值比重较大、农业从业人员数量较多、农业发展规模较大,这对国家的全面投资、扶植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但是与农业发展情况相匹配的服务体系却存在不健全的问题,导致农业发展缓慢,效率低下。尤其是农村金融体系以及农业保险体系是直接造成农业资金投资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解决“三农”问题,应优先从根源上解决农业服务体系的问题,很多问题就会自然迎刃而解。

三、促进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

近几年,国内农业机械使用率虽然较前几年有明显提高,但整体水平仍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化水平需求量。201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98783.35万千瓦,较2016年增长1537.78万千瓦,但较2015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11728.07万千瓦有明显下降。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不升反降,国内农业生产仍然更多主要依靠人工,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甚至有退步迹象。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高人力需求的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国内应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宣传力度,设立试点基地。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对于农业产业调整,平衡各行业之间的发展水平,尤其是高投入低产出行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与农业现代化程度相对应的,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同样也是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一环。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中,3.5%的生产经营人员未上过学,21.8%的生产经营人员接受过小学教育,47%的生产经营人员接受过初中教育,19.6%的生产经营人员接受过高中或中专教育,仅有8%的生产经营人员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其对农业科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归根结底,农业生产活动要由人来实施,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整体素质才是打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点。国内应一方面鼓励高学历、高技术人才进入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另一方面开设相关课程对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三)强化农业辅助工作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地域广阔,人口数量巨大。要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就需要由上至下的完整的农业服务体系。如针对农业投资贷款难、保险难等问题,应完善金融支农体系及政府政策扶持机制,健全农业服务体系。设立专门针对农业贷款和保险业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部门管里农业贷款、保险业务发放,简化用于农业投资的专用贷款的办理程序。于此同时,加大必要的农业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高素质人回到农业建设中去的同时给予这部分人一定的优惠政策,积极培育高教育程度、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针对林业等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的“弱势”行业,除了必要的资金补贴政策,还需要合理规划,创新集中经营模式,提高行业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总产值农业产业比重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
陕西有色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