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慢行交通安全问题及对策

2019-03-28 05:10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斑马线城市交通步行

一、慢行交通特点

慢行交通是人们采取非机动化出行的一种方式,如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等,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营造舒适安全的慢行环境,增进市民之间的感情交流,提高城市整体魅力。

慢行交通由于其行驶动力的特点,通常只适用于中短距离出行。慢行交通中的步行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出行方式。步行是所有交通的开始以及终结,在城市交通中有着相对较高的地位,同时步行也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方式。自行车是以汽车为代表的机动化之前的主要代步工具,需要为其制定发展策略以及措施。其特点具体如下。

(一)普遍便捷

慢行交通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普遍存在,保证群众休憩、出行等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慢行交通出行几乎不受路况的影响,可以有效便捷的到达交通不便的地点,其出行灵活,是其他交通工具无所不能及,是多数人们群众可以接受的出行方式。

(二)短途优势短距离出行具有明显优势

慢行交通主要由人力驱动,相对速度较慢的步行,行驶距离相对较短,主要用于公共交通之间的衔接和换乘。人行交通以人的体力为基础,其适宜的出行距离在2公里以内。自行车交通有益于健康,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小,而且非常节能。自行车行程可在10公里内选择。

(三)绿色环保

慢行交通有益于人们得到合理的锻炼,提升人体机能,同时这种出行方式减缓了环境污染问题,缓解了交通拥堵现象,对环境负面影响不大。

二、慢行交通安全问题

(一)缺乏对慢行交通安全出行的规划和关注

目前,城市交通发展以汽车为中心。同时,城市交通建设主要服务于机动车。自行车交通和行人交通处于边缘和次要地位,限制了慢行交通安全出行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很少涉及慢行交通,城市交通规划更多地被机动车交通规划所取代。主要道路建设为机动车道和城市快速路。行人、非机动车等慢行交通安全出行建设滞后,不能有效保障交通弱势群体的安全。目前,城市建设中车道越来越多,大大减少了路面空间,高速公路越来越多,落后于自行车道的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法传递有效安全的交通信息,使得交通相对混乱,极易引发人车冲突。

(二)安全隐患

城市交通中的慢行交通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不突出。目前,我国交通事故中存在着人车混行的普遍情况,不能保证人身安全,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行人和自行车骑手受到的影响更大。慢性交通出行比例具有很高的不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有气候、季节等。自行车出行和行人的行为具有随机性。此时,慢行交通违章很容易发生,影响城市道路的畅通。自行车和其他混乱的停车场也很常见,很难管理。因此,有必要重点保护慢行交通出行者的安全。

三、慢行交通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一)慢行交通安全体系合理规划

1.快行和慢行交通安全体系合理划分。首先要促进城市交通建设的有序进行,慢行交通安全体系需要根据当前城市道路运行的实际情况和交通道路的占用面积,对快行交通和慢行交通进行系统划分。其次,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风景名胜区和街道建设城市慢行交通,充分发挥慢行交通的环境保护功能。使人们在安全出行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最后,在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建设快速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对慢行交通的重视,根据城市的实际布局,合理规划和建设慢行交通区,促进城市交通组织的发展。快速交通与慢行交通相结合,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一方面,它为城市交通有序运行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是为减缓环境污染问题做出的一份贡献。

2.大量规划建设慢行交通区域。慢行交通安全绿色出行,因此,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到城市的环境优势、公共公园和绿色街道。一是围绕慢行交通建设大量的绿色道路,借助绿色道路的环保功能,以绿色行为为目的,建立美观、观赏性的慢行交通景观,并在景观区内设计公交车站,方便应急。

3.加强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现代城市交通发展追求安全、便捷、高效。在交通流量较大的主要道路和交叉口,需要积极引导行人的交通行为。一方面,行人需要积极建设慢行交通安全设施,另一方面,需要建设护栏、标志等交通管制设施,才能真正实现“行人与车辆分离”,避免行人与车辆混杂,使城市主干线高效运行。慢行交通是城市快速交通的一种辅助运输方式。尽管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慢行交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城市交通需要减速。慢行对快行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真正实现快行和慢行的协调发展。

在慢行交通的规划建设中,应将慢行自行车和步行作为一个整体,创造出相对缓慢、相对安全的慢行交通空间,即加强慢行交通的综合设计。在道路系统中,慢行交通系统需要足够的比例和空间来保证交通的畅通,从而使慢行交通系统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目前,应大力发展“自行车+公共汽车”、“电动汽车+公共汽车”和“步行+公共汽车”的换乘方式。

(二)重视慢行交通安全问题

1.加大慢行交通安全出行的宣传和管理。慢行交通出行安全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目前,慢行交通的主要安全措施是加强围栏、斑马线、交通标志等安全设施的配置,但效果不明显。一些机动车辆为了方便而驶入慢行车道,而不顾行人的安全,这对行人及其自身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为了保证慢行交通安全,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惩处机动车违章驾驶行为,在每个路口进行安装摄像头,加大违章调查力度,通过严格执法,限制机动车驾驶人的驾驶行为。二是加强机动车在斑马线礼让行人教育,所有机动车都要文明出行,在斑马线区域主动避让行人,等行人通过在行驶,增强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在斑马线设立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将斑马线设立在正确位置,还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利用多种颜色提醒人们斑马线的位置,必须从这里穿行马路,最重要的是及时惩罚那些没有穿过斑马线的人,并在相关区域设立专门的标志,给人们做好提醒工作,使这个慢性设施得到更精细的管理。

2.大力加强慢行交通安全服务工作。在保证慢行交通安全出行的同时,还应做好慢行交通安全出行服务工作。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缺乏自行车停车的基础设施和安全管理,无序停车的情况十分严重,极易导致城市交通秩序的混乱。特别是随着共享单车的投放使用,对城市慢行交通安全出行服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强对自行车停车场的服务管理,尽可能扩大停车空间。部分地区人车相对密集,应积极推进自行车专用停车场建设,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保障人车安全,不断规范停车行为。

总而言之,慢行交通安全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公众的重视,积极探索出慢行交通安全问题解决的方法。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还需要确定好慢行交通在交通战略规划中的地位,明确慢行交通安全系统的构建,加强慢行交通安全的管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融入到交通安全发展战略中,让快行交通和慢行交通出行有效衔接,这样慢行交通出行才能更安全,才能为城市人性化以及现代化发展带来重要帮助,慢行交通安全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斑马线城市交通步行
礼让斑马线
礼让斑马线
步行回家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创意斑马线
偷斑马线的人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